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夫
内容
编辑推荐

陈果夫和陈立夫是国民党重臣,CC系的创始人和掌门人。从蒋介石崛起开始,陈果夫与陈立夫兄弟就一直是他的心腹和左右手。二陈为蒋氏出谋划策,建立CC派控制党权,规划中统局清除反对势力,终致开创出“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局面。

目录

第一章 少年自负凌云笔/1

一、传奇家世/1

二、烂漫童年/7

三、严厉母亲/11

四、塾馆残梦/18

五、他乡求学/25

第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37

一、江汉从戎/37

二、沪上讨袁/42

三、“肇和”举义/48

四、洋场纵横/53

五、蒋陈世交/59

六、五四洗礼/65

第三章 横阻大浪翻劫波/70

一、留学匹兹堡/70

二、崭露头角/76

三、学非所用/81

四、二陈婚事/84

五、“孤臣孽子”/9l

六、整理党务/96

七、迁都之争/103

八、助纣为虐/109

第四章 蒋家天下陈家党/115

一、幕后台前/115

二、“清党”运动/119

三、网罗“人才”/125

四、三全大会/13l

五、文宣大将/136

六、控制教育/142

第五章 特务魁首“CC”魂/149

一、调查科主任/149

二、特工总部/157

三、设立“反省院”/16

四、编织罗网/169

第六章 政海茫茫风浪多/1 74

一、中央秘书长/174

二、助蒋陷胡/177

三、捣“政学系”/181

四、斗黄埔系/185

第七章 庙堂江湖“苦亦辛”/190

一、疏导淮水/190

二、革新吏治/197

三、整治民风/201

四、省府卸职/204

第八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209

一、独辟幽径/209

二、秘密谈判/217

三、一波三折/224

四、西安事变/232

五、国共携手/240

第九章 烽火岁月掌教育/246

一、力主抗战/246

二、高校内迁/250

三、稳定人心/254

四、改革教育/259

五、艰难进展/263

第十章 万千逻卒列街衢/268

一、进侍从室/268

二、组建中统/273

三、争夺三青团/278

四、特务政治/284

第十一章 插手金融续旧梦/290

一、问鼎农行/290

二、巧取豪夺/296

三、党营事业/301

四、合作金库/306

第十二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3 12

一、胜利伊始/312

二、论战毛泽东/317

三、破坏政协/323

四、偷梁换柱/330

五、苟延残喘/335

六、败走孤岛/341

第十三章 几多风雨伴凄凉/349

一、曲终人散/349

二、死而有憾/357

三、客居异国/362

四、涸辙犹欢/369

第十四章 满目青山夕照明/375

一、重返台湾/375

二、复兴文化/380

三、壮心不已/385

四、人问晚晴/391

五、回归大地/40l

后记/406

试读章节

二、烂漫童年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童年时期,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统治下,国家、社会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个人、家庭是饥寒交迫,身世浮沉。陈氏家族虽已破败,但在湖州小镇还算得上是殷实人家,在长辈的强力支撑下,幼小的二陈兄弟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都无忧无虑,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憧憬,并无任何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的显兆,生活充满天真浪漫的情趣。

幼年的陈果夫与陈立夫相貌清秀,但身体都很瘦弱,陈果夫显忠厚老成,陈立夫则机灵敏捷。由于陈果夫年长陈立夫8岁,总像大人一样护着弟弟。因此,兄弟俩小时就相处很好,从不争嘴吵闹,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后来陈立夫总结说:“这是受了父亲叔叔们的影响,这种优良的家风一直延续下来,现在我们的孩子们也是一样,年幼的总会接纳兄长的建议,的确是兄友弟恭,而‘‘睇’道长存于我们兄弟姊妹手足之间,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陈兄弟身体虽然瘦弱,但在家里被管得很严,不让他们运动。原因是他们的祖母喜爱清静,不准小孩蹦跳追逐,嘻笑叫嚷,谁要是打扰了她,老人家一定会大声训斥,决不容情。二陈的母亲虽然希望孩子们天真活泼,加强运动,以利身心健康,但为了不使祖母生气,只好严厉管教二陈,不许他们乱说乱动。

尽管如此,兄弟俩还是偷着乐,到户外去玩,这一点,母亲不但不管,还支持他们。幼年的陈果夫喜欢玩蟋蟀,约上三五个小朋友到野外去抓蟋蟀,田头地角,断垣残壁,是他们驰骋的战场。为了抓上一只蟋蟀,他们钻丛林、爬墙角,什么也不顾,弄得头上、脸上、衣服上到处是灰泥。有时,与隔壁沈老虎的儿子在自家园中捉蟋蟀,他们翻乱石、抓乱砖,在荒草丛中滚爬,终于抓到几只蟋蟀,可手弄脏了,汗湿的头发贴在挂灰的脸上,衣服也割破了,一副狼狈相。母亲是十分爱干净、讲整洁的人,见到果夫这模样,从不责备,总是边笑边给他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

有一次,陈果夫抓到一只相当威猛的蟋蟀,经过几次征战,所向无敌,将小伙伴们的蟋蟀一一打败,陈果夫因此自豪了好几天。但好景不长,一天下午,小朋友们相约又来看蟋蟀,陈果夫小心翼翼地捧出盆子,揭开盖子,一下子,竟傻眼了,盆子里空空如也,威猛的蟋蟀不见了。陈果夫慌忙问他母亲:“怎么盆子里的蟋蟀没有了?”母亲说:“只有你大叔来看过。”陈果夫十分伤心,喃喃地说:“我的好蟋蟀不见了!”母亲说:“什么好的坏的,蟋蟀都是给人看的,玩的,有什么希奇?”陈果夫越想越难过,眼泪也流了出来,甚至哭泣不休。母亲见他这样子,发起火来:“为了一只小虫,哭得如此做什么?你再哭,惹得我火起来,通通放掉它,一只也不剩,好落得个干净。”陈果夫知道,母亲发起火来,是不可挡的,只好不吭声了,但内心仍然难过,忘不了那只威猛的蟋蟀。以至几十年后,陈果夫还回忆说:“我始终纪念着这只蟋蟀,一直到如今,脑海里还有这回事。”P7-9

序言

陈果夫和陈立夫是国民党重臣,CC系的创始人和掌门人。

二陈中的陈果夫,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大革命期间,陈果夫为黄埔军校筹办物资,招兵招生,也做了很多努力,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二陈兄弟的转折点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这关键时刻,他们站到了蒋介石一边,完全走到共产党和人民革命的对立面,此后,他们为了反对共产党,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在国民党中创立了CC系,组建了中统特务组织,并带领CC特务进行了大量反共反人民的活动,“蒋家天下陈家党”为当时国人所公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把CC理解为二陈也就毫不奇怪了。

在为蒋介石效力的过程中,陈果夫与陈立夫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做一些客观上有利于人民的好事,如陈果夫主持的治理淮河,应该说是一项有利民生的工程,他在担任江苏省主席期间,也做了一些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虽然这些做法并不能根本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但客观上对人民多少是有好处的。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后,二陈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地体现出来,他们主张抗日,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表示“余酒不进敌樽,梅花不受敌躏”,要求收复失地,并为抗战作了很多工作。他们还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实行合作,两党携手抗战,为此,二陈主持了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和谈判,使两党原来血海深仇的对立关系出现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局面。二陈的举动当时就受到中国共产党的肯定,周恩来在给他们兄弟俩的信中给予高度评价:“敝党数年呼吁,得两先生为之振导,使两党重趋合作,国难转机,实在此一举。”这一时期,陈立夫担任教育部长,在主持高校搬迁、改革教育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但二陈的思想是保守的,并由保守趋向顽固,由与共产党合作趋向反共,在蒋介石的指使下,陈立夫曾插手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在分析皖南事变的原因时就指出,这是“CC系陈立夫等经过反共”而达到的“阴谋活动”,并主张驱逐陈立夫。由于他们的反共,使中国共产党对他们兄弟俩越来越失望,当抗战胜利前,陈果夫重返组织部,取代朱家骅担任部长时,中共负责人董必武就指出:“朱家骅去职,CC登台,弄得国民党内部更加离心离德,对国家民族毫无贡献。”

二陈在掌握党政大权的同时,还以极快的速度向经济界渗透,在短时期内一举而成为可与孔宋裙带派相抗衡的一大经济势力,因而不断引起孔、宋的反对,甚至蒋介石也为之不满,1940年,陈果夫进人中国农民银行担任董事,1942年,陈立夫自行组织工矿银行,并自任董事长,对此,蒋介石大为震怒,斥责陈立夫说:“以一教育部长而与土商经办银行,风纪何在?”由于二陈在经济方面的迅速扩展,一时与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合称为中国四大家族。笔者认为,四大家族应该是一种经济范畴的名词,它的内涵是指以蒋宋孑L陈为代表的国家资本和官僚资本。陈氏家族也并不是指陈果夫,陈立夫的单个人,而是指以他们兄弟为代表的国民党党营企业和国家金融事业的官僚资本,这种靠国家行政权力和巧取豪夺而膨胀起来的官僚资本,窒息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国民党高层次的人际关系中,二陈与蒋介石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最初,蒋介石从对陈其美感恩的心理以及江浙地域观念和江浙财团的联系等因素出发,对二陈是极力培植,视为亲信中的亲信,二陈也正是因为有蒋介石的荫护,才能迅速在国民党内崛起,这种依赖的关系使二陈只能当蒋介石的忠实臣僚。但二陈又决不等同于蒋介石,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想。

二陈的政治思想可以说与蒋介石如出一辙,即要求在中国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但在实现其统治的方法上,二陈与蒋介石之间,陈果夫与陈立夫之间,也有席地之别。陈立夫鼓吹专制,强调镇压,他认为强权是万能的,对各方面的反抗,只有彻底镇压,才能维持其统治。他多次强调,要与共产党拼实力,谁的实力强,谁就能得胜。他主张国民党一党专政、以党治国,认为这是当然的“义务”,各党派对一党制的批评,“那是什么也不能解决的”,他主张民主不能太多,国民大会代表必须指定,说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故指定代表有其必要”。而陈果夫则主张镇压与怀柔相结合,他在主政江苏时,便提出了他的所谓政治理想,即“第一个理想,是要造成一个安乐的江苏”,“第二个理想是要造成一个健康的江苏”,“第三个理想是要造成一个富足的江苏”,“第四个理想,是要造成一个文化高尚的江苏”,这些理想确实比赤裸裸的镇压对人们有吸引力。为了实现这理想,陈果夫整肃吏治,改革民风,发展生产,提倡卫生,加强教育。行政统治方面,他强调“一方面尽量改良政治”,“多做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则引用‘治乱用重刑’的方法,不顾一切的痛剿”,镇压人民的反抗。

由于二陈与蒋介石在统治方法上小有不同,他们在某些时候某种问题的处理上也会与蒋介石发生分歧。另外,由于二陈的势力发展过快,蒋介石又时时予以防范、予以限制,使之与其他派系互相牵制,这是蒋介石的用人方法与统治术,而二陈在受到限制时,也会产生对蒋介石的不满心理和言行。每当这种时候,蒋陈的关系是若即若离,因此,二陈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常常陷于两难境地。二陈主张少用民主,但对蒋介石事事干预的独裁行为又表示不满。二陈对国民党内贪污腐败现象也十分反感,而且从个人来说,他们在国民党官场中,还是比较清廉的,生活作风比较严肃,工作态度比较踏实。这样,越到后来,不满和反感越是增长,蒋陈关系也逐渐恶化,以致败走台湾后,蒋介石将国民党失败的责任干脆推到二陈及CC系身上,将他们逐出政治舞台,陈立夫则以出走美国相抗议,蒋陈关系几于破裂。所以我们评价二陈时,并不把他们看成僵硬不变的死铁一块,对他们的反共,我们坚决否定,而对他们在一定时期,在某件事情上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有过积极作用的方面,我们应予以肯定。同时,二陈在行政、经济、水利、地政、合作、文化、教育、新闻、医药卫生,人事等方面都多有论述,当我们以冷静的眼光来研究这些思想时,也应肯定其中一些有用的东西。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陈立夫对祖国的统一大业表示极大关心,提出很多建议,这无疑是爱国的表现,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爱国不分先后,对陈立夫的表现,予以热切欢迎和充分肯定。1981年,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的时候,向台湾14名最著影响的人物发出邀请,请他们到大陆和故乡看一看,谈谈心,这其中就包括陈立夫先生。1988年,当陈立夫等人向台湾当局提出两岸互信合作,促进祖国统一的提案后,中国共产党给予更高的评价,《人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赞陈立夫等人“这种谋求祖国统一的积极态度,令人感佩”,认为他们的提案“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陈果夫、陈立夫二兄弟与CC系,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和特殊现象,他们的出现,适应了蒋介石统治的需要。如今,二陈已经作古,CC系也成为历史,而对他们的研究,应该是民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过去我写过有关这方面的书,这次又写成《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夫》一书,是为了推动这一研究的进展。

本书的写作,一般以时间为顺序,但有时为了集中叙述一件事情的始末,也跨越了时间序列。于事件方面,比较多地写了二陈与CC系方面,由于一书中同时写两个人物,难免会出现材料取舍和事件叙述方面繁此略彼的现象,特此说明。

由于陈果夫、陈立夫的资料只是散存于各种档案、报刊、回忆录,中央与各地的文史资料以及港台书刊中,一是不集中,二是量少,尽管笔者作了很大努力,也只能是雪泥鸿爪、管窥蠡测,不可能反映二陈的全貌,因此,笔者盼望更加全面地介绍二陈的佳作问世。

后记

陈果夫与陈立夫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是国民党的元老重臣,是蒋介石的亲信与高级幕僚,他们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相关联,与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相始终。因此,对他们的研究,应该是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我经过多年收集资料,先写成《二陈与CC》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后与李永铭先生合作,深入研究,辛勤写作,又完成《陈果夫与陈立夫》一书,由武汉出版社1993年出版。不久,我从二陈与国民党关系角度,再写成《蒋家天下陈家党》一书,由台湾周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出版。三书出版后,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好评。

此次应湖北人民出版社之约,在前三书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再行研究,反复推敲观点,悉心修饰文字,终于写成《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夫》一书,力求内容比过去丰富,资料比过去翔实,文字比过去生动。另外,此次增加了大量照片,也是希望图文并茂,增强可读性。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吴剑杰教授热心向我提供资料,并给予关心和鼓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永铭教授是我多年的朋友,他一如既往地给我以资料和写作上的帮助;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所所长张笃勤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徐凯希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雨辰教授以及白雉山、张艳国、苏少之等诸位先生,都在我写作中给予各种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此外,本书引用了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如李海生、张敏著:《民国两兄弟 陈果夫与陈立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杨者圣著:《国民党教父陈果夫》(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陈立夫、陈秀惠著:《陈立夫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等,在此向作者表示衷心谢意。

在此,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我妻子肖海燕,我妹妹范宝琴,我女儿范依依,她们全力操持家务,使我能集中精力,完成写作。

虽然我作了最大努力,想将一本好书献给读者,但毕竟学识绵薄,能力有限,书中肯定会有种种谬误和不当之处,祈望学术界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

范小方

2004年8月22日

于武汉市洪山竹苑小区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小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2710
开本 32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5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