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传统图案应用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一)继承中国传统图案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那寓意深刻和丰富的内涵,以及善美的理想,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传统图案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商周的神秘、秦汉的朴实写实、魏晋的矫健刚劲、隋唐的丰满富丽、明清的纤细巧密,都让人赞叹。例如,龙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流传广、影响大、具代表。关于龙的传说,有文字记载的也有上千年历史,几乎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第48号墓中,发现墓主人骨架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成的龙、虎图案。龙的图案在右,身长178 cm,昂首拱背,身体弯曲,有前后爪,长尾,尾头摆动,好像正遨游于空中。这条五六千年前的龙被称为中华龙。经过商、周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龙的形象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即长角、尖耳、兽足,之后在不同时期受国体盛衰的影响,不断演变,略有差异。龙纹的演绎也饱含了古人的智慧和民族文化底蕴,亦不意识,是元、明、清三代的龙纹,时代特征分明。由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周的纹饰承袭商代,而趋向简练,周的礼制思想也体现在纹饰的韵律美、节奏美、秩序美以及艺术的严整上。南北朝的卷纹则是在汉代纹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藻井、三角形花和条状花、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用来装饰我们现代的毛织物、麻布和丝绸也合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传统图案应用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延边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30038317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