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安的孩子
内容
编辑推荐
"儿童行为管理变革之作,颠覆父母对“行为”的传统认知
美国儿童行为治疗领域专家30 年临床经验
神经科学和儿童心理学的近期新研究
精准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渴望
从「纠正行为」转变为「理解不安」,用独特的方式养育每个不同的孩子
婴幼期、学龄期、小学期、青春期,一本囊括全龄段实用建议
有效应对孩子发脾气、反抗、情绪失控等行为问题
从内生发孩子的内驱力和韧性
重建亲密温馨的亲子关系
心理学类图书金奖作者全新作品,《出版人周刊》2022 年度畅销书,提名 Next Idea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推荐
"几乎所有父母在养育中都会遇到下面这些难题:
“为什么女儿不听我的话或者拒绝与我合作?”
“为什么儿子不按常理出牌?为什么他这么挑食?”
“孩子们总是坚持做不该做的事,该不该管?管到什么程度才对?”
“我要如何判断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过高,还是过低?”
以及另一个世纪难题:
为什么我明明知道不该对孩子发脾气,但关键时刻就是忍不住呢?

对于这些教养难题,本书作者德拉霍克博士指出:如果只关注表面的问题行为,就看不到孩子感受到的真正困难;如果不解决孩子“不安”的原因,而只是想纠正“不当”的行为,不但解决不了问题,亲子关系还会大大受到损害。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些“不恰当”的行为,让父母精疲力尽呢?遇到这些难题,父母只能束手无策吗?
德拉霍克博士基于她30 年的临床经验,以及神经科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新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养育方法——脑身教养法。她指出,引起不安的因素因人而异,问题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孩子不安的信号,读懂孩子说不出口的“真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阅读本书可以帮助父母:
懂点神经科学的智慧,读懂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真实感受。
每个孩子表达焦虑的方式不同,找到孩子心中的焦虑开关才是问题的关键。
平时给孩子的安全感多“存款”,孩子才能在困难前保持坚韧。
帮孩子学会处理不舒服的感觉,自控能力在亲子互动中自然提高。

当父母从确保让孩子服从自己转变为满足孩子在身体和情感上的需求时,他们就会对孩子有更深的了解。在与父母共同调节不安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能加强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本书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孩子,而是通过尊重孩子的个性和
目录
"前   言 脑身联结是孩子所有行为的基础

第一部分 看见孩子

第 1 章 孩子爱闹不是任性,而是身体预算不足
只消除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

第 2 章 有安全感,才有充盈的身体预算
只关注表面行为,会让父母误解孩子

第 3 章 神经通路,身体预算的盈亏信号
大多数不当行为实际上是求生的表现
第二部分 解决方案
第 4 章 共同调节,帮孩子拓展绿色通路
共同调节不是溺爱孩子,而是在帮他们学会控制不舒服的感觉

第 5 章 关照自己,帮父母回到绿色通路
拿孩子出气是因为我们被过往的伤痛触发了

第 6 章 关注内感受,培养韧性
总跟孩子说“没什么大事”可能会削弱他的韧性

第三部分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养育策略

第 7 章 猜不透的新生儿:顺应需求,建立安全感
游戏,优选的脑身运动

第 8 章 恼人的幼儿期:运用共同调节,化解情绪风暴
深深地同情孩子,但别忘了划定边界

第 9 章 动荡的小学期:提高心智灵活性,学会自我调节
畅快地玩,不要分析或解决问题

第 10 章 给孩子持续的幸福
身体的体验是形成我们情感记忆以及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术语表
致 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安的孩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莫娜·德拉霍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391494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24-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