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协商共和(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段震惊世界的历史,一个反映建国政治活动的重大题材,一幅二百多个重头人物联袂登台亮相的全景场面……多党合作,江山易手!本书披露了大量政坛秘闻:西柏坡的中共中央与香港地下党的秘密联系因何突然中断?李济深为何成为众矢之的?林彪入城后傅作义为何情绪大变?周恩来月下追屈武所为何事?柳亚子的满腹牢骚从何而来?“北约”成立时中国各党派态度如何……本书曾先后荣获人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全国报告文学奖等文学大奖。

内容推荐

政坛上的纵横捭阖,其复杂激烈不亚于战场上的生死拼杀。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由首届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完成法律程序。各界政协代表秘密北上解放区,国民党用尽手段“截”,隐蔽斗争惊心动魄;各党派之间政见不同、恩怨深深,有的冒险出行,有的犹豫观望。有的经营自己的地盘,有的提出先决条件,还有的顾虑前嫌难以消解;各界名人汇聚北平,又有谁掌政府实权的人事之争……

本书披露大量政坛秘闻:西柏坡的中共中央与香港地下党的秘密联系因何突然中断?李济深为何成为众矢之的?林彪入城后傅作义为何情绪大变?周恩来月下追屈武所为何事?柳亚子的满腹牢骚从何而来?“北约”成立时中国各党派态度如何……

本书曾先后荣获人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全国报告文学奖等文学大奖。

目录

引言:谁是共和国的母亲

第一章:“五一口号”(1948.5.1)

1.1948年的“五一口号”

2.过去有过一个“政治协商会议”

3.撤离延安前夜成立的新机构

4.独步天下的国民党不再需要中间派充门面

5.独角戏遭遇对台戏

第二章:难解之谜(1948.5.1~8.1)

1.城南庄,毛泽东发出密信

2.香港成了左派大本营

3.猜疑……

4.上海乃左右逢源之地

5.南京毕竟有政权手段

6.中共高级特工遭遇突袭检查

7.毛泽东头上掉下炸弹

8.周恩来批评潘汉年

9.毛泽东批评林彪

第三章:烈火焚身(1948.8.1~9.7)

1.海上秘密运输线

2.在美国街头演讲的中国将军

3.贤达登台,太子出马

4.水泊梁山聚义旗

5.千古憾事

第四章:谁敢涉险(1948.9.8~11.3)

1.毛泽东的时间表

2.南下、北上,都是险棋

3.罗隆基向中共提出自己的政纲

4.第一批海上冒险家

5.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傅作义

6.新政协增添建国使命

7.李济深也有自己的战略判断

第五章:恩仇似海(1948.11.3~12.31)

1.胡愈之修改毛泽东的时间表

2.李济深身不由己

3.周恩来心细如发

4.圣诞夜,到处都有大动作

第六章:第三道路(1949.1.1~2.3)

1.两份元旦文告

2.一条第三道路

3.“寡助”者“失道”

4.张东荪与毛泽东争论“一边倒”

5.今夜与君共舞

6.政治蒙太奇

7.代总统李宗仁乃第三力量领袖

8.莫斯科来的秘密客人

第七章:第四方面(1949.2.3~4.21)

1.林彪入城那天的傅作义

2.柳亚子与庄子

3.“四老”、“三通”、“第四方面”

4.进京赶考,千古绝唱

5.毛泽东怎么打麻将

6.周恩来深夜飞车

7.李宗仁与傅作义、于右任与张治中

8.斯大林有没有反对中共过江

第八章:热血交融(1949.4.22~6.14)

1.毛泽东没有踏进紫禁城半步

2.刘少奇天津走亲戚

3.诗人的牢骚

4.上海浴血

5.美苏大使都离任

6.册封西藏班禅

第九童:大事多难(1949.6.15~9.20)

1、地方的“政治协商”

2.参加新政协的资格

3.老蒋的“封海”计划

4.中共领袖失踪

5.美国送来白皮书

6.名角汇聚,好戏连台

7.两个没有亲生孩子的女人

8.仙山国宴,香岛枪声

第十章:谁坐天下(1949.9.21~9.30)

1.怀仁堂声乐辉煌

2.头发的故事

3.喜庆的会议期间,北平有些满族人哭了

4.新中国的旗号

5.人民政协长期存在

6.有争议的副主席人选

7.开国大典前夜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所有的独裁者都有皇帝梦。

袁世凯在1915年当了83天皇帝就完结了,难道他登基的时候就看不到自己的政治前景极其短暂?

蒋介石在1948年也想当总统,难道,他就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总统也难过周岁?

不能设想他们清醒,独裁本身就是政治昏庸的结果。

不过,蒋介石还是比袁世凯高明一些。蒋介石决心再开“国大”,蒋介石要按“宪政”步骤,走民主程序。蒋介石要当选举出来的总统。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前委机关东渡黄河。

国民党大军围堵经年,敌人赶,同志劝,毛泽东一直不肯离开陕北,如今,他却主动渡河。

木船在浪涛中危险地跳跃,毛泽东恋恋不合地向河那边的陕西凝望……

斜阳照射,浮冰冲撞,涛声震人心魄。

毛泽东不肯离开陕北,那是为了牵制胡宗南25万大军,为全国防御争取转机。毛泽东主动离开陕北,那是因为战争已经转向国民党统治区,该吃掉蒋介石的数百万大军了!

毛泽东踏上山西的土地,又回首望望陕北,尔后,掉转身躯,快步走向东方。55岁的毛泽东奔走经年,最好的交通待遇不过是马,最大的享受就是在马背上吟诗。在行军中,毛泽东发胖的身材逐渐变黑变瘦,体力却更加强健,失眠的毛病也减轻了。

黄河东岸,毛泽东走得飘飘洒洒……

毛泽东渡河的六天之后,南京召开“国民大会”。

“国大”开幕,特意选择1911年孙中山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的纪念日3月29日。比毛泽东大6岁的蒋介石,在热烈的掌声中,跨入国民政府大礼堂。

61岁的蒋介石步伐有些沉重,却能使行进的缓慢变成仪态的威重。蒋介石面含喜色,环顾全场。然而,细心的下属还是能从领袖的威仪中看出他的老态。背后,尊之者称“老头子”,恶之者喊“老蒋”,反正不离一个老字。垂垂老矣的国民党中央蒋委员长地位无可复加,惟求当选政府总统,便是功德圆满。

“国民大会”鼓乐喧天,哪里料到毛泽东已经是猛虎出山!

出山的毛泽东,自山西临县双塔村出发,座下是汽车而不再是战马。从此,毛泽东历史地告别马背生涯。骑行胜似徒步,汽车快过骏马,55岁的毛泽东完成这种转变,似乎正是时候。

知易行难,“国大”的“民主选举”却令蒋介石恼火。

先是美国示意无党派“自由知识分子”胡适竞选总统,弄得老蒋还须欲进先退,表示辞让。待到众人鼓噪,“国大”又通过“动员戡乱临时条款”,赋予总统以“紧急处置权”,老蒋方声言:“我不做总统,谁做总统?”

4月19日,蒋介石以高票当选“总统”。尽管别人评论这个“总统”是变相独裁,但“总统”毕竟经过选举。“总统”上台就宣布:“三至六个月消灭黄河以南共军。”

两天后,也就是4月21日,共产党的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

毛泽东一年前离开延安时曾声言:“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此预言十分准确,刚过一年,延安就收回到毛泽东掌中。

眼看对方夺得实地,蒋总统的位子不免有虚空之虞,只有在政府里抓些实权。

“国民大会”的“副总统”竞选,也得走民主程序。可是,蒋总统并不欣赏自行出来竞选的李宗仁。几班人马相劝,那李宗仁硬是不退。万般无奈,蒋总统只得亲自约谈。

蒋介石威仪凛凛,从不乱开玩笑,谈话时,双目炯炯震慑对方,总能使属下低首下心。可是今天,一向不敢仰视领袖的李宗仁,居然不肯放弃竞选!

谈权谋,谁都不如老头子,可是论民主,外有美国监督,内有民心民意,老蒋定是输家。

老蒋自负地说:“我不支持你,你还选得到?”

李宗仁不服:“这倒很难说。”

老蒋动气:“你一定选不到!”

李宗仁反驳:“你看吧,我可能选得到!”

老蒋坐不住了:“你一定选不到!一定选不到!”

李宗仁也跳起来:“我一定选得到!一定选得到!”

P12-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协商共和(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郝在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231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9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