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刑弼教 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
内容
编辑推荐
人文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什么影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什么影响?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可以从《明刑弼教》开始。
《情理法与中国人》的姊妹篇,获首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被誉为“中华法系寻根之作”。
内容推荐
《明刑弼教》不局限于晦涩难懂的陈条旧令,讲述中国古代法律之历史,而是抽丝剥茧,去其躯体,得其精神。全书从中国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地理环境与中华法律传统的关系、小农经济与中华法律传统的关系、宗法社会与中华法律传统的关系、中国法律思想的伦理属性、中国传统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等十五个方面或角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风格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并在好几个问题上突破了前人的结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目录
第一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001
一、天与天道观/001
二、人与人道观/020
三、天人关系与人之使命/027
本章结语/031
第二章自然人文地理与中国法律传统/033
一、华夏文明生长土壤的四大特殊属性/034
二、地理的封闭性与法传统的封闭性/037
三、农耕文明与法律传统的农业型/040
四、水利工程与中国法律传统/049
五、“北方威胁”与中国法律传统/052
六、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一点省察/057
本章结语/059
第三章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中国法律传统/061
一、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三大基本因素/062
二、从国家基本体制及其构思看/065
三、从国家的民事法律来看/070
四、从国家的行政及相关法规看/075
本章结语/083
第四章宗法社会组织模式与中国法律传统/086
一、宗法社会组织与宗法原则/086
二、从国家的基本体制与行政看/091
三、从诉讼制度和司法选择看/096
四、从刑事罪条与刑事司法看/103
五、从民事方面的规定看/114
本章结语/119
第五章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伦理属性/122
一、传统中国的法论主要谈了些什么?/122
二、从法律思想的价值内容看伦理法精神/125
三、从法律思想的技术层面看伦理法精神/129
本章结语/134
第六章古代中国的法律与道德关系论/135
引言:问题的产生/135
一、立法与道德:法须合德,当合何种道德/139
二、司法与道德:法律与道德冲突时该怎么办/154
三、如何看待法德间必然矛盾及法之必然副作用/175
余论:中西比较及我们今日的实践/179
第七章古代中国德刑轻重之争的真实含义/182
一、重德重法两派的道德原则大致相同/183
二、重德重法两派在策略手段上确有分歧/185
三、德刑轻重之争的真实含义/193
第八章君权监督与转移:中国传统政治法律学说的一个盲点/197
一、不谙“政道”的“为政在人”误区/198
二、“马肝式问题”与革命权的丧失/202
三、良制探讨的否定与“天赏天罚”的欺骗/208
本章结语/211
第九章作君作亲作师:中国传统行政的性质与特色/213
一、中国传统的“行政”概念/213
二、中国传统行政的性质与特色/214
三、“三作”的家长制本质及其肇因/225
第十章对中国古代“法作用论”的一点省察/228
一、关于法之作用的基本判断/229
二、“法”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古人的深虑/237
三、反省后的一点初步结论/240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法观念中的贱讼逻辑/241
一、中国的贱讼观念与传统/241
二、贱讼的本质是害怕而非鄙视/246
三、害怕的原因:三大问题及虑害逻辑/251
结语:应有逻辑是什么/254
第十二章“礼法”“刑法”二元体制与《论语》真诠/255
一、“礼法”是社会生成之法律/255
二、“礼法”“刑法”有主次优劣轻重之分/259
三、一元法缺憾与二元法重建之必要性/264
四、建立新型的“礼法”体制/270
本章结语/272
第十三章中华法系法家化驳议/273
一、最能反映法系特征的是什么/274
二、中国历代法典真的“法家化”了吗/276
三、怎样才能叫作“法家化”/297
余论/301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法的重农抑商传统及其成因/302
一、以“困”“辱”为中心的抑商古法/303
二、“困”商的主要动因:物质上的“义利之辨”/305
三、“辱”商的主要动因:伦理上的“义利之辨”/308
四、小农经济有着与市场经济不同的“义”“利”/312
第十五章中国古代道德教化法制惯例及其借鉴意义/315
一、实施道德教化的传统法制及惯例/315
二、伦理的法律强化及其借鉴意义/337
第十六章明清市井小说与民间法律观念/344
一、国法即王法/345
二、法律与天理/347
三、法律与人情/349
第十七章明清律结构及私法在其中的地位/360
一、明清律典的基本结构/361
二、私法在明清律典中的地位/367
本章结语/374
第十八章唐以后中国法律思想的定型化/375
一、定型化后的正统法律思想概貌/375
二、儒家法思想一统天下格局完全稳固且长期延续/377
三、法律思想基本学说及命题的“固定套路化”/379
四、定型时期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387
五、关于定型化原因的一点臆测/388
第十九章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发展轨迹/389
一、从原始法观念到“礼法”观/389
二、礼法分合的历程/393
三、“取法泰西”与“中西会通”/399
第二十章伦理亲情与中国法律近代化/406
一、从亲属之“爱”看传统与变革/408
二、从亲属之“别”看传统与变革/412
三、从亲属之“从”或“连”看传统与变革/416
本章结语/419
原版后记/42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刑弼教 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忠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136033
开本 32开
页数 44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00000
出版时间 2024-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