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杜君立近年创作的历史文化随笔,以飨读者。
?基于社会史观,从历史、战争、世界、文化、经济、人物、阅读七大角度,展现历史的有趣细节和背后逻辑。
?品评大量热门、冷门历史类图书,书后附作者私人书单,方便阅读“种草”。
?限量附赠“晴耕雨读”艺术书签、绿茶手绘插画一幅。
图书 | 耕读史(杜君立历史文化随笔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精选杜君立近年创作的历史文化随笔,以飨读者。 ?基于社会史观,从历史、战争、世界、文化、经济、人物、阅读七大角度,展现历史的有趣细节和背后逻辑。 ?品评大量热门、冷门历史类图书,书后附作者私人书单,方便阅读“种草”。 ?限量附赠“晴耕雨读”艺术书签、绿茶手绘插画一幅。 内容推荐 《耕读史》为杜君立读书笔记精选文集,以历史书评为主,共收入五十六篇文章,分为历史、战争、世界、文化、经济、人物和书房七个类别。《耕读史》是一部“读书的书”,也是一位历史写作者阅读与成长的记录,秉承中国传统文人笔记的写作风格,我手写我心,字里行间透着真诚与质朴、自由与宽广,深刻而不失温度,散淡而不离主题。 全书立足历史与通识,内容庞杂,涉猎广泛,举凡古今中外、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读书写作、人情世故,都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大巧似拙,举重若轻,洋洋洒洒,自成一家。这些文章大都在纸媒或网络上发表过,颇受好评。本书又经漫长的潜心修订和耐心打磨,体例完整,章法有序,文笔流畅,逻辑清晰,适合喜欢文史和读书的大众读者轻松阅读。 目录 自序 晴耕雨读过一生 第一 历史 考古与经史的重构 从《海瑞罢官》说起 明代生祠热 历史轮回中的晚明困局 层层加征的“黄宗羲定律” 灰色财政 清代的京控 新闻后来成历史 宫廷里的晚清史 第二 战争 纸上谈兵不简单 当诗人遇见战争 看盛世如何崩塌 蒙古的征服与抵抗 火器大分流 人为什么打仗 战争的另一种想象 关于战争的盛世危言 …… 书评(媒体评论) 杜君立不是一个专业的历史学家,正因为他是一个关怀众生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专家,他能比专家们专心更大的问题。——许倬云 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译本问世以来,我一直期待中国的非虚构历史写作领域能有类似的著作出现,还好几年之后,杜君立出现了。让人惊喜的是,三年疫情之后,他竟然还在这条路上跋涉且屡有新著问世。——胡洪侠 多年前读《历史的细节》已有叹为观止之感,写历史竟然可以纵横捭阖“跨学科”到如此地步。后来读到《现代的历程》,学过机械制造的杜君立将“跨学科”发挥到很好,世界史、中国史、科技、战争、经济、思想史……脉络之多,视角之广,令人叹服,开了国内写史的先河,更是引领了一个写作潮流。——张明扬 他的思维是跳跃式的,深度和广度兼具,视野极其开阔,令人叫绝不止——豆瓣网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耕读史(杜君立历史文化随笔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杜君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5594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6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552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