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我们为何如此焦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探讨人为什么会焦虑的哲学类图书。作者以蒙田、帕斯卡尔、卢梭和托克维尔等四位法国哲学家就这个问题形成的观点展开探索, 探讨了现代幸福观的起源与发展, 以及如影随形的焦虑与不安。呈现了从十六世纪到当下, 我们如何一步步走来的路径。几个世纪以来, 关于内在自我的发现与强调, 看似让我们随心所欲地生活, 实则却促成了单一的、并不真正幸福的生活。我们追求世俗安逸, 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我们应该如何自我疗愈。 目录 中译本序001 序我们都是不安的灵魂003 导论四位法国哲学家怎样看待现代人的幸福观001 第一章蒙田:平凡生活的艺术010 “自我”脱胎于宗教战争之中010 人文主义的内在性与蒙田的影响014 灵魂与自我018 纯粹的生活何以成为美好的生活021 从对人的认识到对我的认识024 内在美德,或“无可挑剔的品质”028 内在满足的艺术:独处与社交的平衡之道035 友谊,是无条件的赞许041 蒙田的保守主义,一种权宜之计044 蒙田的政治人类学与现代政治的纷争051 第二章帕斯卡尔:内在的非人性053 蒙田在17世纪的影子053 是现代物理学家,也是奥古斯丁派基督徒056 放任自流与大权在握:当蒙田精神遇到福音精神061 现代人的自我认知:沉迷消遣,还是承认痛苦066 社会生活中的自我欺骗071 人类渴求正义076 真正的自我认知:人的自我超越080 在苦恼中追寻083 赌注091 隐身匿迹的上帝096 内心与爱的可能性099 帕斯卡尔的遗产:在急于展示幸福的时代,诚实地表达悲伤105 第三章卢梭:大自然救赎者的悲剧107 卢梭的第三条道路107 卢梭的新伊甸园与自我放逐112 英雄主义式的内在性118 一对美满的夫妇124 道德上的自我满足135 彻头彻尾的孤独144 卢梭的“可悲而伟大的体系”:发人深省的悲剧149 第四章托克维尔:民主与赤裸的灵魂153 让民主照照镜子153 全员中产阶级社会?159 赤裸的世界167 怀疑令人面目全非170 自我省视176 孤独与渴望无条件的赞许179 内在性的政治与审慎的复苏185 结论博雅教育与选择的艺术192 如何花掉筹码192 哲学家的木板195 致谢199 注释205 参考文献284 索引310 译者后记33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为何如此焦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本杰明·斯托里,(美)珍娜·西尔伯·斯托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885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90000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2.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