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秦始皇/中国历史巅峰人物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扫六国,平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千古一帝奠基业;他焚书籍,坑儒生,严刑法,苛暴政,万世骂名任评说。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由王小方编著的这本《秦始皇》就是将带领我们去熟悉这位千古一帝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秦始皇》的内容提要如下:

秦始皇嬴政,古今中外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君主,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他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同时,由于秦始皇的残暴统治,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短命的王朝之一,秦始皇也已成为暴政的象征。

这本《秦始皇》由王小方编著。

目录

楔子

春之梦

 多少楼台烟雨中

 魔鬼画皮

 初升的太阳

 过把瘾就死

 笑中掬把泪

夏之梦

 醉里挑灯看剑

 燕赵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烽烟白人骨

 高处不胜寒

 横戈马上行

 活着的秦俑

秋之梦

 中华第一龙

 完美的雕饰

 掀翻一个世界

 落日雄关下

 辉煌金字塔

冬之梦

 庭院深几许

 迈向长生路

 天国驼铃

 何处是黄泉

试读章节

多少楼台烟雨中

初春里的腊梅雪。竟是纷纷扬扬不断。

苍茫大地,漫天琼瑶,一位背负历史行囊的影子老人踽踽独行。时日迁流,经年坎坷,已使影子老人须眉交白,多少不堪负重。然而他依然满怀青春的气息脚踏红尘嚣世,沿黄河移行划步。终于一天,影子老人来到了烽烟蔽日的华北平原,拨开沉浊烟雾,倚树解囊,像是驻足体憩,又像是侧耳细听。

远方传来阵阵清脆的儿啼声,这哭声流经影子老人的耳畔又荡漾于浩淼太空,与霏霏皑雪相融,天地一片静美。影子老人抚捋花白长须,仰天长叹,也许他感觉到了某种神灵的启迪。

凝思,长久地凝思,然后解下行囊,疾笔书道:“……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多少有些抖颤。

这一年应该是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年)正月,春寒料峭的时节。

其实说春寒,应是不错。赵国的首都邯郸正醉卧于飞扬的瑞雪之中。漫天的雪雾霸占了空间,让人分不清究竟哪些是皇宫,哪些是农舍,而凛冽的西北风也并没有因为春意悄然喧闹或怒放的腊梅停止肆虐。“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此说不误。

儿啼声从一座普通的馆舍里发出,不用说,这是一个刚刚呱呱落地小生命的呼唤。也许此刻正值上元时节,征战一年的赵国人合家团聚,正享受父母、妻儿的抚爱;也许这普通的馆舍从不引人注目;更何况战争的阴影数百年间死死笼罩着赵国百姓,先是四十万赵军冤埋于长平那片黄土之下,接着又传来秦将王陵攻围邯郸的消息,有谁还会刻意关注这普通馆舍里一个小生命的命运呢?

纵然有人听到这婴孩的啼哭,又能怎么样呢?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不过意味着国家又添一位武贲勇夫,在历经野蛮的人殉式战争后,很可能化为一个烈士或新隆起一坏黄土,再入耳一曲曲哀婉的挽歌。

从来战争都是以不可理喻、甚至丧失理智的方式进行,被战争恶魔喧嚣激活下的人类也是以不可理喻的逻辑存活着。这不能称之为真理,但每每面对母亲痛失儿子、妻子为丈夫送葬的不幸场面,你还怎么能联系到正义、国家、幸福、和平等词语呢?

也许只有那影子老人是关心着的,因为他知道,这正月诞下的小生命实在与邯郸城里的男男女女不一样,当然与宫掖里大小嫔妃生下的真假龙种也不一样,几十年后,他让所有的燕赵人大吃一惊,又三十年后,这个历经百年沧桑的古都将成为他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他是谁?说起来吓人,大名鼎鼎的秦皇大帝,华夏第一猛龙。

难怪。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如果在寻常百姓人家,或许并无特别的含义,但偏偏生在显贵家庭,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充作人质的秦王子异人之家,其滋味倒颇值咀嚼。因为在我们这个大男人至上的传统国度里,有了儿子,就等于有了家族的延续,有了兑现理想的希冀,有了通向未来的锁钥。起码说,它可以唤起理想之梦的动力与摆脱困境的信念。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兴奋得足以让异人忘却所有烦恼。以前,他“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饱尝寄人篱下的白眼;如今他似乎可以堂堂正正地做男子汉,不必再相伴青灯排遣人生苦涩感伤,不必再从那些怀有敌意的赵国人眼前丧犬般地走过。好像他落难悲苦的光阴即将流逝,一颗璀灿的星辰划破夜幕,绽放耀眼光彩。生命变得厚实,心灵揉进活力。

又传出一阵轻盈的啼声,惊扰了正憧憬未来的异人。他忍不住去瞥一眼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儿子。儿子确实可爱,圆润的脸蛋,炯炯有神的眼睛,特别是向外四溢着股股逼人的英气,与相貌平常的父亲截然迥异。

儿子的身边是母亲赵姬,一位才貌出众能歌善舞的艺妓。她看上去似乎有些水性杨花,一双撩人的双眸常使男人驻足品赏,甚或溢出一缕贪婪的淫光。但赵姬毕竟是温柔可爱的妻子,一句体贴入耳的娇嗔,一曲娓娓动人的弦歌,曾多少次使心灰意懒的异人从怅惘的泥潭中拔出,又扬起自信的风帆。

温柔的女人再加上可爱的儿子,落难王子那茕茕孑立的生活顿时五彩斑斓起来。这时,他想起那位经常到这里走动的濮阳大商人吕不韦,打心眼里升起一股奔放的热流。真该特别感谢吕不韦呀,是他允诺要竭力帮助我摆脱目前的困境,他甚至还允诺要帮助我靠近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秦国国君的宝座啊……

历史真会开玩笑,围绕着这个初降人世的孩童,《战国策》的作者和太史公竟赌气地吵了一架。太史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故事,说赵姬原本是和吕不韦同居的赵国歌姬,后为讨得公子异人的欢心,送给了他,而且赵姬羞答答地入洞房时竟腆着微凸的肚子,那肚子里的孩子便是秦始皇。而《战国策》则根本不谈此事,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两部巨史南辕北辙,便引发了史坛上一件千年笔墨官司,热爱《战国策》的史家和同情太公史的同行为此争吵得脸红脖子粗,时之今日,谁也没有讨到一个公道。

我想,即使太史公所言不虚,那异人也肯定会把屈辱与痛苦深深地埋入心扉,以一种潇洒旷达的心境去散淡。毕竟,他知道,婚姻与爱情不过是政治舞台上的逢场作戏,既然是游戏,那又何必当真,一定要锱铢必较呢?

毕竟,人家吕不韦有万贯赀财,又是政治泳池里的划水老手,还愿意给予他帮助。既然人家倾其全力,你又何必为一女人的洁与不洁去断送自己的前程与希望呢?

何况,那赵姬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纵然曳出一段风流艳浪,又有什么关系呢?

儿子,只要儿子属于他就行。

难道说,历代历朝君主的龙种都是真的吗?

也许他会傻笑起来。

初降人世的儿子再次发声啼哭,他第一次睁眼,就对怀抱自己的父亲锲下问号。为什么这个男人不关心饥肠辘辘的他而一个劲儿地傻笑呢?

是的,新生的儿子应该起个名。公子异人虽出身于显贵家族,但遗憾的是,他却是一位文盲和半文盲。用他自己的话说:“少弃捐外,尝无师傅教学。”其实谁敢保证这话一定真实呢?因为就在两年后返回秦国,当安国君命令他读书学业时,他竟说出“不习于诵”的话。

既然父亲胸无丝毫点墨,秦始皇的本名也就无法和后来的才子们那些雅致的名号相比,就像农夫野汉给他们下辈起名,简略平直,俗不可耐。儿子正是正月里出生的,那就叫“政”吧,至于姓,他本应该姓嬴——那是当年舜帝赐封的姓,主贵而典雅。然而或许是身处异域,为谄媚赵国的缘故,所以嬴姓改称赵姓。好在嬴、赵两氏有过同宗共祖的血亲,无损先祖烈宗的体面。再至于后来大史家班彪口口声声“吕政”,则纯粹处于一时的泄忿,嘲弄、揶揄自不待言。

现在,公子异人可以轻松惬意地透过窗棂去看一眼外面的冰雪世界。银装素裹的离宫别苑,被积雪压弯的枝头依然吐露的腊梅花,袅袅炊烟和步履匆匆的人流,邯郸是那样的恬静与清寂,清寂得使异人不由地又思念起咸阳,思念起先祖、父辈乃至社稷,可是真沉醉于中,他又会淡隐出一种失落孤寞的感觉,戚戚然几行泪飞作雨。

往事如烟云。

P9-12

序言

文明的背影

像人的一生一样,一个文明的命运也是由几个关键步骤决定的,所不同的只是那几个步骤是由一个或数个伟人以及他们的时代所印刻的。这些印刻决定了一个文明向什么方向奔跑。中国的文明从初民到炎黄一家,到治水的夏禹“天下为家”为一变,到秦始皇嬴政为一大变。嬴政将中国文明带进一个新世界,但几乎同时他也将中国文明带进一个旧世界——它里面积淀了太多旧文明的恶习,埋藏了太多专制的暴力,孕育了太多人性的灾难,这个文明存在得太压抑了。

然而有勇气并果敢地摧毁旧秩序且建立新秩序的秦始皇依然是一位伟人,他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影响力,是他身后任何一位中国皇帝都无法望其项背的。他的思想意识及其行动对中国文明的影响超过了他自己的想象力,尽管他没能让他的王朝四世、五世乃至万世,但他整合的文明秩序却接力棒般地从一个王朝传来传去,整整跑了两千年!直到人类已登上月球的21世纪,中国,中国人还不能、也不可能完全踢开秦始皇的思想及其业绩。

文明是由秩序构成的。人类就活在自己编造的秩序里,人类的好奇心、权力欲、舒适欲,诱使人类不断地打破旧的秩序、编织新的秩序,人类无力阻挡异化自己的诱惑,因此秩序总是人为地变来变去。秦始皇埋葬了旧秩序,他用激情、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用刀与箭,带领一大批追随者摧毁了战国纷争的旧格局。“六王毕,四海一”,由此,他收获了后人的衷心赞誉,他的光荣与梦想也成为数千年来一代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统一的中国梦”。

无疑,始皇帝实现了他和他那个时代的梦想,他成功地统一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将中国的文明撒向远方。然而,始皇帝对中国文明的贡献远不在于他成功地打碎了旧秩序。用雄才大略摧枯拉朽一个旧时代也许较一个新时代要容易些,更重要的是始皇帝还是新秩序的缔造者。他经营的天下让这个天下、这个文明,呈现了一种博大新气象,他引导这个文明朝着成熟的道路时疾时滞地跑了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这个文明的参与者只不过在始皇的秩序里做了些修修补补的探索而已。直到清帝国的轰然倾圮才迎来又一个新的文明秩序。他将统一的思想播种到中国文明的各个角落。他统一了文字,将这个文明里的各种方言都附在了一种文字上,他让文字来粘连文明的碎片而形成新的文明秩序,他用文字来凝聚自己庞大的帝国,他甚至梦想用文字来统一人们的思想以致思维方式。毫无疑问,他成功了。正是这种统一的方块字让中国的文明绵延不绝,维系了中国的文明,吸纳了异族的入侵并将他们融化到汉字的思维模式里。“书同文”对中国文明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如果说文字是一个文明的动脉,那么道路将是一个文明的静脉了。道路的意义远远不是让人们走来走去所能概论的。道路同样是一个文明的基础,它影响着一个文明的进步与否。文明是在交流中成长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交流即路,无论是何种型态的路。“路”让天下变得越来越小。“路”让一个文明跑得越来越快。始皇帝对中国文明的另一个杰出贡献便是修路,他不仅用路来维系帝国,建立秩序,还用路将中国文明推向周边,伸向他目所能及的新发现里。路在始皇帝的心里,在他筑建的文明秩序里,在专制时代里,是一种象征、一种权力、一种观念,它强化了中国文明的生存能力。

与中国文明“车同轨”几乎同时,始皇帝还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政府管理系统及长城。他让他的百姓从各个方面感受到“四海一”的便利,从而也将中国文明拉进“万世大一统”的思想观念里。从此,后世的王朝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依凭,不管他们嘴上是否赞成秦始皇,但他们心中都在向他学习,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帝王学营养。

作为一个帝王,作为一个脚踏新旧两个时代的帝王,嬴政的确是一位伟人中的伟人。不过,作为一个人,他们身上却又饱含了太多的弱点。他的残暴是历代修史以致妇孺耳熟能详的,他烧过书,活埋过儒生、士兵,他还滥用肉刑,实行连坐,即便如此,他还渴望成仙,在冥府依然役使天下。作为人,无疑,他积聚了太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恰恰又使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梦呓者,一位幻想者,一位乌托邦的殉道者。

始皇帝的矛盾举措也将巨大的灾难拽进他整合的文明秩序里。他不仅让中国文明变得聪明与成熟,还让中国文明显得愚蠢而天真;他让中国文明向前飞跃,但又使中国文明长久地缓释;他让统一的喜悦流进中国文明的血液里,但又埋下了天下纷争以致分裂的种子;他用英雄气概去消灭英雄甚至英雄时代,他用暴力去维护帝国或者文明秩序,没想到却引来了暴力;他梦想以法治国却使中国文明抛弃了法治;他企图解放墨、儒对人性的束缚,却又使中国人领教了从肉体到精神的双重痛苦;他引导中国文明进入一场实力雄厚的沾沾自喜的游戏中,却使得中国文明失去了赢取下一次调整文明秩序的机遇。用历史去看历史,成功有些像失败的影子。

我们不必苛求始皇大帝,他属于他自己的时代,他做了他自己认为该做的一切。作为一个时间的过客,在我们瞻仰一个伟人的时候,只能设法去深刻认识伟人的矛盾,以便让我们自己、让我们的时代少些痛苦,少些失措,少些让后人所傻笑的不当举措。

一位哲人说过:“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为了让上帝减少些对我们芸芸众生的傻笑,那么,请让我们揭开《秦始皇》的正文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秦始皇/中国历史巅峰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小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85449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3215326
中图分类号 K827=3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