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秘的他留人
内容
编辑推荐

云南丽江他留人,世居在茶马古道的关津隘口,他们在建设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大观园中一支独秀的奇葩。本书是全面、系统、客观、如实介绍他留人的第一部民族文化研究专著,是融知识性、史料性、文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他留人全书,旨在揭开他留人的神秘面纱,将他留人的生产、生活、风俗、历史和盘托出,使其真面目展示于世。

内容推荐

云南丽江永胜他留山,昔日茶马古道上的军事要塞,现今退居一旁默默守望,期盼着世人来解读厚重历史,破译原生文化的“天书”。他留人由于历史的久远阻隔,源流脉络扑朔迷离:曾经有过辉煌而在19世纪中叶毁于战火的古城堡,云遮雾障,悬疑重重:令人叹为观止的大碑林,被誉为“彝汉融合结晶”,隐射出众多历史之谜:演绎着无尽罗曼史的“青春棚”,构成双系对偶婚姻制的缩影,令人心荡神驰;至迟在明末清初就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至今却仍保留着若干原始特征;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却又无法说清其图腾脉络;铎系所书的象形符号和咏诵的唱经与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和东巴经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来龙去脉又难以自圆其说;曾经创造过灿烂文化,却又显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  本书是全面、系统、客观、如实介绍他留人的第一部民族文化研究专著,是融知识性、史料性、文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他留人全书,旨在揭开他留人的神秘面纱,将他留人的生产、生活、风俗、历史和盘托出,使其真面目展示于世。

目录

序/张红苹/1

他留文化的实质、价值和保护开发(代前言)/和家修/1

绪言/1

第一章 神奇的古城堡/21

第一节 “他留”之称的来历/23

第二节 与“他留”之称相关的史实资料/26

第三节 在战火中消失的古城堡/28

第四节 高斗光与栖云洞/33

第五节 古城悲歌/37

第二章 碑林奇观/45

第一节 他留人墓地概况/48

第二节 揭示入主年代的古墓碑/57

第三节 图腾演变/64

第四节 彝汉融合见证/69

第三章 祖籍来历之谜/73

第一节 口述史/75

第二节 祖墓碑上的记载/80

第三节 “洪武调卫”及其他/82

第四节 关于“三百六十户伍”/85

第五节 生机盎然的乐土/86

第四章 奇异的婚俗/95

第一节 妙趣横生的青春棚/97

第二节 “过七关”/99

第三节 男欢女爱其乐无穷/107

第四节 看似无规则的规则/111

第五节 简便可行的明媒正娶/115

第六节 婚姻半径/118

第七节 与外民族婚姻的对比/120

第八节 自由离婚/121

第九节 自由婚姻的由来/123

第五章 物质文化/127

第一节 民居建筑/129

第二节 火塘文化的缩影——炕床/136

第三节 传统饮食/139

第四节 着装服饰/142

第五节 物质文化/151

第六章 宗教文化(上)/163

第一节 自然崇拜/165

第二节 祖先崇拜/171

第三节 丧葬习俗/173

第四节 祭祀活动/185

第五节 禁忌和避讳/191

第七章 宗教文化(下)/195

第一节 宗教文化的传承者——铎系/197

第二节 铎系文/202

第三节 铎系唱经/207

第八章 语言/241

第一节 命名法和称谓/244

第二节 汉语、彝语、他留语主要常用词

语对照表/246

第三节 汉语与他留、良峨、土家、彝族、

傈僳族常用词语(直音)对比/248

第四节 他留话概况/250

第五节 他留话与巍山彝语的比较/269

第九章 民间文学艺术/277

第一节 民间故事/279

第二节 民间歌谣/291

第三节 谚语、谜语/296

第四节 艺术/296

第十章 碑文墓联集萃/299

第一节 记事碑/302

第二节 墓碑志选辑/307

第三节 十二月别名考/326

第四节 墓联选辑/327

附录一 一个保存原始自由婚姻的社会/

汪宁生/338

附录二 云南永胜县他鲁人城堡与坟林考察/

宋豫秦/349

附录三 两地情缘一线牵—云南永胜他留人

课题组赴华坪考察记/简良开/359

附录四 神神秘秘“过七关”/蓝金武

杨如刚/363

参考书目/368

后记/370

试读章节

据传,明正德(1506-1521年)年间,高氏土司在佛教圣地宾川鸡足山兴建传灯寺。鸡足山方丈应高氏之请欲在传灯寺内安放两尊铜佛像,于是用飞鸽传书与四川峨嵋山方丈联系,峨嵋山方丈刚收到湖南南岳衡山送来的两尊铜佛像,遂决定将这两尊铜佛像转赠给鸡足山传灯寺,并派两位师太护送前往。两位师太凭着佛教信徒的虔诚,竭尽全力,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行至营盘东部山腰时已夜幕降临。那里是原始森林地带,荒无人烟。两位师太疲惫不堪,露宿在原始森林中。夤夜,突然发生大地震,山崩地裂,崩塌下来的泥石将熟睡中的两位师太压住。这座山崩塌后露出红土,后来人们称之为红泥山。当时殉难的师太连同所负铜佛像一起被埋人地下。受伤的师太强忍悲恸,背着所负的铜佛像离开红泥山继续艰难前行,当她挣扎着走了两天路程来到良峨东山岭,因伤势恶化,加之饥寒交迫而暴尸荒野。数年后良峨人在山林中发现后将铜佛像搬进村建寺供奉,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文化大革命”中丧失,至今下落不明。

明末清初,高氏土司为与章氏土司争夺地盘,巩固领地,扩充势力范围,将一批游牧人调集到营盘,人定躬耕,结庐为寨,拓土求食,实行屯戍制,把营盘扩建为兵寨,再将兵寨筑成城堡。这些移来定居事农的部落称为“他鲁苏”。忽一日,主持兴建城堡的土司高斗光率员进山狩猎,在红泥山下偶然发现历经山洪冲刷而裸露于地面的铜佛像,铜像背面铸有“南岳哈弥佛”5个大字。高氏土司世代崇信佛教,对这一发现惊喜万分,认为佛像现金身是天赐机缘,遂令人将铜佛像搬进城堡,筑寺供奉。P24

序言

张红苹

云南丽江他留人,世居在茶马古道的关津隘口,他们在滇西北永胜县一个叫做他留山的地方屯戍耕耘、拓土求食、繁衍生息、历经沧桑,在建设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大观园中一支独秀的奇葩。

他留人有自己的语言、称谓、口语和命名法,各个方面都有其个性特征。他们在这兵家必争之地,历经数代拼搏奋斗,筑起了集军事、交通、经贸为一体的古城堡。古城堡虽于19世纪中叶毁于战火,但步入古城堡遗址,仍可想见当年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金戈铁马鏖战之惨烈,血火交融之悲壮。在他留人墓地,绿荫丛林掩藏着万余座古墓,墓群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各个姓氏家族的茔区四至界限分明,互不混杂,恢宏壮观,堪称碑林奇观。走进碑林,如同穿越历史之谜的浓雾,细细品味,可以解读他留人的历史。他留人的双系对偶婚姻以演绎着无尽罗曼史的“青春棚”而传神,令人心荡神驰。他留人勤劳聪慧,自制的火草麻服饰,“崇白尚黑”,间以红、蓝、青色镶边,匀称得体,人见人爱。民居建筑自成一体,低楼正四合,每幢三间开,又以炕床为特征,构成火塘文化的缩影。他留人的图腾,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标志,宗教文化的传承者、神职人员、祭司所咏诵的铎系唱经和书写的文字,与纳西族的东巴经和东巴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旦发掘,必将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他留人的粑粑节,每年的粑粑节隆重而热烈,已成为促进民族大团结、推动山乡繁荣昌盛的大舞台。

由于各种原因,多少年来他留人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而鲜为人知,人们期盼着早日能读到一本系统介绍他留人及其历史文化的专著。简良开同志倾注十数年心血完成的《神秘的他留人》一书,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了他留人的历史、文化、宗教、婚俗和生产生活。该书的出版,为人们开启了一扇感知他留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的大门,为丽江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后记

编著《神秘的他留人》一书,是他留人和社会的广泛共识,期盼已久的愿望。

我虽于2002年6月退休,但置身于弘扬伟人毛泽东祖先事和永胜毛氏文化研究的繁忙事务中,至2004年4月初方能腾出时间和精力来编著此书。也许是用脑过度,也许是新陈代谢的必然趋势,也许是花甲本命要过关,在劫难逃。4月15日19时35分突然发病,右半身瘫痪,有口无言。妻子儿女们立即将我送进永胜县人民医院抢救,经确诊为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我所在单位县委宣传部及新闻办公室的领导和全体同志闻讯赶到病房看望、安抚我。经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和治疗,家人和亲友们的精心护理,两个半月后我的身体奇迹般地恢复如初,右手又可以重新执笔继续写作,终于完成这部书稿。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研究他留人,我倾注了近二十年的心血。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得到丽江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丽江日报社,永胜县委宣传部、永胜报社、县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六德乡党委、政府,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世界宣明会和他留族人的关心、支持。原丽江地委宣传部部长、现丽江市委巡视员和家修给予具体指导;原丽江市委宣传部部长现昆明市委宣传部部长张红苹,他留人博士生、丽江市计生委主任王金龙女士给予有力支持和帮助;他留文化人蓝绍增、蓝绍吉、蓝绍开和杨如刚等先生自始至终密切配合,积极提供相关素材和工作之便。本书丧葬习俗一节由张顺彩先生供稿,他留话概况和他留话与巍山彝语的对比部分采用语言学专家周德才先生的原著,民间故事部分由杨如刚先生供稿。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这部书是集体力量的产物。在此,对凡是关心、支持、指导、帮助、配合本书编写的各级领导、单位、个人和亲友,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条件欠佳,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和不当之处,恭请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和他留人赐教。

作者

2004年8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秘的他留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简良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44371
开本 32开
页数 3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1.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0
143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