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全球变暖下青藏高原河湖系统建模及演变分析方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多次深入三江源腹地的进行科学考察,并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的野外实测数据,特别是青藏高原典型湖泊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无人机高原地形地貌航测以及水文监测,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合可可西里湖泊扩张引起的盐湖水患治理工程引起,在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内容推荐 (1)提出了基于空天地水的青藏高原DEM协同方法:建立了面向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集成卫星遥感、UAV-SFM、地面实测和船载水深测量等的多维协同体系,并采用GNSS星站差分技术,构建了统一地理空间基准,实现了空天地水多源DEM数据的融合,扩大了数据覆盖范围,提升了高程精度和空间分辨率,为青藏高原河湖系统建模与演变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地形地貌数据获取方法。(2)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水文连通性建模方法:基于区域增长算法提取内流区湖泊,采用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分割方法建立湖泊分水线,计算相邻分水线的*小溢出点高程建立漫溢邻接矩阵,利用改进Priority-flood搜索算法构建湖泊级联漫溢模型,通过森林结构图实现建模结果的可视化。构建的青藏高原内流区融合型湖泊和瀑布型湖泊等漫溢级联模型,从地形特征上阐明并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内流区湖泊的水文连通性演变特征,分析了突变和早期信号,为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水文连通性建模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数据结构简单、算法高效、易于编程实现、可视化程度高的新方法。(3)提出了基于DEM+先验知识的青藏高原外流区河网水系提取方法:针对D8算法在平坦地形条件下,容易出现迷失水流方向问题,将水文地貌特征信息作为先验知识进行辅助引导,从概念模型及其相应数学建模与实现方法,建立了集成DEM与先验知识的数字高程扩展模型DXM(Digital elevation-eXtended Model),提出了基于DXM的河网水系提取方法。青藏高原外流区可可西里河网水系提取实验表明,这种“DEM+先验知识”模式的DXM,利用水文地貌先验知识对DEM进行了扩展,能够 目录 1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群的重要性11.1.2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系统的影响21.1.3青藏高原内流湖扩张漫溢外流的危害性31.1.4研究目的与意义41.2国内外研究现状51.2.1青藏高原水文系统研究进展51.2.2DEM数据获取研究进展61.2.3湖泊网络建模研究进展81.2.4河网水系建模研究进展91.2.5青藏高原湖泊漫溢溃决研究进展111.3青藏高原河湖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21.4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31.4.1研究内容131.4.2研究思路142基于空天地水的青藏高原DEM协同方法182.1基于卫星遥感的大范围DEM获取方法182.1.1基于GNSS的DEM高程测量182.1.2基于光学立体像对获取DEM202.1.3基于InSAR获取DEM232.2基于SFM的超精细DEM获取方法252.2.1运动恢复结构(SFM)摄影测量252.2.2基于无人机的SFM数据采集282.2.3SFM数据处理292.2.4基于SFM获取高分辨率DEM322.3基于船载测深系统的水下DEM获取方法332.3.1水下DEM测量原理332.3.2船载水下DEM采集与处理342.4空天地水多源DEM数据的协同体系构建352.4.1青藏高原DEM数据获取方式分析352.4.2河湖系统建模与仿真对DEM数据的需求分析372.4.3构建DEM数据协同获取体系382.5青藏高原空天地水多源DEM数据集成402.5.1开源DEM数据的融合集成402.5.2空天地水多源DEM数据的数学基础统一402.6本章小结423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内流区湖泊水文连通性建模方法433.1数学形态学原理433.1.1数学形态学基础433.1.2测地数学形态学453.1.3影响区域与骨架线463.2数学形态学视角下的DEM水文建模方法483.2.1基于测地重建的DEM洼地填充483.2.2基于区域生长的DEM平地检测方法513.2.3基于淹没模拟的分水岭变换523.3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湖泊级联关系建模方法573.3.1湖泊级联关系的数学模型573.3.2建模思路与计算流程593.3.3基于平地检测的湖泊识别603.3.4基于标记控制形态学分割的分水岭提取613.3.5基于骨架线的湖泊漫溢邻接矩阵构建623.3.6基于改进Priorityflood算法的湖泊漫溢级联结构建模623.4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群水文连通性建模663.4.1研究区域与数据663.4.2大型湖泊识别结果663.4.3DEM分水岭分割结果673.4.4湖泊群漫溢级联森林结构图构建及水文连通性分析673.4.5与Barnes的线索二叉树建模方法的比较693.5本章小结704基于DEM与先验知识的外流区河网水系提取方法714.1集成DEM与先验知识的DXM构建方法714.1.1DXM概念模型:从高程到高程与先验知识的集成714.1.2DXM栅格化与语义化734.1.3基于DXM的河网水系提取方法744.2基于UAVSFM的研究区DEM数据与先验知识获取804.2.1青藏高原盐湖漫溢外流区数据获取804.2.2基于UAVSFM的研究区影像数据采集824.2.3研究区像控网布设及RTX测量844.2.4空天地水协同的研究区DEM和DOM数据生成854.2.5研究区DEM和DOM数据精度评价874.3基于不同DXM的研究区水文要素提取884.3.1DXM实验方案设计与构建884.3.2基于不同DXM实验方案的研究区河网水系提取894.3.3基于不同DXM实验方案的研究区分水岭提取914.3.4基于DXM的河网水系提取精度评价934.3.5讨论974.4本章小结1005内流区湖泊漫溢溃决风险评估及外流模拟分析1015.1基于级联结构的内流区湖泊漫溢溃决外流预测评估1015.1.1内流湖漫溢溃决外流预测评估的级联规则1015.1.2青藏高原内流湖漫溢溃决外流可能性分布图1025.1.3可可西里四湖漫溢溃决外流验证分析1045.2可可西里四湖流域尾闾湖潜在溢出口分析1095.2.1内流区与外流区分水岭提取1095.2.2盐湖潜在溢出点提取1095.3盐湖漫溢溃决外流数值模拟1115.3.1湖泊漫溢溃决外流数学模型构建 1115.3.2二维浅水波水动力学模型求解1125.3.3湖泊漫溢溃决外流水力参数计算1145.4盐湖漫溢溃决外流洪水模拟计算1155.4.1计算区域1155.4.2盐湖容积计算1165.4.3溃决洪水模拟计算1185.5盐湖漫溢溃决外流风险应对措施建议1215.6本章小结1226总结与展望1236.1本书研究工作总结1236.2本书特色与创新1256.3展望12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球变暖下青藏高原河湖系统建模及演变分析方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松,闫飞,张秋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721360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343.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