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外国散文卷/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有作为的民族,必须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塑造人的高度自觉和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人的充分自信,敬畏经典,崇尚大家,为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提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学食粮,促进全民族在以文学审美方式把握世界中既实现文学自身的持续繁荣和真正自强,又实现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真正的文学自觉,才能实现充分的文学自信;只有实现了充分的文学自信,才能深化真正的文学自觉;而惟有既自觉又自信,才能扎扎实实地走向文学自强。《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的编者和出版者,正践行着这种真正的文学自觉、文学自信、文学自强意识。

这本《外国散文卷》(作者柯岩)是其中一册,收录了《我擎着大卫的投石器——致梅尔卡多的信》、《建设中的城市》、《女教师的祈祷》、《神奇的加勒比》、《郁金香》、《孟加拉风光》、《捕鳄》等作品。

内容推荐

这本《外国散文卷》(作者柯岩)是“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其中一册。

《外国散文卷》收录了《我擎着大卫的投石器——致梅尔卡多的信》、《建设中的城市》、《女教师的祈祷》、《神奇的加勒比》、《郁金香》、《孟加拉风光》、《捕鳄》、《虚荣的紫罗兰》、《乞丐》、《我是个说书人——在诺贝尔奖授予仪式上的讲话》等作品。

目录

初版总序

《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再版感言

[英]培根

论美[二则]

[英]威廉·赫尔-怀特

大旱的消失

[英]弗吉尼亚·吴尔芙

果园里

[英]罗·皮·史密斯

玫瑰树

[英]乔治·罗伯特·吉辛

历尽艰辛话买书

[英]萧伯纳

贝多芬百年祭

[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江上歌声

[英]约翰·布·普利斯特利

论无所事事

[英]狄更斯

尼亚加拉大瀑布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观舞

[英]伯特兰·罗素

戴·赫·劳伦斯

[英]丘吉尔

我与绘画的缘分

[英]威廉·科贝特

射手

[英]乔·奥威尔

射象

[英]朱·赫胥黎

最后一次来访

[英]吉·海厄特

偷听谈话的妙趣

[法]蒙田

热爱生命[两则]

[法]卢梭

民约论的产生

[法]布封

天鹅

[法]波德莱尔

时钟

[法]儒勒·瓦莱斯

节日

[法]韩波

闪电

[法]马拉美

[法]法布尔

大气

[法]亨利·巴比塞

红色的圣女

[法]保尔·瓦扬~古久里

一只苍蝇被压死了

[法]罗曼·罗兰

论创造

[法]雨果

悼念乔治·桑

[法]乔治·桑

冬天之美

[法]法朗士

散文四则

[法]列那尔

自然素描

[法]纪德

沙漠

[法]都德

星辰

[法]马·普鲁斯特

梦[外四篇]

[法]西·科莱特

小妞妞

[法]欧·尤内斯库

零碎的日记

[法]加缪

西西弗斯神话

[德]海涅

论“爱祖国”

[德]罗莎·卢森堡

狱中书简

[德]蔡特金

一次党的会议

[德]里克特

两条路

[德]亨·曼

童年杂忆

[德]魏斯柯普夫

铅笔[两篇]

[德]格·伊曼

孤独

[奥地利]斯·茨威格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意大利]瓦萨里

达·芬奇轶事

[西班牙]麦斯特勒思

大树·夜莺

[西班牙]巴罗哈

烧炭人[二则]

[西班牙]阿左林

上书院去的路

[西班牙]维·阿莱桑德雷

在佩德罗·萨利纳斯家

[西班牙]马·巴尔加斯·略萨

移民

[俄]屠格涅夫

树林和草原

[俄]列夫·托尔斯泰

牛蒡花

——《哈吉穆拉特》序曲

[俄]柯罗连科

火光

[苏]高尔基

鹰之歌

[苏]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的一天

——为《世界上的一天》文集写的短文

[苏]江布尔·扎巴耶夫

我是株百岁的白杨树

[苏]普里什文

一年四季

[苏]符·柯切托夫

访莎士比亚故乡

[苏]C·沃罗宁

四季生活

[苏]尤里·库兰诺夫

燕子的目光

[苏]巴乌斯托夫斯基

小树林中的泉水

[苏]瓦·拉斯普京

贝加尔湖啊,’贝加尔湖

[苏]邦达列夫

瞬间

[保加利亚]斯米尔宁斯基

赤脚的孩子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夜宿山中

[波兰]切斯劳·米沃什

此情可待成追忆

[捷克]伏契克

一封从盖世太保监狱庞克拉采秘密带出来的信

[匈牙利]裴多菲·山陀尔

喀尔巴阡山之行

[丹麦]安徒生

光荣的荆棘路

[丹麦]尼克索

至死不渝

[瑞士]赫·黑塞

农家

[瑞士]马·弗里施

自传

[瑞典]拉格尔克维斯特

父亲与我

[挪威]温塞特

挪威的欢乐时光

[芬兰]考洛斯

萨勒玛

[爱尔兰]詹·乔伊斯

致亨利·易卜生的书信

[阿尔巴尼亚]舒特里基

歌声与枪

[美]富兰克林

因小失大

[美]杰斐逊

独立宫言

[美]梭罗

潜水鸟

[美]马克·吐温

利奥波德国王的独白

——为刚果统治辩护

[美]海伦·A·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史沫特莱

记鲁迅

[美]雷·布莱德贝利

奶奶

[美]罗素·莱因斯

鉴别力的磨砺

[美]帕特里克·亨利

不自由毋宁死

[美]华盛顿·欧文

英国乡村

[美]霍桑

烦扰的心灵

[美]西奥多·德莱塞

我的梦中城市

[美]凯·安·波特

和托·斯·艾略特的初次会面

[美]约翰·斯坦倍克

巨人树

[美]威廉·福克纳

在卡洛琳·巴尔大妈葬仪上的演说词

[美]玛·麦卡锡

回忆鲍德温

[美]耶·梅纽因

有历史意义的房舍

——记薇拉·凯瑟

[美]马丁·路德·金

我有一个梦想

[美]杰·麦克英尔奈

良师雷蒙·卡弗

[加拿大]斯蒂芬·里柯克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

[加拿大]迈·昂达吉

求婚

[古巴]何塞·马蒂

我擎着大卫的投石器

——致梅尔卡多的信

[古巴]尼·纪廉

建设中的城市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

女教师的祈祷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聊斋》序

[哥伦比亚]加·加西亚·马尔克斯

神奇的加勒比

[墨西哥]玛丽娅·恩里凯达

郁金香

[印度]泰戈尔

孟加拉风光[节选]

[印度]普列姆昌德

捕鳄

[黎巴嫩]纪·哈·纪伯伦

虚荣的紫罗兰

[埃及]马·台木尔

乞丐

[埃及]纳·马哈福兹

我是个说书人

——在诺贝尔奖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以色列]大·格罗斯曼

人像一根麦秸

[阿富汗]乌尔法特

新思想

[朝鲜]朴达

斧头的判决

[日]德富芦花

海上日出

[日]壶井荣

报春花

[日]井上靖

春将至

[日]东山魁夷

听泉

[日]龟井胜一郎

北京的星星

[日]宫城道雄

音的世界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牺牲——这个字眼压根儿也不是客厅里的那种冠冕堂皇的表白语。像我的好些书就的的确确是将那些必须用来维持生计的钱购买的。不知有多少回,我站在一家书店的前面或者是一位书商的窗口,此时此刻,那种求知的欲望和活着就得吃饭的念头在我的头脑里进行着激烈的争斗。每逢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我的肚子就照例嘟囔着要吃东西了,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看到了一本梦寐以求的书,而书的标价又是那样容易脱手。我在书店门口停了下来,心想绝不能让别人买去,可我一买它就势必得忍受挨饿的痛苦。我那套海讷编纂的狄巴拉斯诗集,就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抢购到手的。那会儿它就摆在古德基街的一家古旧书店的书摊上,在那种书摊上,人们能够从那一叠叠的废书中寻到一些无价之宝。就是这套诗集,六便士竟是它的售价,这该是何等的廉价出售啊!当时我经常在牛津大街的一家咖啡馆进午餐(当然也就是我的主餐了),那是一家名实相副的咖啡馆,就像现在的咖啡馆一样,今天恐怕再也找不到这家馆子了。那一天,六便士是我的全部资财,确确实实是这样,就只剩下这么几个钱了。这笔小数目足可以买一份青菜炒肉。但我不敢担保这本狄巴拉斯诗集能否一直留到明天,而这种低廉的书价我又恰好能支付得起。我在人行道上踱来踱去,一会儿用手指头在口袋里搓捏着那几枚硬币,一会儿用眼睛瞟一瞟书摊,两种胃口在我腹中进行激战。终于书还是买到手了,我将它带回家中,一边吃着用粗糙的面包蘸黄油做成的午餐,一边美滋滋地掀动着书页。

在这本狄巴拉斯诗集的底页上我发现一行用铅笔写的字:“1792年11月4日读毕。”一百年以前,谁是这本书的主人呢?但上面再没有任何其他标记。我很愿意把他想象成一位穷困潦倒的学者,他大概和我一样,明明穷得要命,偏偏求知欲旺盛。当初他必定也是用自己的血汗钱来买这部书的,当他买到手后,其乐不可支的情景一定不会亚于我现在这个样子。这种快乐的心境只能意会,难以言传。慷慨仁慈的狄巴拉斯啊,你那留在诗集中的肖像比罗马文学作品中的任何一张画像都逗人喜爱。

仿佛悄悄地走进那茂密的丛林,

暗暗将每一株智慧之树来找寻。  随后,我把这本诗集插上了那挤得满满的书架。事实上只要从书架上一取下这些书,我便能回味起那一番激战一番成功的情景,恰如历历在目一般。在那些岁月里,金钱对我来说,简直毫无价值,除了用它来买书之外,我对它不屑一顾。唯有书才是我的第—需要。我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要书。当然我完全可以到大英博物馆去读这些书,但这比较起自己拥有这些书并能将它们摆在自己的书架上来,毕竟还不是一回事。我时不时地买上一本破烂不堪、印刷低劣的旧书,里面尽是乱七八糟的笔迹,被撕破的书页和一团团的墨迹。对这些我丝毫也不介意。我宁愿醉心于这样一本属于自己的破册子,也不大情愿去观瞻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宝书。有时我也为这种纯粹的嗜好而感到不安。当一本书把我吸引住了的时候,也许它并不是一本我急需的书,尽管它是属于那种难以到手的贵重书籍一类。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比如我的那本琼斯蒂林的著作,就是在霍利维尔大街看到的。对他那题为《诗歌与真理》的书名,我十分熟悉,当我的眼光掠过那书页的时候,买下它来的念头不禁油然而生。但那一天我克制住了。说老实话,我付不起十八便士的书钱,当时我的手头太拮据了。但我一连两次在书台前面徘徊观望,暗暗庆幸这本书还没有买主。终于盼到手上有两个子儿的那天了。我记得自己三步并作两步朝霍利维尔大街奔去(其时我通常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时五英里)。我不会忘记那位头发斑白的小老头,我常常因为买书而示口他打交道,他叫什么名字来着?我相信这位经营书店的老人曾经一定当过天主教士,因为在他身上有那么一种不同凡响的教士气质。他曾经拿起琼斯蒂林的那卷书,将它缓缓翻开,欣赏了一阵子,然后故意瞟了我一眼,好像在张口说:“可不是,我多想自己也能有时间读读它啊。”

 有时候,我还得饿着肚子,像搬运工一样,把买到的书送回家中。有一次,在波特兰路车站附近的一家小小书店里,我偶然看见了第一版的吉朋著作,而书的售价竟便宜得令人瞠目结舌。我记得是一先令一册。可要买下这套装潢精美的四开本,我还是得当掉自己的外套。当时我身上没有几个钱,可家里还有点余款。那会儿我住在伊斯林顿,我和书店的老板说了一声,便飞身回家取钱,再又赶回书店,然后扛着那一大叠书从离我住所安吉尔公寓很远的尤斯顿路西侧,一直走回到伊斯林顿我住的那条街上。我就这样一下子走了两个来回。这样的长途步行,我一生中仅走过这么一次。这是当我回想起吉朋著作的分量时,才体会到的。走第二趟了,走第三趟了,那一天我一趟趟地计算着因为回家取钱而往返的路程。我走下尤斯顿路又爬上彭顿维尔大街,至于那天是在哪一个季节,是什么样的天气,我就记不太清楚了。说实在话,当时我高兴得忘乎所以,除了对书的重量有些感觉外,其他的什么就丝毫也没有留意了。那年头我的耐性很强,但体质孱弱。我记得自己走完最后一趟后,就一头栽倒在椅子上,汗流浃背、四肢无力、浑身酸痛,简直就像要掉魂一样。

经济宽绰的人们听完我这段经历,一定会感到惊讶,为什么我不找书店里的老板请人把这些书送上门呢?换言之,如果我等不及了的话,难道伦敦坦荡的大道上竟没有公共马车可乘吗?我如何来向这些人解释清楚呢?那天,我为了买书,已经倾囊而出,再也没有能力来支付一个便士了。没有,绝对没有。这种节省体力的开销我是从不敢设想的。我当时最大的欣慰莫过于通过自己辛酸的劳累而终于能成为这套书的主人。在那些岁月里,我根本没尝过坐马车旅行的滋味,我可以在伦敦的大街上一连走上十二个乃至十五个小时,可还从来没有想到过要花钱雇人送书以节省自己的体力或时间。我的确是太穷困了,实在不敢有非分的奢想,而上面这件事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罢了。

若干年后,我将第一版的吉朋著作卖掉了,出售的书价比我原先买进来时要便宜得多。一起出售的还有不少颇有价值的对开本与四开本。因为我搬迁频繁,实在带不了这么多的书。书的买主曾把我这些卖掉的书称之为“墓碑”。为什么吉朋的书这样卖不起价钱呢?我常常由于卖掉了这批书而感到懊悔不迭。如果能够再读一读那套精装的《罗马帝国的衰亡》,该是何等惬意的事啊!唯有那种装潢才能与其神圣的主题相称。人们只要瞥它一眼,就会觉得心旷神怡。我知道,自己要重新添置一套的话,实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过这样的一套书是不能与我卖掉的那一套书同日而语的。因为那套书能使我时时想起自己当年买书时的那种蓬头垢面、劳累奔波的艰难情景。P10-12

序言

柯岩是我崇敬的作家和老师。欣闻20世纪90年代初由她主编、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青年卷10本)再版,感慨万端,深为编者和出版者高远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和可贵的历史担当意识所折服。20年来,我一直是这套丛书的受益者。如今重温,掩卷凝思,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是啊,连深山狂啸的老虎尚且时时关照着子孙后代,何况人类的真豪杰、大丈夫乎!个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文学如水,滋润人心,悄然无声,是流淌在民族肌体里的一种软实力。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有作为的民族,必须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塑造人的高度自觉和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人的充分自信,敬畏经典,崇尚大家,为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提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学食粮,促进全民族在以文学审美方式把握世界中既实现文学自身的持续繁荣和真正自强,又实现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真正的文学自觉,才能实现充分的文学自信;只有实现了充分的文学自信,才能深化真正的文学自觉;而惟有既自觉又自信,才能扎扎实实地走向文学自强。《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的编者和出版者,正践行着这种真正的文学自觉、文学自信、文学自强意识。柯岩在《总序》中就深情地说:“古今中外有多少优秀的名作啊,真如浩瀚的大海,可以培养青年的心志,陶冶他们的情操,开拓他们的视野,锤炼他们的意志,净化他们的血液,铸造他们的灵魂……”走近古今中外文学大家,皆以经典名篇滋润人心。这是编者和出版者的远见卓识。诚如《人民文学》原主编、挚友程树榛所言:这套书不仅为广大青少年一代精心搭建了一个内容丰厚的文学小图书馆,而且也为当今作家艺术家和广大成年读者精选了一批古今中外文学的名篇佳作,功在当代,荫及千秋。此话,诚不为过。

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文艺理论家陈涌曾在《谈柯岩的创作》中借柯岩为画家韩美林写的报告文学的篇名称颂柯岩也是一位“美的追求者”,说“从她的作品里往往看到一颗明丽的易感的心,看到她总是寻找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并热切盼望她加强“思想者的深沉的思索”。不过10年,我从她主编的这套从书中,联系想到她自己的煌煌10卷的《柯岩文集》中,已经更多地体悟出她的这种“思想者的深沉的思索”。她在《总序》里谈及之所以要与青岛出版社花大力气干这桩可能“要赔很多钱”的事,是因为对青少年所处的人文生态、文学阅读环境的深沉忧虑和深刻反思。她说:“我看见无论是大小书店、报刊门市部,还是集市上的书摊、书贩,到处都堆满了与这大自然绝美景色截然相反的丑恶书刊,不是充满凶杀与秽行的故事,就是对历史、对祖国、对这块黄土地的恶毒嘲讽作践……”这些令她“心里像灌满了铅,眼里盈满了泪,胸膛里燃烧着熊熊的怒火”。她援引一位美国作家的话说,“你要想了解一个人,最好是看他读的是什么书;你要想了解一个国家人民的心灵水准,最好的方法是走进他们的书店”。柯岩的这番思索,不独充溢着才情,更凸现出思想家的深刻。

2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行进,《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愈益显现出其久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如果说,当年国门初开,西方文化八面来风,鱼龙混杂,花样翻新,东施效颦者有之,囫囵吞枣者有之,文学界出版界出现了令柯岩忧虑的那番景象,青岛出版社与之联袂出版这套丛书需要胆识;那么。面对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界、出版界现状,再版这套丛书,尤须胆识。君不见,如今的书店,充斥着教人寻觅仕途的各种版本的《厚黑学》,充斥着引人赚钱的各种各样的“致富经”,充斥着唆人玩弄情场伎俩的“三角恋…‘婚外情”小说……而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亟需的真正营养精神、提升境界、丰富知识、点燃智性的经典名篇和优秀作品,实在太少太少。缘何如此?都是为赵公元帅所驱使。文化可以有产业,但文化主要是事业,文化万勿产业化。文化产业化的必然结果,便是文化功利化、低俗化。这既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论断资本运作“与精神生产的某些部门,如艺术、诗歌(注:指文学)从来就有敌意”所言中,也已为近几年来的实践所验证。在有的人的政绩观里,出版业的考绩指标竞只剩下了码洋!精神指标何在?书籍的装帧愈来愈豪华,印刷愈来愈精致,但内容和文化的含金量却越来越稀薄。金钱可以买来诸般美味佳肴,但能买来一个民族,尤其是青少年后代健康向上的文化味口吗?文化贫乏、单一,当然不好;但文化失却品位与格调,也不好,因为会败坏一个民族的文化味口,导致一个民族失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个失去文化选择眼光的民族,乃是一个悲哀的没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想象,13亿人倘都在赵公元帅驱使下挤在一条道上挣GDP,那全民族离撞车和翻车的日子还远吗?!文化化人,文学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我们就是要靠像《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这样的人类优秀文化去“化人”“养心”,然后再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保障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万勿让缺思想、缺精神、缺灵魂的低俗文化、垃圾文化污染锈蚀人,因为低素质、低境界的人是会把即便搞上去的经济也吃光花光消费光的!这才是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惟其如此,我对青岛出版社再版这套丛书,表示由衷的敬意。

末了,我想起一位领导问我:你成长的文学偶像是谁?我不假思索答道:“文革”前是鲁、郭、茅、巴、老、曹,改革开放后视野开阔了,又加上了陈独秀、陈寅恪、钱钟书……因为他们一有丰富的知识,令我打开眼界;二有高于知识的智慧,指引我的精神航程;三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够我受用终生。而时下呢,某些强势媒体在用什么偶像取代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须在此来赘述。这文化落差和精神落差有多大?文学偶像是引领一代人的精神航程的灯塔。灯塔不明,氛围不好,那“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文化功能何以实现?文学宝塔,盛世包容,塔座愈多样、愈丰富、愈厚实,愈繁荣昌盛;但有个底线,那便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的底线。塔尖则理应是经历史和人民筛选确认了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名篇大家。这是含混不得的。现在的问题是:切勿把本来只有资格在塔底居一席位置且尚需提升的作品及其作者,“炒”上了塔尖;而把古今中外真正的名篇大家,“拽”到了塔座乃至挤出了塔身。这是文学的悲哀而非幸事。《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就是力匡此种误导社会和人民的倾斜。我为它的再版拍手叫好!

后记

这本《外国散文卷》编辑、出版于20年前。今天看来,它显得单薄了些。原书共65篇,这次增补了57篇,使之更丰富、全面一些。新增部分包括原来没有的国别,如朝鲜、阿尔巴尼亚、以色列、阿根廷、哥伦比亚、墨西哥、爱尔兰等;还包括没有编入且公认的外国散文经典,如狄更斯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雨果的《悼念乔治·桑》、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柯罗连科的《火光》、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列夫·托尔斯泰的《牛蒡花》等。这次还扩大了题材范围,如乔治·桑的《冬天之美》、魏斯柯普夫的《铅笔》、邦达列夫的《瞬间》、普列姆昌德的《捕鳄》、瓦·拉斯普京的《贝加尔湖啊,贝加尔湖……》等。同时又增补了近二三十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作品,如马尔克斯的《神奇的加勒比》、切·米沃什的《此情可待成追忆》、略萨的《移民》等。新增的作品尽量追求精炼、简洁、独特、新颖,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统编过程中,我根据2009年3月出版的32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全书的人名、地名、书名等作了统一和订正。

增补和统编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守仁

201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外国散文卷/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柯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79283
开本 16开
页数 4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1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1
17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