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习易谈艺录:张宗伟自选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二十年来在相关领域的三十余篇理论与评论文章。作者在学术研究中坚持回到中国文化的原点, 从《周易》出发, 习易谈艺。在贯通古今、融通中西的视野中, 强调中国电影研究的民族主体性。电影史论部分, 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探寻中国电影艺术的文化机理, 打开了认识电影艺术本体的独特视角。影视评论部分, 以意象为抓手, 展开对影视文本的细读与文化剖析。纪录片论部分, 从纪实影像的本体特征出发, 探讨纪录片之“象”与时代、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电影史论 当下中国电影的美学困境 建构中国特色电影理论的三个关键 《周易》美学与中国特色电影美学的建构 中国电影意象论 数字技术杀死电影了吗——兼论数字时代的电影叙事 人的电影:郑正秋与早期中国电影的演进 第二部分 影视评论 《河边的错误》:告别疯狂 《永安镇故事集》:抵抗焦虑 坤厚载物 行地无疆:《野马分鬃》电影意象解读 《南京!南京!》:“作者”的探索与文本的价值 关于失落与寻找的主题——与王小帅导演谈新作《日照重庆》 谁的摄影机不撒谎?——摄影师曹郁的影像追求 第三部分 纪录片论 论文献纪录片的发生和定义 新历史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当代意识 新时代中国乡村题材纪录片创作观察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纪录片的意象之变 中国纪录片的话语变迁与叙事创新 第四部分 改编专论 “互联网+”语境下中国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 透视文化变迁的历史——漫谈四大古典名著的电视改编 论新版《三国》和《红楼梦》电视剧的改编 史传·传奇·意象:《闯关东》的民族化叙事分析 世纪年代以来《西游记》的电影改编 传承·重构·再造:“红色经典”电影简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习易谈艺录:张宗伟自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宗伟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375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5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84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0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