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英对照)/学生必读世界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维特是一个向往自由、平等生活的青年,具有年轻人的多愁善感、坦诚可爱、思想偏激。他与夏绿蒂在一次舞会上相逢,并对她一见钟情。然而夏绿蒂却早已订婚,并深爱着未婚夫阿尔勃特。维特无法自拔地坠入深深的爱河之中。这一段从开始就看不到结果却义始终奋不顾身的爱情令维特苫苦挣扎,这份悲苦使他儿乎无力承受,最后维特抱着“无法为爱而生,也必将为爱而死”的信念,饮弹自杀。

一代德国文豪歌德以自己的初恋经力为原型,倾情缔造了一座恢弘而细腻、震撼而朴实的情感城俸,深刻地表达了一代青年内心的爱与恨、梦想与现实的痛苦挣扎。

内容推荐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本带有一定自传色彩的书信体小说,书中的主人公维特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形的。歌德自己曾说:我枪杀了小说中的人物,而救了自己一命。本书不仅因表达了特殊的社会变革时期青年人的不满情绪和愤懑的呐喊而引起广泛的共鸣,而且由于其塑造的忧郁、敏感,热情的艺术家形象,为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形象,并以其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男女的心。

目录

上卷

下卷

试读章节

五月四日。真高兴我就要去了!我亲爱的朋友,人心是个多么奇怪的东西啊!离开你,我竟然感到高兴,而我与你一直是那么密不可分,我一直是那么爱你!我知道你会原谅我的。同样的感情难道不也曾经按照命运的安排折磨过我的头脑吗?可怜的利奥诺拉!然而这可不能怪我。她的姐姐那特别的魅力让我感到赏心悦目,而她那颗孱弱的心却对我产生了一腔激情,这是我的错吗?然而,难道我一点错误也没有吗?我难道没有鼓励她那种感情吗?那发自天性的真情表白难道没有让我动心吗?那种表白虽然实际上并不欢快,难道不也是经常让我开心吗?难道我没有……然而,唉!人是什么,竟敢自己如此自责?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要改正,我不会再像往常那样,把命运加在我头上的一切小小的不如意都拿来反复咀嚼。我要享受现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毫无疑问,我最好的朋友,你说得对:要是人只镇定地忍受眼下的苦痛而不对过往的创伤耿耿于怀,那么人类的苦痛会少多少啊,天知道人为什么要这样!

请费心告诉我母亲我会尽力把她交代的事情半斗理好,一有消息我就会尽快通知她。我已经见过我的姑妈,发现她远不是我们的朋友们所说的那样讨厌。她是个活泼、快乐的人,心肠善良极了。我告诉她,母亲对她压着那份遗产不给颇有意见。她把自己行为的动机和理由告诉了我,谈了条件,只要我们做到这些,她愿意放弃一切,甚至愿意超额分给我们,比我们要求的更多。总而言之,我眼下关于这一点不能写得更多了,只告诉我母亲一切都会办好的。亲爱的朋友,在处理这件小事情上,我再一次认识到误解和疏忽比敌意和邪恶危害更大。无论如何,后面这两种情况出现的频率要低得多。

在其他的方面,我这里一切都好。在这个人间天堂里,孤独是我心上的一剂良药,早春不时以其慷慨的赐予给我这颗疑虑的心带来欢乐。每棵树、每丛灌木,都开满了花,真让人恨不得化成一只蝴蝶,好在这个香气扑鼻的海洋里飘游,与之成为一体。

小镇本身并不讨人喜欢,但是四周大自然的景色却美得难以言表。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山丘纵横交错,形成一个个秀丽的山谷,已故的M公爵就在其中一个小山上筑了一个花园。花园简朴无华,甚至第一次来的人都会发现,这个花园的设计者不是专门的园林师,而是一个想让自己敏感的心充分享受自然美景的人。这所避暑山庄虽然现在已经颓败了,但它曾经是主人的最爱,现在也是我留连忘返之所,每当我想起这山庄故去的主人,我都不禁潸然泪下。我很快就要成为此地的主人了。过去的这几天,园丁已经喜欢上我了,这对他来说可不会有任何坏处。

五月十日。一种奇妙的平静,正如我所尽情享受的春晨,占据了我整个心灵。我独自一人,在这个专门为了我这种人的心灵快乐而创造的地方,体验着这里一切存在的魅力。亲爱的朋友,我真幸福,对于平静的生活的那种特别的感觉如此沉醉,以至于我把自己的艺术都忘在脑后了。虽然我现在连一笔画也画不出来,但和以往相比,我却感到我现在是个最伟大的艺术家。当可爱的山谷里雾气弥漫,正午的太阳照在树林密密匝匝的树叶上,只有几缕阳光透过来照在树林内那神圣的殿堂的时候,我会扑在地上,伏在流水淙淙的小溪旁的深草中,当我这样贴近地面躺着时,我会注意到一千种不知名的植物。当我听到草茎之间的小世界里的嗡嗡声,慢慢认得了各种各样我描述不出的昆虫和飞蝇时,我就感觉到了那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我们的神的存在,以及生育并养护着我们的、遍及宇宙的爱的气息在我们周围永恒地、欢乐地飘荡。此时,我的朋友,我的眼睛就不由自主地闭上,天和地就进入了我的心灵,像爱人一样让我的心灵发软。这时,我经常满怀渴望地想,要是我能把这些思想描述出来,要是我能够把我身心里一切充实、温暖的感觉付诸笔端,让它成为我心灵的镜子,正像我的心灵就是无边无际的上帝的镜子一样,那该多好啊——但是,那是我的力量所做不到的——这些辉煌的景致让我觉得力不从心。

五月十二日。我不知道是迷惑人的精灵在这个地方盘桓,还是我自己内心温暖、天堂般的想象让我周围的一切都恰如天堂。房子的前面是一个喷泉,这个喷泉就像仙女梅柳贞和她的姊妹们一样魔力十足,迷住了我。下一个缓坡,你就来到了一个拱门处,这里再往下走二十级台阶左右,清澈如水晶的泉水就从大理石缝中喷涌而出。泉水四周低矮的井栏、周围高大的树木、地方本身的凉气,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一种惬意而优游的感觉。我每天都要到这里玩一个小时。姑娘们从镇里来这儿取水,这是自然而必要的工作,以前是国王的女儿们干的事情。我在那儿休憩的时候,眼前展现出一幅宗法制社会的生活图景。我看到我们的祖先们如何在泉水旁结交朋友,订立盟约,感觉到喷泉和溪流都有神仙们保护着。体会不到这种感受的人一定从没有在夏季劳累一天后坐在凉爽的喷泉旁真正放松过。P7-13

序言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生于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个有钱又有地位的人,使歌德生活优裕,受到良好的教育。歌德曾在德国的莱比锡和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上过大学,毕业后当过律师,后来应邀去魏玛公国做官。虽一度游历意大利,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均在魏玛度过。歌德多才多艺,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巨人:他懂法语、英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希腊语以及希伯莱语,翻译过伏尔泰、狄德罗、切利尼等人的作品。他是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哲学家、文艺批评家,又是科学家,对植物学、动物学、光学均有研究,发表过一系列关于光学研究的文章批驳牛顿的相关理论;他对于人类前颌骨的发现启发了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的研究。

歌德的主要成就当然是在文学上。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不仅因表达了特殊的社会变革时期青年人的不满情绪和愤懑的呐喊而引起广泛的共鸣,而且由于其塑造的忧郁、敏感、热情的艺术家形象,为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形象,并以其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男女的心。诗剧《浮士德》以其博大的思想、深邃的洞见力和成熟、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而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珍品。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徒时期》探索人物性格的成熟、发展过程,开德国成长小说之先河。他去世后的一个世纪里,剧作家和诗人均从他的作品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他是德国文学和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有趣的是,歌德认为自己的科学成就大于文学成就,认为自己的科学著作《颜色的理论》比他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更有价值。歌德不仅对德国和欧洲文学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深远影响,也在许多其他方面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莫扎特、马勒、贝多芬、李斯特、舒伯特等音乐大师的音乐创作受到他的作品的启迪:黑格尔、尼采、斯坦纳等人的哲学思想也受到他的启发。

《少年维特之烦恼》于1774年出版,是一本带有一定自传色彩的书信体小说,书中的主人公维特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形的。歌德自己曾说:我枪杀了小说中的人物,而救了自己一命。小说写一个跟鄙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少年的故事。他希望有所作为,追求高尚、纯洁的爱情,却处处碰壁,爱情得不到回报,最后绝望而自杀。小说出版后,作者歌德几乎一夜成名,跃居大作家之列。读者对它反响强烈,一时之间,整个欧洲的年轻人都模仿起维特的穿着,不少人模仿维特自杀。据说大约2000人读完此书后实施了自杀。

《少年维特之烦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来自于多个方面。首先,是其书信体的形式。这种形式最能真实、自然地展现主人公的主观意识,便于主人公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地说出内心隐秘的愿望,宣泄积郁的情感。就读者而言,书信体小说给人一种窥探他人内心秘密的机会,满足了人性中的窥私欲。作为读者,一旦我们进入叙述者的世界,很容易与人物发生认同感,忘记自己,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主人公,为他的欢乐而欢乐,为他的忧愁而忧愁,陷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而不能自拔。这也恐怕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读者在读完了小说后尝试自杀的原因。

其次,是对夏绿蒂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夏绿蒂是一个圣母式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极大地满足了在基督教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欧洲人的审美需要。当然,这样的女性也是符合东方民族的审美心理的。夏绿蒂是一个纯洁无邪的女孩,对世界充满了关怀和爱心。母亲去世后,她担当起照料家人的重担,对父亲像妻子对丈夫一样地关心:对弟妹像母亲对孩子一样地照料。她看望、守护镇上的病人,为孤单的寡妇送终。在舞会上,当大家为惊雷吓得魂不守舍时,她发起游戏,让大家忘记了恐惧。事后她告诉维特“我自己也吓得够呛,但是我假装不怕,以便鼓舞起大家的兴致。”这难道不正是母亲在孩子们面临危险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吗?她对维特的爱也基本上是一种母亲式的爱,是呵护、关心、叮咛,而不是激情。维特说:“在我看来,她犹若天神。在她面前一切欲念都沉寂了。在她跟前时,我表达不出我的感受。”而维特第一眼爱上她也是因为她正在扮演母亲的角色:正履行母亲的职责给弟妹们开饭。她甚至把弟妹们称作“我的孩子们”。在她婚后,只有在维特表现得像孩子一样可怜无助时,她才对他格外亲昵一些。这些,都足以让读者把她看作一个圣母式的人物。夏绿蒂是美的使者,更是善的化身!

第三,是人物的命运被置于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而产生的艺术张力。维特始终处于两组对立的矛盾之间。第一组矛盾是他与社会的矛盾:维特是一个年少气盛、品味高尚的艺术家,他希望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希望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他所处的社会却不可能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书中所描述的社会——是下层社会,以诗情画意的乡村为代表——但这里不属于他,他在这里只是匆匆过客。他很喜欢乡村,但那只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欣赏。他永远不可能被乡村社会真正接受,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里他除了欣赏田园风光、画画、读诗,不可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事情来做;另一个是上层社会,以宫廷为代表。这里是他可以发挥作用,甚至建功立业的地方。但是这里却充斥着鄙陋、拘泥刻板的人,他们处处因循守旧、虚文俗礼,精神贫乏,空虚无聊,虚伪奸佞,尔虞我诈,一心追逐等级地位。维特与他们格格不入,一再遭受排挤,虽有个别像伯爵那样的开明人士与他为善,也不足以改变他的生活环境。维特找不到社会归属感。另一组矛盾就是维特在爱情上无法解决的矛盾:维特认识夏绿蒂的时候,她已经与艾伯特订婚。从一开始维特的爱情就陷入一个道德困境——他只能充当第三者。假如夏绿蒂是被迫与艾伯特订婚的——而她是自愿的;假如夏绿蒂不爱她的未婚夫——而她是很爱他的;假如艾伯特是个品性不端的浪子——而艾伯特行止端方,事业有成;假如艾伯特待夏绿蒂不好——而他对夏绿蒂以及全家都很好,对夏绿蒂呵护有加:假如夏绿蒂与艾伯特相处不融洽,不快乐——而他们相处得很融洽、很幸福;假如夏绿蒂是个浪荡的女子,很愿意多抓几个男人在手上——而夏绿蒂偏偏是一个道德观念很强的贤淑、贞洁的女子。哪怕上述假设只有一条成立,那么维特就可以扮演一个拯救者、解放者或者至少合谋者的角色,从而使自己的爱情获得一种道德上的合理性。但是从全书的描写看来,这些假设没有一条可以成立。这就注定他的爱情将永远得不到回报,他因而无法找到情感的归宿。

最后,是作品中充溢着的自然美。小说不是静态的描写,而是通过主人公维特的切身感受,把一幅又一幅大自然的美丽图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维特常常徜徉在大自然里,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他见到开满了花的树和灌木,往往不胜欣喜“恨不得化成一只蝴蝶,好在这个香气扑鼻的海洋里飘游,与之成为一体”。在瓦尔海姆,最令他心动的是“两株巨大的树枝延伸开来罩住了教堂前面的绿地的菩提树”。后来听说两棵树都被砍了,他“当时气极了,恨不得宰了那个砍第一斧头的狗东西”。当山谷里雾气弥漫,正午的太阳照在树林密密匝匝的树叶上时他“扑在地上,伏在流水淙淙的小溪旁的深草中……注意到一千种不知名的植物……感觉到了……神的存在”。当他看到山峰,绿色的山谷,平缓的溪流,在天空飘过的云彩,听到鸟儿的声音,看到昆虫在金色的阳光中飞舞时便感到“心灵飞升、飘然欲仙!”融雪的晚上他看到冒着白色泡沫的洪水在月光下呼啸、翻腾,发出声势浩大的轰鸣声时,起了“一种又害怕又喜悦的感觉”。维特是一个完全的自然之子,他以全部的身心感受自然,并把这种美感传送到读者的心中。而这种自然美与维特纤细的情感、悱-恻的爱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诗歌里面的那种隽永的意境美,让人回味咀嚼,使人难以忘怀。  每一个读者都是一个特殊的感受体,都能从文本中发现、体悟到别人未曾发现、体悟到的美。任何理论都是灰色的,任何文艺批评与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相比也是苍白无力的。那么,让我的介绍和评论到此为止吧。请读者诸君进入歌德为我们营造的艺术世界去游览、感受、体验!

朱宾忠 黄明

于武汉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英对照)/学生必读世界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译者 朱宾忠//黄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26326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42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2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