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月派诗歌翻译文化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移花接木,催生异彩”为脉络,以翻译文化为着眼点,系统探究新月派译诗文化史—勾勒了新月译者的身份、诗学、文化素养与译诗成就,考了其“选种”“播种”的译诗策略和艺术,观察了新月译诗作为“种子”在中国文学园地里的新生与新变,对比阐述了新月派与同时期社团的译诗文化。
本书史料翔实,在新史料发掘的基础上揭示了新月派译诗与文学创作以及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透视了新月文化的异域源头和历史变迁,探索了文学社团翻译史的书写模式,丰富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文化)史的书写,而且,还能为当下的翻译文学、诗歌翻译和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本土与域外的资源以及理论思考。
目录
目录
总序当代翻译学文库
前言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新月派及其诗歌翻译2
第二节新月派(诗歌)翻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7
第三节研究目的与内容架构16
第四节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意义23
第二章诗歌翻译文化图景: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30
第一节五四时期译诗文化的历史考察31
第二节20世纪30年代译诗文化的历史考察47
第三章书写诗歌翻译:新月派的译诗活动62
第一节新月派的译诗群体63
第二节新月派译诗概述71
第三节新月派古典倾向诗学的观察82
第四章传统的与现代的:新月派译诗的主体选择88
第一节浪漫派传统诗歌译介:译诗的纵贯线88
第二节译介布莱克与济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转折105
第三节现代之风:英国唯美派与法国象征派诗歌的译介119
第五章浪漫的与古典的:新月派译诗策略135
第一节译诗发绪:反“浪漫性”的古典倾向136
第二节译诗选择的“反感伤”主题141
第三节译诗形式主张的理论话语163
第四节新月派译诗:欧美文化影响下的诗学构建169
第六章古典的“创格”:新月派诗歌翻译艺术175
第一节译诗对话:诗歌翻译形式关怀的发端176
第二节“创格”:规范与创新之间的试验195
第三节“创格”的多元:译诗艺术的历史发展215
第四节中庸与中和:译诗方法和语言观229
第七章“奇丽的异色的花”:新月派译诗与写诗241
第一节摹仿与创新:译诗与新诗体探索241
第二节互文性:译诗与写诗之间268
第三节“种子移植”的效应:译诗的现代性与历史影响280
第八章结语:构建新月派诗歌翻译文化285
第一节新月派的诗歌翻译文化285
第二节新月派诗歌翻译文化的特性294
第三节新月派诗歌翻译文化的成因302
参考文献305
附录一新月派译诗(1923—1935年)篇目一览319
附录二外国作家中英文姓名对照34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月派诗歌翻译文化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焰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798435
开本 B5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72
出版时间 2024-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