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展示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小读者容易理解的语言和图画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科技文化。
2.精美灵动的插图和生动有趣的文字相结合,轻松讲述中国那些自十七世纪影响至今的工艺技术,让孩子们从中了解原汁原味的古代科技,寻找诸多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
3.为尊重原著,将巨著更清晰地展现在小读者面前,我们严格遵照原著目录进行编排,将入选条目按照在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图书 | 半小时读懂中国古代科学名著--天工开物 |
内容 | 编辑推荐 1.全面展示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小读者容易理解的语言和图画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科技文化。 2.精美灵动的插图和生动有趣的文字相结合,轻松讲述中国那些自十七世纪影响至今的工艺技术,让孩子们从中了解原汁原味的古代科技,寻找诸多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 3.为尊重原著,将巨著更清晰地展现在小读者面前,我们严格遵照原著目录进行编排,将入选条目按照在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内容推荐 上卷记载了常见谷物的栽培和加工方法,养蚕、纺织和染色的技术,以及制盐、造糖的工艺。 中卷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舟车的制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则主要集中于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宝石的采集加工等。 按照全书的结构来看,食物、着衣两个方面的内容所占比重优选,其次是与金属开采、冶炼、锤锻有关的内容。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技术都是以国内当时优选进的地区为准,如苏杭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云南的矿产等等。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有些已经生生不息地在华夏大地上传承了数千年。它们不仅体现了华夏工艺文明的巅峰,集结了高度的科学与智慧,更滋养着整个中国的民生命脉。 目录 上卷 乃粒2 稻2 稻工4 乃服6 治丝6 调丝7 纬络8 经具9 机式10 布衣12 彰施14 蓝淀14 造红花饼法16 粹精18 攻稻18 作咸26 海水盐26 甘嗜32 造糖32 造白糖36 中卷 陶埏38 白瓷38 冶铸44 钟44 舟车48 漕舫48 车51 锤锻52 治铁52 治铜56 燔石58 煤炭58 膏液62 法具62 杀青68 造竹纸68 下卷 五金74 黄金74 佳兵76 料76 丹青78 墨78 曲糵80 酒母80 珠玉84 珠8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半小时读懂中国古代科学名著--天工开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斯塔熊 著、绘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24643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85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80000 |
出版时间 | 2025-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