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牯岭创始人李德立的故事/庐山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庐山是诞生梦想和传奇的地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梦想,“虎溪三笑”中儒、释、道交融的情景,朱元璋与周颠仙的传奇,牯岭街上各幢老别墅的故事……历代有关庐山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不仅是庐山历史纪实的补充和拓展,也可以及大地丰富我们对庐山历史与文化的感知与体认,尤其是,这些传说和故事中的精神气象,仍然有穿越浩渺的时空,直达人心的力量。

《庐山故事丛书》采用当代人的解读视角和取舍眼光,对历代庐山传说故事进行整理和改编。慕德华编著的《牯岭创始人李德立的故事》为丛书之一,是一部名人传记故事。

内容推荐

慕德华编著的《牯岭创始人李德立的故事》是一部名人传记故事。

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以极具争议的方式获得庐山租借地,从而成为牯岭租地的创始人,是他将牯牛岭改为牯岭,并将其开发成为长江中下游著名的避暑胜地和疗养之地。在这个故事里,他叙述了获取牯岭租借地的过程及前因后果,介绍了他是如何开发牯岭的。李德立将西方的建筑艺术、环境理念、避暑度假、休闲文化引入庐山,并使其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积淀,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文化景观。

目录

序一 庐山多灵境

序二

一、牯岭的故事

 前言

 酷热的平原

 购地建房

 九峰购地

 山顶察看

 官府接洽

 知县非法操作

 北京的指令

 道台的回应

 积极的步骤

 全部过程

 公众热点

 地名

 答谢礼物

 勘探道路

 出售土地

 修建道路

 困难重重

 乡村布告

 牯岭首期工程

 惊心的一幕

 第一份契约

 递交请愿书

 中间人被捕

 囚徒

 半夜秘密审讯

 特殊代表

 去南方省城

 定案

 二府之死

 组建托事会

 价值

 发展

 边界纠纷

 飞速发展

 组建市政会

 1899年的发展

 牯岭面积扩大

 扩建牯岭

 当地繁荣

 态度转变

 谣言

 良好的效果

 牯岭传教工作

 托事会

 结束语

二、为牯岭而斗争

 前言

 为牯岭斗争(1892年—1895年)

 致尊敬的E·S·李德立牧9币的一封信

三、附录

 附一 有关李德立获得庐山租借地的其他证据

 附二 戴古臣所述牯岭租借与开辟经过

 附三 《庐山导游》之言

后书语

后记

试读章节

积极的步骤

在接下来与官府的会面交谈中,我非常坦诚地与道台的代表外事副官进行交谈,他坚持他们先前做过了调查的说法,而我希望他能派人测量我即将要购买的土地并出具一份报告,外事副官答应将办理此事。不久,他在道台的要求下拜访了我,并告诉我如果有人愿意出售土地,而我又必须征得乡绅们的同意,就可以买下那块土地。于是我照他的要求做了,把周边的乡绅都邀请到一起,并设宴款待了他们,他们通过二府向道台递交了状子,表明他们不反对我购买土地一事,但要求官府自己承担责任。于是道台安排二府再次拜会我,他向我说明作为官府他们无法给我出具地契,但是又说假如我能说服乡绅们给我出具一份地契的话,假如这一切都准备好了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经他们调查核实后,就可以在地契上盖上官印。我再一次找到乡绅们商量,其中有三人表示愿意承担责任,其他人则充当中间人。一位万姓(译者注:音译人名)的举人是一位官员,是附近村庄所有乡绅的首领,他草拟了一份地契。此时有人告诉我,这位举人那时候是北方某个省份的地方知府或者地方行政官员。他是一位地位较高、官职较大的官员,有权有势,人缘好,是乡绅的首领。万举人愿意担保购地的一切事情并表示愿意承担责任。开始时也有传言说他是一个贫困潦倒,由于经济陷入困境的穷教书先生,为了报酬而执笔书写契约。虽然说为了报酬,代人执笔书写契约有几分可信,但上述与相关的事实是那么真切,证明后者说法完全就是一个谣传。契约一经签署完毕,我便亲自带上它交给外事副官,外事副官收到地契后,当着我的面随即翻阅,他说要带着契约呈交道台。我答道那正是我所期待的,如果官府认为有哪些措辞需要更改,或者认为契约的行文格式需要更改,我都乐意照办。我同时强调参与起草这份契约的主要乡绅们现在仍然在街上,如果他想要召见他们,并就此事进行讨论的话,他们原意随时听从传唤;但二府婉言谢绝了这个提议并说眼下没有这个必要。二府想知道我打算如何处置九峰的那桩购地交易,我再一次重申了此前曾说过的话,即如果官府能在现在的牯岭购地契约上盖章,使那块地归我所有后,我将无偿放弃那份经过讨价还价购买九峰土地的契约。地方官府听到这些很满意,毕竟这使他们摆脱了困境,如释重压。于是,牯岭购地契约被呈交上去,接着道台要求下属所有的民事部门都对所购的土地进行认真的审核,还派人到乡里去调查,以确认确实没有人反对此事。他们的调查结果是人们都赞成这件事,官府对契约的书写格式也较为满意,于是道台亲自将它送到县衙,请求他们也同样在上面盖上印章。契约的执笔人一直住在这里,一直要等到一切手续都办理完毕才会离开。如果官府想要召见他们,就可以随时传唤乡绅并进行询问。没过多久,二府本人亲自将盖上官府印章的契约交给我,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张税赋单据,我随即完税并拿到收据。与此同时,经我同意九峰购地契约当场撕毁作废。我要准确地说的是县令亲自带着盖有印章的契约,出城将其交给二府的。至此,1895年初,这桩买卖手续全部办理完毕,所有文件均已办理妥当。我随后把这份契约交到九江英国领事那里,领事说这份契约是他职业生涯中见到的表述最清楚的契约。于是,英国领事将该契约在领事馆注册登记。这是一份永久租借契约,上面写明该土地永久租借给英国人李德立,该地是一块荒地,当地人没有使用这块土地,民众对于这块土地产权变更没有异议。

P19-21

序言

皇甫金石

庐山,千言万语道不尽,千思万想表不准。只觉得此山:秀甲天下、圣贤荟萃、宗师辈出、通贯古今;只觉得此山:人文灿烂、历史辉煌、故事丰富、积淀厚重……所以,我们一帮深爱着庐山,深知着庐山的庐山之子,意趣相投邀聚一起,弄了这么个“庐山故事”丛书,向世人表一表,述一述我们的所爱所知,用我们的这些所爱所知邀约天下朋友来庐山感受分享,邀约天下朋友来庐山与天地山水对话,与圣贤宗师述心!

朋友们,来吧!庐山欢迎您!

后记

庐山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山!

两干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曾留下“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的书证,使得有关庐山的历史和文化叙述,有了可以确信的文化源头。古往今来,庐山是诞生梦想和传奇的地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梦想,“虎溪三笑”中儒、释、道交融的情景,朱元璋与周颠仙的传奇,牯岭街上各幢老别墅的故事……历代有关庐山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不仅是庐山历史纪实的补充和拓展,也可以及大地丰富我们对庐山历史与文化的感知与体认,尤其是,这些传说和故事中的精神气象,仍然有穿越浩渺的时空,直达人心的力量。

如果说,历史是一帧帧连续不断的时间影像,那么,传奇与故事就是历史影像中一颗又一颗的明珠。

为了使这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珠贝再次发出光芒,我们这群热爱庐山历史文化的朋友聚集在一起,进行了广泛的切磋交流并达成共识。于是,便有了编撰和出版一套《庐山故事丛书》的策划和组织。我们的初衷,就是想让庐山深厚的历史和人文,被更多的人知晓。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本着客观求实、尊重历史的态度,尽量采用当代人的解读视角和取舍眼光。既可以是对历代庐山传说故事的整理和改编,也可以是对庐山人文故事的挖掘与完善;既追求积极向上、体现时代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也要注重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特别期待青少年的喜爱。

这套丛书的编写,我们依托九江白鹿洞阳明书院和江西省“庐山文化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的通力合作。聘请原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李国强先生、九江学院校长甘筱青先生为顾问,九江白鹿洞阳明书院院长皇甫金石为主编,进行丛书的组稿和编辑工作。承担这套丛书撰写的作者,既有资深的文化官员、熟悉和热爱庐山的老作家、学者,也有一些年轻的博士;既有庐山的管理者,也有庐山的研究者。他们的共同心声是因为热爱庐山才有创作的动力,因为关心庐山才有心头放不下的使命和责任。

而整个《庐山故事丛书》的创意、规划和组稿的过程,同样有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自2015年3月10日,在皇甫金石、许迎新、邰绍周、景玉川等先生的召集下,编委会正式成立,成员由皇甫金石、邰绍周、罗龙炎、景玉川、余国振、吴国富、闵正国、王耀州、宋志龙、许迎新、吴靓组成。编委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研讨会,来开展具体的工作。

在随后的过程中,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又推荐了几位先生加入编委会,再后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也加入到丛书的合作中来。编委会成员有来有去,新加入的成员有封强军、陈晓松、肖士太、慕德华、汪国权、贺伟、罗时叙、何春根、黄大明、李宁宁等,丛书分卷也有删有减,尽管与最初勾勒的雏形有所改变,但我们始终坚定信念,一定要出一套受大家喜爱的丛书。无论是选题的不断完善,还是编撰队伍的不断扩大,都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庐山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魅力!

2016年3月中旬,当十部书稿整齐地交到江西教育出版社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经整整一年,丛书第一部分终于跟大家见面了,在我们期待努力完成丛书第二部分的同时,非常感谢这一年来,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鼓励!

这套丛书饱含着我们编委会所有成员对庐山的喜爱与敬重之情,希望有缘翻开这本书的您,在各位作者的带领下,也同样会喜欢上庐山这一片圣地!

皇甫金石 李宁宁

2016年4月1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牯岭创始人李德立的故事/庐山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慕德华
绘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285764
开本 32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2016078166
中图分类号 B979.956.1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1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