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魔女的填字游戏/玛利亚侦探社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你是想使自己的侦探水平变强,试试你抗拒恐怖的底线,又想在轻松中侦破案情,那就不要错过本书噢!“生活”百货商店发生了奇怪的案件。五楼卖场里的塑胶模特娃娃神秘地失踪,而出现在现场的却是魔女妮得娜玩具。由主人公香玲和你一起分析案情,让一切真相大白。

内容推荐

最受小孩子们欢迎的动画片《魔女传说》正在热播中。魔女妮得娜把孩子们带到了不可思议的冒险之中。这时,“生活”百货商店发生了奇怪的案件。五楼卖场里的塑胶模特娃娃总是神秘地失踪,而出现在现场的却是魔女妮得娜玩具。

香玲和伙伴们向谜一般的事件发起了挑战……

目录

序幕/1

一 会走路的魔女娃娃/4

二 龟代的训人连珠炮/15

三 形迹可疑的男人/26

四 被逮捕的罪犯/38

五 第二个委托办案的人/49

六 都不是罪犯?/62

七 痛哭流涕的阿姨/75

八 深夜大演示/86

尾声/106

导读/110

试读章节

星期一早上九点十分,今村洋子走出了若松车站的检票口。这时,离“生活”百货大楼开门的时间还有五十分钟。

洋子在“生活”百货大楼里的一家名叫“ABC宝宝”的儿童服.装专卖店里当营业员。

洋子走出车站,慢悠悠地走下了直通百货大楼的楼梯。平日里,洋子总是要到九点三十分才下车,可是今天,一个被社长死皮赖脸纠缠着的恶梦把她惊醒了,所以起床的时间比平日早得多。

在“生活”大楼员工专用通道的入口处,洋子向在防灾中心值班的保安打了一声招呼:

“早上好!”

“您早!”

保安石坂向洋子敬了一个礼,清脆地应了一声。石坂是九点钟才来接班的,昨天值夜班的是另一个保安大野。

洋子把考勤卡塞进打卡机,然后走进员工专用的电梯,上了五楼。在五楼营业大厅里开店的,大多是经营儿童用品的商家,有玩具店、文具店,再就是儿童服装店。每家店基本上都只经营某个特定品牌的商品。“ABC宝宝”就是其中的一家,这家店上个月刚开张,是这儿最新的店子。

洋子走出电梯,不知怎的,她觉得今天的气氛有点异样。因为她今天来得比平时早,整个五楼静悄悄的。虽说有几个其他店的营业员已经来了,但是整个营业厅几乎还是空荡荡的。想想昨天顾客盈门的情景,她觉得今天好像是在另外一个世界似的。

“嗯?”

刚走进“ABC宝宝”的店面,洋子就禁不住叫出声来。她觉得,店堂里好像哪儿有点不对劲。

为了不让服装商品沾上灰尘,货架上、塑胶模特身上都盖着白布。

这些地方好像没变样啊!不对,还是觉得哪儿不对劲!

昨天晚上十点钟,洋子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关门前,她还整理了一下货架上的商品。(P4-6)

序言

孩子们最近谈得最起劲的话题,是正在电视上热播的动画片《魔女传说》。

“昨天看电视了吗?”

“当然看了啊!”

“好厉害啊,那个骑在鲸鱼背上的女孩子,被封在冰山里了。”

“是啊,那个施魔法的动作,真够酷的。对,像这样,这样……”

“哎,我要是也会施魔法就好了。”

一大早,教室里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的,全是这个话题。

那个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去体验冒险刺激的魔女,总是披着一件黑色的斗篷,拄着一根长长的拐杖。她的名字叫妮得娜。

《魔女传说》是由漫画改编而来的。自从这漫画被改编成动画片和游戏软件后,一夜之间成了成千上万的孩子的最爱。魔女妮得娜也因此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她的形象,在布娃娃上,在手机的吊带上,在钥匙环上,在连环画里.总之,在街头的每一个角落,到处都能见到。

正当魔女妮得娜在孩子们中掀起空前热潮之际,“生活”百货大楼里发生了一起奇怪的事件。

后记

感谢你先翻开这一页看这篇导读。现在让我来猜猜你在想些什么吧。

让我说白了吧,你这时候心里想的是——“这本书怎么样,好看吗?是买回去看呢,还是——”怎么样,我猜了个正着吧?

那我就顺便告诉你吧,这本书很好看,买了,值!

这本书是玛利亚侦探社系列丛书(无论从哪一本开始看都一样)的第五本。书中的案情,比以前几本更离奇——一个放在百货商场展示的魔女娃娃,竟然经常夜里跑到儿童服装卖场去绑架放在那儿的模特小姑娘。

怎么样,可怕吧?简直就和《怪人二十相》里面的故事一个样。

推理故事有很多吸引人之处,而“有诱惑力的谜”,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这本书做得很成功。

还有,在这本书里,香玲这个小姑娘,她的推理思路越来越清晰,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侦探”了。她在破案过程中起的关键作用值得一看,同时,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重要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大侦探呢?

既然是侦探,当然要能破解案件中的谜团。问题是,对什么样的案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展开调查,才能最终导向案件的侦破,这和侦探风范紧密相关,不具备这种特殊风范的侦探,不能算是“大侦探”。

那么,究竟什么是特殊风范呢?说它是侦探所具备的个性吧,这也许不合适——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个性。我觉得,对这里所说的特殊风范,把它理解为一个听起来有点高雅的词——“美感”,倒是很合适的。

“美感”,这种说法不太好懂,对不对?那好,大家就在心里回味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大侦探吧,我想,你会马上联想到他们的特殊风范的。

比如说,在下决心的时候,他们每个人总是会说出一句只属于自己的特定的话来。

“为了爷爷的名义!”

一听这话,你就会联想到少年金田一。

香玲呢?那就是她说的那句“为了爱和正义”(有时她不说出声,只是默默地在胸前划十字)。她的这句话,和玛利亚侦探社的名称中与“玛”谐音的“马到成功”的“马”,好像也紧密相关。

为什么要接手某一个案子,这是侦探破案的出发点。其实,刚才说到的那句特定的话里,也包含了这一层意思。少年金田一的那句话,大概可以理解为——“为了爷爷的尊严”吧?一般说来,如果这个侦探是大人,他的出发点往往会是“为了赚钱过日子”(事实上,玛利亚侦探社的社长龟代就是这么说的),要不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在出发点这个问题上,香玲也好,金田一也好,他们的话听起来就新鲜多了。

除了特定的话,大侦探的风范还可以表现为其它的形式。比如,全神贯注地思考时,大侦探们做的那个习惯性动作就是。

要是有人想编一本大侦探名人辞典的话,我想,那里面的第一个名人肯定会是亚爱一郎(《亚爱一郎的狼狈》系列丛书中的主角)。当一个长期困扰他的谜团终于被他破解的时候,他总是会翻一下白眼,完全失去了自己平日英俊潇洒的风度。尽管这个动作给人的印象正好和“酷”相反,但是,这也体现了他独特的“美感”。

那么,这一点在金田一的“爷爷”——也就是金田一耕助——身上是怎么体现的呢?那些在电视剧里看到过他的小观众肯定能说出来——对了!他的习惯性动作就是,把他那本来就不太整齐的长发抓得更加乱七八糟。

香玲的习惯性动作是拿出梳子慢慢地梳理她的头发。这个动作里面似乎隐藏着很深的含义(在这套系列丛书的第二本《诅咒的E-MAIL》的导读中有详细的解释)。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她的这个动作是受了侦探大师金田一爷爷的影响呢?我看是。

这么说来,香玲和那个传说中的大侦探还是很有缘分的(这话说得有点牵强)。

当然,不是说有了自己特定的一两句话、有了一两个习惯性的动作就能成为一个大侦探的。我想说的是,在谈到面对什么样的案件、应该确定什么样的调查方向时,首先,一个大侦探应该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是前提。

在这一点上,香玲又做得怎么样呢?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当案件的调查走进死胡同时,香玲把头伸进冰柜,叫了一声:

“‘利’不够,我们的‘利’不够啊!”

在玛利亚侦探社这几个字中,“利”字是证据有力的“力”的谐音。大量收集证据,然后进行认真分析,这一套程序,是香玲十分看重的。是的,不少大侦探破案时主要靠灵感或是直觉,但是香玲和他们不同,她重证据,是一个踏踏实实的现实主义者。

在调查方法方面,香玲是看重“现实”的;对生活在现代的孩子究竟应该怎么看?在这一点上,香玲也是看重现实的。

在这套丛书中,有一本书叫《恐怖的校园》。那里面出现的流血的场景,对现代社会的孩子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代社会中孩子们所面对的“现实”,恐怕和现代的大人们在他们的儿童时代经历过的现实是大不一样的。而有些大人正好不明白这一点,他们误以为现在的孩子应该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往往死死地守着自己的偏见不放。可是他们忘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孩子们都不是大人们所想像的那个样子。在这本书中,香玲就向大人们的这种偏见提出了质疑。

我觉得,正视孩子们所面对的“现实”,这一点,在确定香玲的特殊风范的过程中,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让我们通过玛利亚侦探社接受的案子,看看今天的孩子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现实吧。《来自阴间的信》涉及的是金钱,《诅咒的E-MAIL》谈的是计算机的网络通讯,这些事,都和过去的孩子们面对的现实扯不上关系。我是说,在现代,孩子和大人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了。这样一来,香玲要防范、要侦破的犯罪,自然也就越来越复杂多样了。

对了,要想成为一个大侦探,还有一个必须的条件。

那就是,靠得住的同伴。哪怕是大侦探明智小五郎的弟子小林,不也有一帮叫做少年侦探团的同伴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玛利亚侦探社里香玲的那些同伴,他们真的靠得住吗?

先说社长龟代,她倒是很懂得“大侦探的韵味”。这一点,只要看看她是怎么样逼着大家叫自己代号的就明白了。只是,她破案的本事,也就那个样。至于说那匹挂着正式警察头衔的“痴马”,他呀,除了添乱,好像干不了正经事。之所以让他在破案中露脸,只是为了衬托香玲不依靠大人的本事。还有那个桂子,在这套丛书的每一本里都一样——就知道吃。总之,除了将道,其他人好像都靠不住。这种情形,倒有点像总是跟在福尔摩斯身边的那个左膀右臂华生。在福尔摩斯破案过程中,其实这个人没起到什么作用。

是啊,好在玛利亚侦探社的“玛”是与“马到成功”的“马”谐音的,有了这个,也就不用愁啦!你说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魔女的填字游戏/玛利亚侦探社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川北亮司
译者 王建新//肖志
编者
绘者 (日)大井知美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32653
开本 32开
页数 1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84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180
12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9: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