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厝重生——福州古厝保护与活化
内容
编辑推荐
“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东方城市美学典范”之美誉。山水菁华与历史演进造就了福州多样的文化内涵,形成有地域及时代特色的建筑群——我们称之为古厝。福州古厝饱含古迹精华,人文荟萃,纵贯古今,凝聚了福州历史文化发展的精髓,成为城市历史年轮的时空隧道,是福州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福州古厝与现代生活也有着碰撞和适应的过程,保护古城整体格局与如何激活城市遗产是城市建设者们与设计专家的工作目标。本书围绕近年来,福州市针对古厝群体展开的一系列保护整治工作,选取了六处有代表性的以及具有自身独特文化内涵的古厝群,全面系统的讲述了不同古厝群各自的发展机制、文化特征、保护整治的过程以及今时古厝的新面貌。
书中一则探讨了历史街区及古建筑的保护整治方法,二则让读者深入了解到福州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居民及游客在点点滴滴中感受古厝的建筑语言,体悟蕴含的历史文化,是为古厝的重生。
内容推荐
关于古厝
“古厝”在福州方言中指称“老屋”,是先辈留下的财产,是后人对家的记忆,是一种“乡愁”。曾意丹先生在其《福州古厝》前言中对“古厝”内涵进行了明确,狭义上指古老的房屋,广义上则泛指古建筑,按功能可分为城防建筑(城池、堡寨、炮台)、交通水利设施(桥梁、驿站、古渡、街亭等)、宗教建筑(寺院、宫观、塔庙)、文教建筑(文庙、文昌阁、书院等)、古民居及各级尺度的古民居聚落。福州“古厝”亦即对福州文物古迹的统称,包括了古文化遗址、石窟、石刻、古建筑、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景观以及各类文化线路等遗产,涵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历史悠久,有人类活动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的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其建城史亦可追溯至2200多年前先秦时期的新店闽越故城及西汉的屏山冶城,有着积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中国传统城市(无论都城还是各地方城市),包括建筑,皆一脉相承,讲求“中轴+院落”布局,并融合自然山水要素,创造了理性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独特形态,福州古城、古建筑亦然。同时,福州在其2200多年的发展及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中,仍保留有闽越文化基因及其独特的山水特质,故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个性。早期的干栏式建筑(考古发掘印证)、唐末五代的华林寺(为江南地区存续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明清古建筑群(三坊七巷、朱紫坊街区等)、清末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上下杭街区商住混合建筑、老仓山历史建筑群、鼓岭国际避暑社区等,既具独特的地域性,又具有特色鲜明的时代性。从留存的古建筑来看,自宋初(公元964年)至近现代,各时期均有地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福州城市历史与保护历程
第二章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
第三章 朱紫坊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
第四章 上下杭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
第五章 老仓山保护与重生
第六章 马尾船政文化园
第七章 鼓岭古厝重生
第八章 南公河口街区的保护再生
结语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及其实施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厝重生——福州古厝保护与活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严龙华 陈沐歌 赵楚 罗景烈 魏樊 陈川 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2300112
开本 20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