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世博梦(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157年前,世博会因何而诞生又怎样历经战乱和动荡走到今天?百年来,中国与世博会有怎样的渊源?

纪录片《百年世博梦》将全面介绍世博会的起源、发展及其功能的演变,同时也将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历程、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义,以及中国为举办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所作的努力。

《百年世博梦》是国内第一次以电视手段对世博会历史与现状进行全景式描画的作品,它的制作得到了国际展览局方面的高度评价。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介绍了世博会的起源、发展及其功能的演变——从古典时期的单纯展示技术发明转向现代的理念探讨、主题演绎,世博会成为了探索和解决人类共同面对问题的巨大舞台。

本书还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历程、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义,以及中国为举办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的努力。

目录

第一集 世博岁月

第二集 百年梦圆

第三集 文明阶梯

第四集 世纪使命

第五集 城市之光

试读章节

第一集 世博岁月

1851年5月,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一幢被称为“水晶宫”的宏伟玻璃建筑内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万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世界博览会由此诞生。当时,世界上其他先期工业化国家也都敏感地发现了世博会对展示国家实力的重要意义。1855年,法国举行了巴黎世博会,并从此形成了每隔11年举办一次世博会的传统。1889年巴黎世博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是19世纪世界范围内最高的建筑,至今仍是法国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也在纽约、芝加哥等城市举办了世博会。在中国,梁启超、郑观应等有识之士都曾提出举办世博会的想法,1910年,上海小说家陆士谔甚至在他的幻想作品《新中国》里虚构了在一百年后的上海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具体情形。当然,在当时国力衰微的中国,他们的主张也只能是幻想而已。

世博岁月

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圆满落幕,当缤纷的焰火划过夜空,世界开始关注中国的下一个看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奥运会闭幕的第二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访韩国。8月26日,他与韩国总理韩升洙共同出席了中韩世博会合作交流论坛并致辞。胡锦涛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世博会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反映了当前国际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

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此后一百五十多年间,全世界先后举办了近一百四十次世博会。在人类历史上,像这样的持续上百年的大型国际盛典为数不多,甚至就在现代奥运会举办初期,主办者还希望借助世博会的影响来推广新生的、还并不景气的奥运会。

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851年,商人徐荣村从上海发往伦敦的12包湖丝,在首次世博会上捧得金奖,此后,在英国、法国、美国举办的数次世博会上,都有中国展品亮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更加密切。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中国上海成为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地。

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明确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大家庭中负责任的一员,对城市发展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的决心。

2008年4月,在上海繁华的商业街淮海中路,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开幕,关心世博会的市民排起长长的队伍,这些对世博会历史并不了解的人,走进这里,仿佛步入历史长廊,穿越时空。

世博会仅仅是一个展示世界各地新奇物品的展览会吗?为什么历史上众多的国家将它作为展示国力的舞台?世博会对今天的社会又意味着什么?从遥远的蒸汽机时代到飞船遨游太空,饱经沧桑的世博会是怎么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的呢?

在上海城区的西南方向,有个叫朱家角的古镇。和江南其他水乡古镇相似,漕运使朱家角很早就与外部世界有了沟通和交流,这里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后来成为近代著名小说作家的陆士谔就是朱家角人。1878年,清光绪四年,陆士谔出生在朱家角一个读书人家庭,他从小爱读稗官野史,14岁那年,父亲去世后的陆士谔到上海城里行医谋生。

近代上海报刊与出版业的勃兴令中国小说繁花似锦,也为年轻的陆士谔提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他弃医从文,最终成为市民热爱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1910年,32岁的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全书共分十二回,以一个梦贯穿,虚构了一百年后的上海。主人公“陆云翔”其实就是作者本人。  P5-11

序言

朱咏雷

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两件大事,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两大盛事。2009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百年世博梦》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成功播出,观众反响热烈,不仅成为世博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的重点推广项目,而且填补了世博历史上从未有过系列电视历史纪录片的空白,获得专家的赞誉和观众的广泛好评。现在纪录片的解说词整理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世博会的宣传推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相对场馆建设、招展招游、参展服务等“硬”的工作,它可以说是一项“软”的工作。但要真正做到推广现代世博会的理念、宣传中国主办世博会的重要意义、让更多的海内外民众知道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这项“软”工作却丝毫不软,难度也相当大。

我们必须看到,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世博会在国内民众中知哓度尚不如奥运会。一讲起奥运,大家耳熟能详,妇孺皆知,但是“世博会”,提起名字尚且知道,至于它的历史、基本形态、举办意义,它对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公众都可能认识不足。所以目前我们从事的世博宣传推介工作,任重道远。

世博会是什么?我想国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恐怕就是茅台酒。世博会举办初期是以展示产品为主,在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茅台酒得过一个金奖。据说茅台酒的质量非常高,但当时却不为人知,酒商某天乔装失手,将一坛茅台酒打翻在地,四溢的酒香引来八方客商,遂名扬天下。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生动,也有利于世博会的推广,但我本人并不愿意把世博会跟茅台酒联系起来。为什么?因为现代世博会早已不是茅台酒时代的世博会,经过150多年的发展,世博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发展成为综合展示世界最新的科技、多元的文化的舞台,人类文明交流的盛会。人类社会发展中遭遇的一些重大问题,都在世博会上以展示、论坛和活动等形式未探讨。

我举茅台酒的例子是想说明,世博会的推广,世博文化的展示、世博史料的挖掘也要有所超越。应该说,在这些方面,百年世博梦?是可圈可点的。据我所知,目前国内研究世博会历史的专著几乎是空白,但在这部纪录片中,大量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独到的细节使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创作者对史料的熟稔以及剔抉爬梳之功力。而它的视觉语言则在中国纪录片的领军人物康健宁先生的驾驭下体现出一种大气从容、严谨典雅的气质。创作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电视片作品,一直是上海电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百年世博梦》无论从内容把握还是影像表现,都达到了电视纪录片的高水准,充分展示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综合实力。

客观地来说,纪录片《百年世博梦》的制作难度非常大,该片从开始创作到最终播出,仅用了一年时间,创造了国内大型电视纪录片生产的一个奇迹。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评价说,“中国电视媒体对世博会历史的熟悉程度与对世博会发展脉络的梳理令人震惊。”这个奇迹的诞生,离不开各方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离不开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百年世博梦》项目组全体同志的倾心投入与创造,也离不开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技术中心、节目资料中心等各相关部门的戮力同心、团结协作。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中国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机遇。世博会本身传播的就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从展示器物、商品到展现科技发明、交流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前行的世博会肩负起了总结人类文明发展成果、探讨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历史使命。我个人理解,世博会首先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遇。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它将全世界先进的科技和多元的文化、睿智的思考,集中在这么一个世博园区里,对于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来讲,无疑是开阔眼界、吸收知识、提升全球化理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我的第二个感觉,世博会是我们长才干的机遇、是一个参与的机遇。对于电视工作者来说,在职业生涯中,能够记录世博、亲历世博,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世博会是人类最大规模的实体聚会之一,在几个平方公里的园区里,它的参与者数以千万计。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每届世博会本身就是一场超级规模的人际传播活动。电视是当今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之一,世博会的发展更需借助电视的力量进一步走向大众。参与其中的电视工作者也必将开阔自身的视野,使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得到升华。

先声夺人的《百年世博梦》,为我们向民众进一步普及世博知识、推广上海世博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支年轻的队伍,为世博会留下了许多系统的影像资料。自申博至今,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为世博会的推广作出了大量贡献,我们期待着它有更出色的世博题材作品问世,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增光添彩。

(作者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世博梦(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69920
开本 24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8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8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