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佛教(中文卷)
内容
编辑推荐
1.内容源自建国初期国内知名佛教学者(赵朴初、吕澂等)研究成果,英文卷系首次整理面世
2.全面介绍中国佛教概况的普及通识性著作,以百科词条体例编写。内容涵盖中国佛教发展史、宗派、人物、经籍、教理、仪轨制度、佛教胜迹、佛教文化、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
3.“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增补项目,中国佛教协会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
4.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演觉 作序
内容推荐
该系列含中文卷五辑、英文卷五辑,总计十册。该系列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增补项目。同时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
《中国佛教》是一套全面介绍中国佛教概况的通识性著作,采用主题词条目的体例编写,旨在从中国佛教发展史、宗派、人物、经籍、教理、仪轨制度、佛教胜迹、佛教文化、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一个世界佛教的大图景。
书稿内容源自建国初期国内知名佛教学者的宝贵思想成果。1955年,斯里兰卡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两千五百年,发起编纂英文版的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受斯里兰卡总理之托,由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编写、翻译。时任会长赵朴初居士担任主任委员,吕澂担任副主任委员,聘请国内佛教学者担任撰述、编辑和英译工作。
英译稿的一些条目寄往斯里兰卡,部分被摘录、打散之后编入斯里兰卡版的《佛教百科全书》,分布于整个全书之中。百万字的英文稿至今尚未完整面世。
2018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编委会,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担任出版委员会主任。编委会组建整理校订委员会,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担任整理校订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范文丽担任副主任,组织了国内外40余位专业人员对当年的编译手稿进行整理、修订。至今日中英文卷得以首次完整呈现。
作为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两大文明传统相遇、碰撞之后形成的文明成果,中国佛教在思想、信仰、文学、艺术、制度、戒律、礼仪、习俗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一代代优秀的佛教人物和经典著述,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佛教胜迹、佛教文化。
今日,中国佛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世界文明
目录
《中国佛教》第一辑

中国佛教史略

一 后汉佛教 / 003
二 三国佛教 / 010
三 西晋佛教 / 013
四 东晋佛教 / 017
五 南朝佛教 / 027
六 北朝佛教 / 039
七 隋代佛教 / 052
八 唐代佛教 / 060
九 五代佛教 / 071
十 宋代佛教 / 076
十一 辽代佛教 / 085
十二 金代佛教 / 091
十三 元代佛教 / 098
十四 明代佛教 / 107
十五 清代佛教 / 117
十六 西藏前弘期佛教 / 129
十七 西藏后弘期佛教 / 139

中外佛教关系史略

一 中印佛教关系 / 155
二 中斯佛教关系 / 171
三 中尼佛教关系 / 175
四 中日佛教关系 / 178
五 中朝佛教关系 / 192
六 中越佛教关系 / 201
七 中柬佛教关系 / 204
八 中缅佛教关系 / 207
九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佛教关系 / 209
十 中泰佛教关系 / 213

中国佛教宗派源流

一 成实师 / 217
二 涅槃师 / 227
三 毗昙师 / 234
四 地论师 / 240
五 摄论师 / 245
六 俱舍师 / 250
七 净土宗 / 255
八 天台宗 / 262
九 三论宗 / 268
十 律宗 / 274
十一 慈恩宗 / 280
十二 贤首宗 / 292
十三 密宗 / 300
十四 禅宗 / 306
十五 沩仰宗 / 313
十六 临济宗 / 316
十七 曹洞宗 / 321
十八 云门宗 / 329
十九 法眼宗 / 334
二十 杨岐派 / 337
二十一 黄龙派 / 340
二十二 三阶教 / 342
二十三 格鲁派 / 350
二十四 响巴迦举派 / 355
二十五 萨迦派 / 357
二十六 宁玛派 / 362
二十七 迦当派 / 371
二十八 迦举派 / 375

《中国佛教》第二辑

中国佛教人物

一 安世高(约二世纪) / 003
二 支娄迦谶(约二世纪) / 006
三 支谦(约三世纪) / 009
四 朱士行(约三世纪) / 012
五 竺法护(约三、四世纪间) / 014
六 竺佛图澄(232—348) / 017
七 道安(312,一说314—385) / 020
八 支遁(314—366) / 026
九 僧伽提婆(约四世纪) / 029
十 慧远(334—416) / 032
十一 鸠摩罗什(344—413) / 037
十二 法显(?—约422) / 043
十三 道生(355—434) / 047
十四 僧肇(384,一说374—414) / 051
十五 昙无谶(385—433) / 054
十六 求那跋陀罗(394—468) / 057
十七 佛驮跋陀罗(359—429) / 060
一八 菩提达摩(?—536,一说528) / 063
十九 僧祐(445—518) / 067
二十 慧光(约六世纪) / 071
二十一 昙鸾(476—542) / 073
二十二 菩提留支(约五、六世纪间) / 077
二十三 慧可(487—593) / 080
书评(媒体评论)
1.建国初期国内知名佛教学者(赵朴初、吕澂、梁思成等)研究成果首次整理面世
2.全面介绍中国佛教概况的普及通识性著作,以百科词条体例编写。内容涵盖中国佛教发展史、宗派、人物、经籍、教理、仪轨制度、佛教胜迹、佛教文化、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
3.“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增补项目,中国佛教协会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
4.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演觉 作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佛教(中文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佛教协会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58708
开本 其他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