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内容
编辑推荐

民国山川,英雄竟逐。人物品藻,任诞风流。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乱世,政事纷繁复杂,局势动荡不安。本书再现了风云变幻、精心动魄的民国历史,展示了一个阴谋诡计耍尽,丑剧闹剧百出,大大小小的军阀舞枪弄炮,形形色色的政客纵横捭阖的时代。

内容推荐

民国山川,英雄竟逐。人物品藻,任诞风流。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乱世,政事纷繁复杂,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个非常时期出现了许多显赫一时的人物。在内忧外患的民国,他们扮演着自己特殊的角色,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民国的历史。那些或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历史的另一种“真实”,使我们对活跃在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有了全新的看法。我们且从这些风云人物的一言一行中捕捉当时的历史真相,洞察近代中国的跌宕起伏。

目录

第一章 龙无首: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语成谶

宝善里事件

谣言四起惹祸端

计划没有变化快

铁血十八星

“你们不要骂我”

床下都督

活弥勒佛

安民告示

两面讨好

湖北三杰

挑瓦革命

头发也大有文章 

艰难的起步

顶天立地奇男子

同心扑满,当面算清

第二章 蟒缠身:你方唱罢我登场

小站风云

拾簪将军

休把当兵自看轻

大丈夫志在四方

“皇帝梦”

洹上一钓翁

萍水相逢成一梦

北京的莫里循

刺杀宋教仁

辫子满天飞

第三章 群兽斗:城头变换大王旗

北洋之星初长成

“北洋三杰之龙”

不讲情面的王士珍

慢慢行,等等看

“六不总理”

“大总统不会做皇帝”

五将军密电

黎菩萨

乱上添乱

按下葫芦起了瓢

“精虫总统”

盖棺未定论

血洒执政府

第四章 虎东北:老子英雄儿好汉

“胡子”督军

发迹八角台

升官发财梦

逐鹿中原

有个性的奉天督军

绿林学校

寸土不让

知恩图报

有权不见土肥原

东北上空的青天白日

风流少帅

哪管东师入沈阳

难道抗日有罪

刀下留人

血溅老虎厅

一代传奇,赵四小姐

第五章 猴沐冠:多少楼台烟雨中

充满争议的蒋中正

四万万微生物

从边缘走向中心

哭出来的嫡系

宁汉之争

求签问卜得胜利

讨蒋第一,抗日第二

宋氏“大姐大”

中美合作

“无齿之徒”

过江专线

罗斯福欲除蒋介石

四家的天下

西安事变戏中戏:救蒋、灭蒋与逼蒋

溽暑匡庐盛会开

政治生活全系权谋

第六章 犬蠕行:身在汉营心在曹

“罕见之才”

革命家不结婚

“鲶拐子”严怪愚

伪党伪国伪公之宏愿

“前赴后继”陈公博

汪周对骂

从汉奸到接收大员

汉奸末路

“文胆”胡兰成

周作人的忏悔

第七章 蛇秘伏:群魔乱舞误春秋

神龙见首不见尾

“蝴蝶”飞过

用钱的法则

中国的盖世太保

最神秘的人

香港被扣记

戏剧性的“十三”

空前的哀荣

卿虽乘车我戴笠

杀人手段高绝的“好同志”

内勤“人材”毛人凤

简朴的迷宫

第八章 狼天下:风云变幻上海滩

黄金荣出道

“天字辈”的青帮老大

蒋介石的老师

“黄太太”

水果月笙

“老头子”和“老夫子”

当代春申君

“保险费”

广交名流

天下头号戏迷

“冬皇”孟小冬

大亨的末路

叶落香江

第九章 大风歌:百家争鸣竞风流

从胡说开始

三不来教授

北大讲台上的狂儒

“洋离骚”

翩若惊鸿

墙外开花墙内香

才子佳人情缠绵

旧婚姻与新感情

富春江上神仙侣

永生的凤凰

同窗好友

众香国里一蝴蝶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不可不看的风景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第十章 舞蹁跹:人生大小舞台间

须眉不让“巾帼”

“诡音”名旦

尚大侠2

京剧名伶梆子花

伶界一大王

影坛“金嗓子”

人言可畏

武戏文唱杨小楼

《海瑞罢官》成绝唱

翩翩胡蝶正当行

试读章节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在武昌起义爆发前夕,社会上已经散布着这样的政治谣言。这些谣言在根部蛀蚀着清政府的统治,谣言像野火一样流传开来,使得人们对政府的不满与轻视与日俱增。

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赶制炸药时发生意外爆炸,起义计划暴露。不过,从对宝善里事件的处治看,湖广总督瑞潋并不想扩大事态。可是一则谣言将事态再次引入白热化。这则谣言是:清政府正在捕杀革命党人。

宝善里事件之后,瑞潋决定接受军官们的建议,销毁缴获的名册,对新军中存在的革命党人置之不理。

当宝善里发生爆炸事件,孙武等人在逃脱之后,猜想清政府必定会按照名册缉拿革命党人。本打算不将事态扩大的瑞潋,按缴获的名册捉拿了革命党人彭、刘、杨,并残忍杀害。在第二天清晨,另一位革命党人张廷辅被捕。政府的肆意捕杀使很多士兵意识到自己随时可能会成为被殃及的池鱼,面临着“等死,死国可乎”的局面,他们最终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与其等死,还不如拼死抗争,最终导致了这场大规模的政变。

先前在湖北武昌尽管盛传革命党要在八月十五起事,但整个中秋期间并没有动静,相反,武昌城里过中秋佳节的气氛依然浓郁,完全看不出任何即将起事的迹象。只有革命党人知道这些是一场带来新生的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但是原定的发难时间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被迫延期。

宝善里事件后,起义计划败露,湖北总督瑞潋惊恐万分,立即宣布全城戒严,大肆搜捕。当晚就提审并杀害了起义中的主干力量。

清兵军事参议官铁忠提审起义计划中在指挥部任侦查员的彭楚藩。在清军面前彭楚藩傲然屹立,毫无屈服之意。看到这个情形,铁忠愤怒地咆哮道:“你是何人,见到官兵敢不跪下!”彭楚藩冷冷一笑,不屑一顾地说:“我彭楚藩是革命党人,你这清狗,我岂会跪你!”铁忠左右的卫兵把彭楚藩推坐在地上。铁忠继续拷问:“你为何革命?还有哪些余党?”彭楚藩指斥道:“大好河山,被你们这些清狗毁坏,断送,徇私舞弊,草菅人命!为何不要革命?!’铁忠无言以对,只得禀明瑞潋,瑞潋做主判以极刑。接着提审“小诸葛”刘复基——整个起义计划就是他起草的,刘复基自认革命不讳,大骂清官腐朽丑恶的嘴脸,杨洪胜脸部重伤,如黑炭一般,还不等清官吏发问,就怒吼道:“我就是革命党,我也不会说出什么!要杀便杀!你们这些清狗奴才的未日眼看就要到了!”说完,便放声大笑。被捕的革命党人丝毫没有畏惧退缩,见拷问不出结果,铁忠只得再次报告瑞潋,气急败坏的瑞潋连声说了“杀!杀!杀!”三爪“杀字”。

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在督署东辕门被斩首。徐维贤哀悼烈士时曾赋七律一首:“一死名留万古垂,临刑骂贼志不亏。从容就义身甘殒,不怕牺牲世少为。首创共同三烈士,迎风响应两湖师。卒成汉业恢疆土,特立千秋纪念碑。”为了纪念这三位烈士,现在武昌有一条以三位烈士的姓命名的路,叫彭刘杨路。

在得到彭刘杨三烈士死难的消息后,革命党人集合在一起商定应变措施,最后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乘机崛起,提前发难”。

此时的武昌城,各个军营内纷纷谣言四起。工程营后队队长熊秉坤召集各队代表,约定当晚发难。熊秉坤也因此有了“熊一枪”的美名。

晚上八时,二排排长陶启胜领护兵巡棚查哨,看见金兆龙和程正瀛两人荷枪实弹,持枪而待。就问金兆龙这么晚了,要干什么。金兆龙说:“准备不测。”陶排长厉声喝问:“难道你想造反?”金兆龙反问道:“反就反,你能拿我怎样?”陶启胜上前死死扼住金兆龙的手腕,呼令护兵一起上来逮捕他。程正瀛见状按住陶启胜并用枪托撞击陶启胜的头部,陶启胜挣扎着忍痛逃跑。程正瀛向他开了一枪。这时熊秉坤刚刚走到本队第一排第三棚,听到第二排有呼喊和打斗的声音,知道事情有变,立即取出手枪,边装弹药边往二排方向跑。远远看见痛苦不堪的陶启胜从对面跑来,熊秉坤立即向他开枪射击,陶启胜侥幸从楼梯逃跑。

熊秉坤等人趁势而起,鼓动众士兵起义,军营大乱,熊秉坤带领跟随他们起义的士兵们向楚望台军械库冲去。这时枪声大作,整个工程营都跟着轰动起来。清督队官阮荣发、右队队官黄坤荣和司务长张文涛三人出来阻挠,起义众人没有一个退缩和屈服,阮荣发向人群里开枪,乱枪打死士兵一人,起义士兵将他们三人打死。之后起义的大队人马奔向楚望台军械所。

这时,工程营的其他士兵以及步、炮、辎重各营和军事学堂的部分学生也相继聚集到楚望台。熊秉坤带领着起义大军在当晚守卫楚望台军械库的革命党人罗炳顺等人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军械库。拿到了武器弹药之后,革命军战士们群情激昂,一时间枪声大作。

革命党人张振武、蔡济民听到了起事的枪声,得知熊秉坤正奔向楚望台军械所,立刻带着各自的兄弟来到楚望台和熊秉坤等人会合,起义的队伍逐渐得到了扩大。起义队伍壮大,指挥不便,需要一个总指挥指导队伍行动。在营里有一个叫吴兆麟的人很有威信,他曾经进过参谋学校和军官讲习所学习,懂得军事作战,又是原日知会员、左队队官。于是起义队伍临时推举吴兆麟担任总指挥。吴兆麟受任后,立即部署向总督署发起进攻。

总督署位于武昌城的西南角,右毗城郭,左邻市街,后屏围墙,又紧靠大江。总督府坐落在这里,湖北总督瑞澈就在这易守难攻的军事据点里面。炮营闹事,让整天担心革命党闹事的湖北总督瑞澈大为恐慌,大骂手下的无能。当夜在总督署守卫的兵力大约有三千人,瑞潋利用这股精锐力量,拼死顽抗。为了一举捣毁总督署,起义队伍向总督署发动了数次进攻,枪林弹雨,战斗十分激烈。进攻督署,仍以工程营为主力,其他队伍辅助配合,这样兵分三路,从三面夹击总督署。后在炮队的强力支援下,起义军经过殊死战斗,终于攻破了总督署的大门,瑞潋早就吓得魂飞魄散,一见形势不妙,马上命人凿开督署的围墙,慌慌忙忙地登上楚豫兵舰,拖家带口地逃往汉口去了。总督瑞潋带着家小连夜逃跑,官兵见总督瑞潋已逃,早已无心抵抗,跟着弃械亡命。

这时天已大明,经过一夜浴血鏖战,到10月11日上午,武昌全城光复。这个早晨因此具有了非比寻常的革命意义,九角十八星革命军旗帜在武昌城头上迎风飘扬。次日,起义军又收复了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全在革命军掌握之中了。不久,传来了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等省相继独立的大好消息,经过革命军的不懈努力,终于发动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

P4-8

书评(媒体评论)

大家常说“浓缩的才是精华”,书也是这样,《民国那些事儿》就可以堪称是精华版的“民国通俗演义”,是_本足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武夫当国》的“经典”是以史料见长。作者的职业和历史亲历者的特殊身份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而《民国那些事儿》则是作者在今天用现代人的眼光把民国的历史放在更加宏阔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审视和思考的结果。

——一苇渡江(网友文学博士)

战争、政变、暗杀、倒戈、学潮、工潮,什么事都在发生;政治试验、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立宪、联省自治一民国的政局就是一个实验田。皇帝、军阀、政客、文人、流氓、妓女,什么人都一齐出现;袁氏称帝、张勋复辟、府院之争、逐鹿中原、东j匕易帜,真可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闲云野鹤(自由撰稿人)

时光不能倒流,历史却总值得惦记,尤其是那些距离今天生活很近的历史,惦记起来,就越发地让人感到五昧杂陈。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非常意义的阶段,帝制终结,共和初立,列强环逼,内乱相连,摸索了近半个世纪的现代化终于开始找到了感觉,憋了半个世纪的政治欲望也找到了进发的出口。《民国那些事儿》就是循着历史的脉络。为人们打开一扇观望那段历史的窗户。

——千年重(中关村在线编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冷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31972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8.09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1
15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