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伊豆舞女
内容
编辑推荐

《伊豆舞女》是日本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最意味深长代表作!

该书空灵唯美,回味悠长,是一部反映日本文学精髓,代表东方神韵的巅峰杰作!

本书除了收录《伊豆舞女》一书,还收有《古都》一书。《古都》讲述的是一对在贫富悬殊的家境中生长的孪生姐妹之间感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日本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古都》等中长篇小说。

《伊豆舞女》是川端早期成名之作。描述一名青年学生独自在伊豆旅游时邂逅一位年少舞女的故事,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他们带入空灵的唯美世界。

《古都》描写一对在贫富悬殊的家境中生长的孪生姐妹之间感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目录

伊豆舞女

古都

 春花

 尼姑寺与木格门

 和服之都

 北山杉

 祗园祭

 秋色

 青松

 深秋姐妹

 冬天的花

 后记

试读章节

路变得细细弯弯,应该快到天城岭了。正这么想着,只见雨丝染白茂密的杉树林,从山脚势不可挡地朝我追来。

我二十岁,头戴高中校帽,身穿深蓝色带碎白花纹的上衣和裙裤,肩挎书包。事情发生在独自来伊豆旅行后的第四天。我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晚,在汤岛温泉住了两晚,然后穿朴木高齿木屐爬上了天城山。重重叠叠的山峦、原生林、深谷的溪流——我出神地看着这山间秋色,却又急急赶路——一种期待感使得胸口怦怦直跳。这时间里,很大的雨点朝我扑打过来,我跑上又陡又弯的坡路,总算跑到了岭顶北口一间茶馆。刚刚舒了口气,随即在门口站住不动:事情竟会这么正中下怀——那一伙流浪艺人正在这里休息!

见我直挺挺立着不动,小舞女赶紧拉出自己的坐垫,翻过来放在身边。我只应了声“呃……”,在坐垫上坐下。跑坡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加上吃惊,“谢谢”两个字卡在喉头没能说出。

由于和小舞女面对面坐得很近,我慌忙从衣袖里掏出香烟。小舞女又把女同伴前面的烟灰缸拉到我跟前。我仍然一声不响。

小舞女看上去十七八岁。头发梳得胀鼓鼓的,在我眼里,形状古老得不可思议。尽管这使得她那清秀的鸭蛋形脸庞看起很小,却又相得益彰。感觉像是画上故意把头发画得蓬蓬松松的稗史少女。小舞女的同伴有四人:一个四五十岁的女子,两个年轻女子,还有一个身穿印有长冈温泉商号短褂的二十五六岁的男子。

之前我看过这伙舞女两次。最初是我来汤岛路上,在汤川桥附近碰上了要去修善寺的她们。那时是三个年轻女子,小舞女提一个大鼓。我左一次右一次回头看着,觉得一股旅情涌上心来。再次看见是在汤岛第二个夜晚,她们到旅馆来了。我坐在楼梯中间专心看小舞女在门厅木地板上跳舞。那天是在修善寺,今晚是在汤岛,那么明天大概要住翻过天城岭南下汤野温泉吧?在天城七里那条山路里肯定追得上——我这么猜想着急急赶路,却在避雨的茶馆里不期而遇,这让我一下子不知所措。

很快,茶馆的阿婆把我领去另一个房间。房间平时似乎不用,没有拉门。向下看去,风景优美的山谷深不见底。我身上起了鸡皮疙瘩,牙齿咯咯作响,直打寒战。

“好冷!”我对端茶进来的阿婆说。

“哎呀,小少爷不是淋湿了吗!请来这边烤一会儿。快,衣服也要晾干才好。”说着,拉起我的手,让进自家住的房间。

房间生着火炉。一开拉门,一股热气涌了过来。我站在门槛犹豫不决:一个像淹死之人浑身肿得发青的老伯盘腿坐在炉旁,连瞳仁都好像腐烂发黄的眼睛忧郁地向我转来。四周堆着小山一般的旧信和纸袋,说他被埋在纸堆中也说得过去。我望着很难认为是活人的山间怪物,像一根棍似的站在那里。

“让您看见这么狼狈的样子……不过,这是我家老头儿,让您受惊了。看着是让人难受,可他动不得了,您就这样忍耐一下吧!”阿婆解释道。

阿婆说,老伯中风很多年了,导致全身不随。纸山是各地寄来的告诉中风如何疗养的信,和到处搜集来的中风药的药袋。每当从翻山而来的旅行者口中听得什么或从报纸广告上看见什么,老伯都详详细细打听中风疗法或求购药物。而那些信和纸袋一个也不扔,一直放在身边看着。经年累月,就堆成了旧纸山。

对阿婆我不知怎么应答,低头看着火炉。每有汽车过岭,房子都一阵摇晃。我心想,秋天都这么冷,很快就要雪染山顶,老伯为什么不下山呢?我的衣服腾起热气。火很厉害,烤得头痛。阿婆去店里和流浪艺人交谈。

“是吗,上次领来的孩子长这么大了?好姑娘啊,你也够好运的了!出落得这么漂亮,女孩子就是快!”  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传来她们像要动身的声响,我也没法沉住气了。但只是心口怦怦跳,没有勇气起身。虽说她们走路走惯了,但毕竟是女人脚步,即使落后十町二十町,一阵小跑也追得上。我这么想着,在炉旁坐立不安。但另一方面,舞女们离开以后,我的想象力反而像得到解脱似的活跃起来。我问送她们回来的阿婆:

“那些艺人今晚住哪里呢?”

“那种人,谁晓得住哪儿,小少爷!哪儿有客人住哪儿!根本没有今晚住的固定地方!”

阿婆话里充满鄙视语气。这煽起我一个念头:既然那样,就让小舞女住我房间好了!

雨丝变细了,山峰明亮起来。尽管阿婆一再劝我等等,说等十分钟就雨过天晴,但我实在坐不住了。

P3-5

序言

同为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却分属遥远的两极——至少在形式上,村上是排斥“日本语性”以至“日本性”的,而川端则对“日本语性”和“日本性”爱不释手,深深沉醉其中。例如村上作品几乎从不出现艺伎、歌舞伎、和服、清酒、寿司以及祗园会、五重塔、富士山等“日本性”载体或日本文化符号,而川端的文学世界本身即是由这些构成的。村上作品中倒是偶尔出现樱花,但即使同是樱花,在两人笔下也截然不同。《挪威的森林》第十章谓“在我眼里,春夜里的樱花,宛如从开裂的皮肤中鼓胀出来的烂肉”,而《古都》第一章则谓“松树那洁净的翠绿和池水正使得花团锦簇的红色垂枝樱愈发显得千娇百媚”。如果说,村上作品有高密度的“异质性”,川端文学则有高密度的“日本性”。

而这种“日本性”,恰恰是川端于一九六八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瑞典皇家科学院表彰他“以卓越的感受性、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心之精髓”。换言之,村上春树以不同于日本传统文学的“异质性”或“非日本性”为世界所接受,川端康成则以忠实继承日本传统文学、表现日本人精神特质的同一性或“日本性”为世界所接受并摘取世界文学最高奖项的桂冠。其获奖对象作品即是青岛出版社此次出版的《雪国》、《千鹤》和《古都》。不妨说,这三部小说作品乃是“日本性”的高度浓缩。此外收录了一部未必有多少“日本性”的短篇《伊豆舞女》。

相对说来,作为日本文学研究,川端文学是国内研究得最多、研究成果最见学术质量的领域。而我并非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只想从上面所说的“日本性”与“非日本性”这个角度随便谈一点感想。

先谈《伊豆舞女》。这部短篇发表于一九二六年,是作者早期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日本文学中出色体现抒情之美的“青春物语”,曾六次搬上银幕,有“日本式爱情经典”之誉——认为在爱情表达上具有经典的日本元素或“日本性”。但我觉得,较之“日本性”,这部短篇引起我们共鸣的恐怕更是“非日本性”。

首先,故事发生在旅途。作为主人公,一个是因无法忍受“孤儿根性”带来的苦闷而踏上旅途的二十岁男孩,一个是看上去十七八岁情窦初开的女孩——这样的男孩女孩在山青水秀的秋日乡间旅途中相遇且结伴而行,尽管女孩并非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两人之间发生朦胧恋情都是十分自然的。何况女孩又很漂亮:“这对忽闪忽闪的漂亮的大黑眼睛是小舞女最为动人之处。双眼皮的线条也漂亮得无法形容。还有,她笑起像花一样。笑得像花这句话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不仅漂亮,而且乖巧。“我”要坐下,她赶紧拉出自己的座垫;“我”要吸烟,她把烟灰缸拉到跟前;“我”在山路凳子上休息,她蹲下来拍打“我”裤脚上的灰;“我”下楼出门,她马上摆好木屐。更重要的是,这些乖巧丝毫没有功利性或世俗之气,而意味一种纯粹的好意和情窦初开。可以断言,这并非为日本传统女性所特有,完全可能以相似形式发生在往日中国乡间女孩身上。

其次未必限于“日本性”的一点,表现在性意识与天真之间。这类故事的主人公大多伴随性意识,而又一定不失天真,《伊豆舞女》把这两种元素融合得恰到好处。

……

——截选自《川端康成:“日本性”与“非日本性”之间》

后记

《古都》是昭和三十六年十月八日至三十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分一百零七回在《朝日新闻》连载的小说。插图画家是小矶良平先生。

我交稿始终延误,给报纸添了非同一般的麻烦,而小矶先生似乎是在几乎没有看到我每次原稿的情况下接连画插图的。然而,即使将《古都》改编为脚本而交由新派剧团上演的川口松太郎也说插图画得好,简直可以在“明治座”展出。很多插图来自作为小说背景的写生,因此很想把插图收入这本书内。

卷头画为东山魁夷先生的“冬天的花”(北山杉),这是我于昭和三十六年获得文化勋章时他作为贺礼送给我的。由于“冬天的花”是《古都》最后一章的标题,于是在我写作过程中他为我画了北山杉。昭和三十七年二月,东山夫妇把这幅画拿来东大冲中内科我的病房。在病房日夜观赏当中,随着明媚春光的临近,画中杉树的绿色也变得明媚起来。眼下东山先生正在北欧旅行,我也没征得东山先生的允许就用来作了卷首饰图——其中也有将其作为我的异常产物《古都》之补救的心愿……

《古都》写完十天左右,我住进了冲中内科。连用多年的安眠药在我写《古都》之前就已用得不可收拾,早就想从其毒害中解脱的我以《古都》脱稿为契机,一天突然中止了服用安眠药。结果很快引起严重的断禁症状,被送进东大医院。入院后十多天时间里人事不省。其间得了肺炎、肾炎。但自己当时并不知道。

《古都》写作期间失去了很多记忆,多得到了可怕的地步。甚至《古都》中写了什么都记不确切了。每天无论写《古都》之前还是写的过程中,我都服用安眠药,是在安眠药的麻醉中以似醒非醒的状态写出来的。或者是安眠药让我写作的产物亦未可知。所以说《古都》是“我的异常产物”。

因此,我害怕重读,拖延看校样,出版也犹豫不决。策划《古都》上演并亲自改写脚本的川口松太郎先生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同情和安慰——我因之开始校正。果不其然,有不少离奇的地方、不合逻辑的地方。校正了许多。觉得行文的紊乱、调子的偏离反而成为这部作品一个特色的地方则原封不动保留下来。校正得很辛苦。不过,《古都》之所以同我的其他作品多少有所不同,想必是安眠药造成的。

使得这本书面目焕然一新的是京都方言。请京都人改过了。看到所有对话部分都被精心改了一遍,心想这可真是给人添了大麻烦。但另一方面也放下心来,毕竟最难的京都方言得以改正。尽管有的地方改得不合我的喜好。

报纸连载过程中,在《朝日新闻》“PR版”读得京都新村出先生“古都欣赏”大作,对我可谓喜出望外。同时,读者来信中很多来自老人这点也让我感到意外。

虽说作者的《后记》对于小说乃是画蛇添足,但《古都》成书时同报纸连载的有很多不同,所以在此补写了一些文字。

(昭和三十七年六月十四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伊豆舞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川端康成
译者 林少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72482
开本 32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The Heirs of KAWABATA Yasunari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