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修订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是杨一凡研究员有关“颠覆旧成说”和“挖掘新史料”“开拓法史研究新领域”“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方面重要研究成果的结集。书中新见迭出,内容由11篇专题研究成果和23篇著作、论文集、法律古籍整理成果的序、跋构成,涉及中华法系、法律形式和法律体系、古代律学和行政、经济、刑事、民事、军政、文化教育、司法、地方诸方面的法律制度,以及上千种稀见法律文献的版本。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主持以创新法律史学为宗旨的“三大学术工程”的实施情况,记述了他开拓法史研究、重述法史的一些新见解,故题名《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本书不仅对法律史学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行政制度史、经济制度史、军事史、文化教育史和文献学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好评和高度关注,被很多研究成果引用。如今“重述法史”已成为法史学界的共识,本书发挥了引领作用。 目录 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001 一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002 二 客观阐述古代法律的功能和法制发展的规律/005 三 实事求是评析中国古代司法制度/010 四 正确表述中国传统法制的基本特征/013质疑成说,重述法史 ——四种法史成说修正及法史理论创新之我见/018 一 “中国法律儒家化”说修正/021 二 明清《会典》“官修史书”“行政法典”说修正/024 三 明清“律例法体系”说修正/027 四 古代“司法判例制度”说修正/029中国古代法律形式和法律体系/037 一 历代法律形式与法律体系概述/038 二 律的功能、法律地位和编纂体例的变化/049 三 令典、会典的沿革/055 四 君主诏令和格、式、敕、制书等的编纂/065 五 例的法律形式及功能的演变/079 六 地方立法及其载体/086中华法系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误区 ——“诸法合体、民刑不分”说质疑/093 一 围绕“诸法合体、民刑不分”说的探讨/094 二 “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不是中华法系的特征/097 三 律典“诸法合体、民刑不分”说值得商榷/109 四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117重述中国法律思想史/126 一 突破“糖葫芦”复述模式,撰写发展变化的刑法思想史/128 二 突破“以刑为主”论的局限,开辟法律思想研究的新领域/134 三 突破“法律儒家化”论束缚,全面挖掘法家及各家的法律思想/139 四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创新/146古代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154 一 例的形成、发展和法律地位的变迁/154 二 如何看待前人对例的批评/164 三 例的历史作用/180关于中国古代地方法制的几点认识/186 一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地方法制/186 二 几个基本概念/190 三 古代地方法制的时空框架/194 四 古代地方法制的发展阶段/199 五 古代地方法制的演变趋势/203 六 古代地方法制的历史作用和地方性法规的特色/208中国古代匦函制度考略/212 一 匦函的源流和创制/212 二 匦函的功能和性质/220 三 匦函的管理/226 四 匦函在五代、两宋的实行情况及其变化/232重述明清法史的若干学术见解/240 一 明代典例法律体系与事例的关系/240 二 明代“无令”说驳正/241 三 洪武《大明律》修订、实施诸疑义考辩/242 四 明《大诰》疑义考辩/246 五 明太祖重典“治官不治民”及治民“偏于轻刑”说驳正/247 六 明代《问刑条例》修订/248 七 明代则例考述/250 八 明代榜例考证/252 九 《大清会典》性质考辩/254 十 清代条例“专指刑事法规”说驳正/255 十一 清代“通行”性质考辩/256 十二 清代成案性质“司法判例”说驳正/257 十三 清代司法文献疑义考辩/259 十四 明清典例食货法律体系/260 十五 明清律学表明“唐以后律学‘衰败'”说失之偏颇/261明清法律体系本相考辩 ——论“律例法律体系”说的缺陷和“典例法律体系”说成立的理据/263 一 “律例”说立论的缺陷/264 二 以“律例”表述明清法律体系的后果:多数法律被排除于“体系”之外/273 三 明清法律体系本相:典例法律体系/277 余论/285明代地方法制初探/289 一 明代地方立法概述/289 二 地方性条约的编纂/304 三 以告示为载体的法规法令的发布/332 四 中央制定的地方特别法/345 五 明代地方执法与司法制度的发展/359清代则例纂修要略/381 一 顺治、康熙时期:则例编纂的沿革和创新/386 二 雍正、乾隆时期:则例纂修逐渐走向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402 三 嘉庆至清末:则例纂修的发展和完善/414 四 清代则例编纂的成就/426清代的省例/435 一 清代省例的内涵、性质和编纂缘起/437 二 六种代表性省例文献述略/443 三 清代省例的制定、批准和颁行程序/461附录一 利用新材料,发展新思维,重述中国法律史/469 打开传统法律宝库之门的一把钥匙/475 破解两大难题,进一步解放法律史学/478附录二 主要科研成果简介/48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修订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一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074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5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60 |
出版时间 | 2025-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