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燕赏自娱:清代肖像画研究丛稿
内容
编辑推荐
★清代肖像画研究领域又一力作!
依托南京博物院优质的书画藏品,中国绘画史学者万新华十余载深耕于肖像画研究,本书精选其12篇代表性论述,通过三大版块深入剖析肖像画艺术:一、深度阐释肖像图式的内在意蕴与文化价值;二、细致关注肖像的传播认同与形象塑造;三、全面分析肖像的造型图式与风格渊源。
★美术史的多维探索:肖像画的地域特色与全新解读
美术史绝不是简单的几个名家与代表作构成,而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的、多重样态的组合,这其中蕴含着地域特色的多样性与交融性,本书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让我们对肖像画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鲜活的艺术与日常的生活:肖像画的独特语境和观看视角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原语境的精妙捕捉。从清代的这些肖像画中,作者不仅能看到画作的笔触和题跋的意蕴,更能将它们融入画主的精神世界、社交圈子、社会地位等丰富维度中,从而实现对作品深层意义的全面解锁。这不是对肖像画的孤立赏析,而是一种对生动鲜活的社会文化史的探索,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度领略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
★从这本书出发
·从文人书斋肖像的题跋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为什么作为肖像名家的禹之鼎“每逢佳士必写真”?
·清代的肖像画相较于其他朝代来说有何特殊的象征意义?
·每个朝代的肖像画也有流行款?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万新华依托南京博物院丰富的肖像画藏品及其个人深厚的学术积淀,从个案分析入手,研究范围从单一的知名画家扩宽至官僚、文人、高僧及金石学家等多元群体,同时融合了艺术风格学、社会文化学、文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借鉴视觉造型、图文关系分析及传播接受理论,不仅剖析画作本身的视觉构造,还进一步探讨了画作与相关像赞、题咏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细致入微的图像解读,作者逐步揭示出画家的创作思路与像主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及思想情感,同时,深入探究肖像画完成后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还原出像主们所处时代的文会雅集、鉴画题咏的鲜活场景,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展现清代江南文人名流交往网络、诗画交融、情感共鸣的精彩时空。
目录
序一 李永强
序二 陈名生
导言 001

壹 / 图式内涵
肖像·家族·认同——从禹之鼎《白描王原祁像》轴谈起 022
从“紫气东来”到“骑牛还山”——王豢龙、王翚父子骑牛图题咏探析 062
人生亦如行舟——潘恭寿《舸斋图》题咏考析 092
岂是张志和——徐梁、李璿合作《红衣垂钓图》题咏初探 112
忘于醉醒乃大适——华鳌、吴俊合作《昔醉图》读记 132

贰 / 形象塑造
“文化扮装”与“日常写照”——宝应乔莱系列画像题咏试探 144
冶春旧调歌残后——《卢见曾晚年半身小像》题咏初探 188
即诗即画 即心即佛——圆津禅院住持觉铭像题咏探析 202
祝寿词与赠别诗——丁以诚、费丹旭合作《江藩像》题咏试探 242
文章知己 患难夫妻——翁雒《鸿案联吟图》卷题咏试探 257

叁 / 风格渊源
顾盻胸臆爽——禹之鼎《雪山归马图》漫谈 296
真像在兹 寤寐从之——法式善摹绘《明清文人十像册》追踪 310

参考文献 334
后记 34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燕赏自娱:清代肖像画研究丛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万新华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70292
开本 32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2.2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9: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