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时代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论文集,汇集2023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三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的优秀论文,是一部年度性作品,具有总结性和主题性,内容具有引领性与创新性,兼具指导价值和实用性。论文集的出版,为推动高端科普智库在科学决策、科普高质量发展、强化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核心引领和服务支撑提供理论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充分发挥论坛学术交流和汇智聚力平台作用, 进一步推动科普中国智库在服务科学决策、强化价值引领、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以及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 (2021-2035年)》, 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广东省科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以“科普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主题。 目录 目 录 科普传播与评价研究 科幻动画科学传播效果的提升分析——基于ELM 模型 科普类微信公众号“10 万+”文章标题特征研究 保卫融媒体时代的知识建构:科学媒介素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 科普科幻产业在珠海市发展可行性路径探究 浅谈如何加强全媒体体系建设,塑造科学传播新格局——天津科学技术馆全媒体传播的实践与探析 科普人才分类评价案例研究——以科普职称评审为例 浅谈乡村科普传播的新模式——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的探讨 新时代广州科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 科学素质与科技文化研究 广州市老年人数字素养现状与提升研究——基于广州地区老年人抽样实证分析 科普公共服务平台政府部门需求与路径优化分析研究——基于供给侧单位的1784 份问卷调查 工业遗产在培育和提升公民工程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之研究:从途径角度的考察 1995 年科普主题季谈会及其影响 挖潜高校实验室借力物理诺奖服务社会——广州大学物理实验室开展科普活动的研究实践 广州市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实践现状及发展策略——基于社区银龄科普学堂的实证探析 乡村振兴视域下科普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广西科普与文化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 基层科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路径探究——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 科学与文化的碰撞:吉林省光学科学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的实践 科普场馆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究 科普教育研究 五感识叶: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探索馆校结合模式下科普创新教育新途径 科普教育与文化创新的深刻内涵 探究研学旅行在塑造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中的特定作用与影响 课程统整视域下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大学主导型科普融入小学科学教育的模式创新——以《彩色蜗牛是真的吗》为例 耕耘科教土壤 播撒科普种子——“双减”下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途径微探 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价值引领研究 家校社协同推进科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建议——基于重庆市中小学师生及家长的调查 科技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策略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时代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利洁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7714262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4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43000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