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愿景: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与新增长动力
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经济正在迈向以“均衡、畅通、创新、秩序”为核心特征的、旨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奠定新发展格局和培育新增长动力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与转型的“双翼”。本书从全球化变局和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出发,对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新发展格局下的政府市场关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素市场化和统一市场构建、区域发展战略转型和动能转换、技术进步和技术贸易机制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农业与农村优先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对未来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新增长动力培育提出了系统性的政策框架。本书对中国若干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纵深解读,视野开阔,观点前瞻,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目录
导论 均衡、畅通、创新、秩序:中国经济新增长动力与新发展格局的四大要义/1
一、均衡——打造系统动态均衡的新发展格局/2
二、畅通——构建要素自由配置的统一、高效、畅通的国内市场格局/4
三、创新——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增长新动能/6
四、秩序——营造公平、开放、透明、法治、有序的竞争环境/8
五、结语:创建“政府—市场经济学”的中国范式/9
第一章 全球化视角下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12
一、引言:双循环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13
二、全球化、逆全球化和去全球化:全球化语境的变迁/16
三、从自由主义到保护主义:发达国家的“去全球化”与“再工业化”/18
四、双循环战略与中国开放发展格局的演变/22
五、结语:以“系统动态均衡”观点理解和构建“改革—开放—发展”新格局/26
第二章 双循环格局、政府—市场关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9
一、认清全球化新趋势是实施双循环战略的前提/30
二、厘清政府—市场关系是实施双循环战略的基础/32
三、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施双循环战略的重要着力点/35
四、结语:在双循环战略目标下不断释放改革红利/42
第三章 打破区域壁垒与行业壁垒:要素配置市场化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43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的体制支撑/44
二、双循环战略与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内在联系/46
三、双循环战略下实现要素配置市场化的三大重要方向/49
四、双循环战略下要素配置市场化的五大制度保障/54
五、结语/57
第四章 工业化、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美国经验对中国双循环格局的启示/59
一、引言:工业化与产业政策——不同模式比较的方法论基础/60
二、美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的贸易保护主义/62
三、从贸易保守主义到倡导自由贸易:成为工业化强国后的贸易政策变化与“去工业化”/66
四、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与制造业回流:战略与产业政策/70
五、美国工业化进程与产业贸易政策对中国未来双循环战略、工业制造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启示/73
第五章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型工业化与政府—市场关系/77
一、引言:从新型工业化战略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要义/78
二、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影响/80
三、“双循环”的国际经验:德日工业化和“再工业化”路径选择及其启示/83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工业化长效路径:构建“新型政府市场关系”机制/87
五、结语:从全球先进工业国的工业化历史路径看中国新型工业化与产业政策的未来趋势/91
第六章 新中国七十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与新时代系统动态均衡格局/93
一、新中国前 30 年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94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历史经验和教训/98
三、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的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与转型/100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均衡战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102
五、区域发展战略的未来趋势:新时代系统动态平衡发展格局/105
第七章 区域均衡发展和传统工业区域发展模式转型/110
一、区域梯级开发战略与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南北差距与东中西差距/111
二、从要素交换格局、经济定位和发展路径依赖看区域发展差距/112
三、从区域不平衡到区域均衡:理念和体制机制/114
四、传统工业区域的发展模式转型和产业转型/116
五、展望:六大环境变化必将极大推动区域均衡与传统工业区域转型/120
第八章 区域均衡与西部开发战略:“市场—政府协作”视角/122
一、引言:区域均衡与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123
二、新中国西部大开发 1.0 版:工业化初期赶超战略下政府主导的三线建设/124
三、新中国西部大开发 2.0 版: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背景下的西部开发战略/128
四、新中国西部大开发 3.0 版: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新型西部开发战略/133
五、结语:完善“市场—政府”协作机制,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推动西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35
第九章 新均衡发展格局下西部大开发的制度创新/138
一、引言:西部大开发战略 20 年的制度变迁/139
二、西部大开发的制度设计及其核心特征/141
三、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的制度创新/145
四、新型西部大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150
第十章 竞争中性与区域经济发展/153
一、引言:竞争中性的内涵及其拓展/154
二、数据与模型/157
三、结果与检验/163
四、理论分析:竞争中性、区域竞争不公平与区域发展差距之间的逻辑关系/169
五、结语/173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转型与营商环境优化:内生增长视角/175
一、引言:激活内生增长活力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核心/176
二、资源依赖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178
三、资源型区域营商环境优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185
四、资源依赖型区域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与市场/191
五、结语: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中的政府—市场关系/194
第十二章 独立自主与借鉴创新:新中国七十年技术引进之路的历史检视/196
一、植根于独立自主的工业化:计划经济时期的技术引进/198
二、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以市场换技术”模式下的技术引进/208
三、21 世纪以来技术引进格局的转变与自主创新的开启/217
四、结语:新中国技术引进之路的历史检视/226
第十三章 新发展格局下的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政府市场关系视角/228
一、引言: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研究综述/229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购制度演进及总体表现/231
三、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因素及运行机制/235
四、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世界典型模式及其启发/238
五、中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与技术创新的路径设计及未来发展/242
第十四章 走向自主创新:中国技术贸易体制变迁与技术进步/246
一、引言: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247
二、模型描述与构建/250
三、模型求解与分析/253
四、中国技术贸易体制的经验总结/256
五、结语:中国技术进步的未来战略趋势与路径选择/258
第十五章 新发展格局下国有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创新/261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路径与成就/262
二、市场化激励不足: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关键问题/266
三、未来国有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系统构建国企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268
第十六章 央企高质量发展和结构性产业整合:聚焦主业与适度多元化之动态平衡/273
一、引言:央企“过度多元化”的动因和聚焦主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274
二、央企过度多元化的主要表现与特征/276
三、央企适度多元化的多重目标理论分析/286
四、央企结构性产业整合的路径选择和改革举措/291
第十七章 央企负责人股权激励机制市场化改革/295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央企负责人薪酬激励机制的历史变迁/296
二、当前央企负责人激励机制及其影响:“限薪令”与激励偏移/298
三、央企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不同类型企业的比较分析/301
四、激励机制市场化视角下央企负责人的股权激励与风险控制/308
五、结语:央企负责人股权激励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差异化路径选择/317
第十八章 推动民营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制度框架/319
一、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与民营经济发展/320
二、为民营经济发展繁荣提供长期性、稳定性、系统性的制度框架/321
三、未来民营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经历深刻的自我变革与自我创新/324
第十九章 新发展格局下小微企业发展与融资机制创新/326
一、 引言:我国县域小微企业发展与融资现状/327
二、政府—市场关系视角下的小微企业融资:理论解释和政府行为/330
三、从银行角度看县域小微企业融资问题/333
四、从地方政府角度看县域小微企业融资问题/335
五、从监管机构角度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338
六、从金融市场机制和其他市场机制建设角度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339
七、从县域小微企业自身角度看融资难问题/341
八、结语:寻求“政府—市场关系”优化配置,建立长期机制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342
第二十章 “政府—市场”机制与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344
一、引言:政府与市场关系与我国供应链金融现状/345
二、市场机制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局限性/348
三、政府参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352
四、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中“政府—市场”五大合作机制的构建/355
五、结语:构建政府市场优势互补的普惠性供应链金融体系/359
第二十一章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均衡增长/361
一、农业农村领域是解决我国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的关键/362
二、以系统动态均衡理念推动中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顶层设计与制度框架/368
三、以新型城镇化和土地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371
四、以“后脱贫时代”治理相对贫困为抓手,以“制度普惠”理念推动欠发达地区全面发展/374
五、以农村组织化和集约化经营为抓手,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377
六、结语:展望未来三十年的中国农村农业/379
第二十二章 新发展格局下重构中国农村稳定基石:“集体—国家—家庭”三位一体农村社会保障/383
一、以集体经济积累为主的低成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及其绩效/384
二、国家财政投入较低而集体经济角色相对缺失时期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乡二元结构/388
三、城乡统筹与农村社会保障:将国家功能与集体经济功能有机融合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392
四、新发展格局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变革趋势:集体—国家—家庭三位一体体系的构建/394
后记/40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愿景: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与新增长动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曙光 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34337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