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
内容
编辑推荐
全书力求体现热处理原理、工艺、设备和技术的新进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与设备、热处理缺陷与质量控制三大部分,包括固态相变、钢在加热时的奥氏体转变、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脱溶转变与调幅分解、钢的退火和正火、钢的淬火及回火、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其他热处理、热处理工艺设计、热处理设备、热处理缺陷与控制、热处理质量检验等内容。全书力求体现热处理原理、工艺、设备和技术的新进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
本书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热处理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1第1部分热处理原理
第1章固态相变5
11固态相变分类5
111按平衡状态分类5
112按热力学分类7
113按原子的迁移特征分类8
114按形核特点分类9
12固态相变特征9
13固态相变过程12
131固态相变中的形核12
132固态相变中的晶核长大13
14固态相变动力学15
习题16
第2章钢在加热时的奥氏体转变17
21奥氏体的基本性质17
22奥氏体的形成机理18
221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基本
过程19
222马氏体向奥氏体的转变21
23奥氏体的形成动力学22
231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22
232连续加热时奥氏体形成动力学23
233影响奥氏体形成速率的因素23
24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及其控制25
241晶粒大小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25
242奥氏体晶粒度26
243奥氏体晶粒长大原理26
244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27
245奥氏体晶粒大小的控制28
习题29
第3章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30
31钢的冷却转变概述30
3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30
321IT图概述30
322IT图的建立31
323影响IT图的因素32
324IT图的基本形式34
33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35
331CT图概述35
332CT图的建立35
333CT图的分析36
34过冷奥氏体转变图的比较和应用38
341IT图与CT图的比较38
342IT图与CT图的应用38
习题42
第4章珠光体转变43
41珠光体的定义和组织形貌43
411珠光体的定义43
412珠光体的组织形貌44
42珠光体转变机理45
421珠光体的形成机制45
422亚(过)共析钢的先共析转变和
珠光体转变48
423魏氏组织50
424伪共析和离异共析51
43珠光体的力学性能52
431共析钢的力学性能52
432亚(过)共析钢的力学性能53
44珠光体转变热力学与转变动力学54
441珠光体转变热力学54
442珠光体转变动力学55
443影响珠光体转变的因素57
45奥氏体中析出的碳(氮)化物和相间
沉淀58
习题59
第5章贝氏体转变61
51贝氏体的定义和组织形貌61
511贝氏体的定义61
512贝氏体的分类61
513贝氏体的组织形貌62
52贝氏体的力学性能64
521影响贝氏体力学性能的因素65
522贝氏体组织的应用66
53贝氏体转变机理68
531贝氏体转变的切变理论68
532贝氏体转变的台阶扩散理论70
533贝氏体转变动力学71
534影响贝氏体转变的因素73
习题75
第6章马氏体转变76
61钢中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组织形态76
611马氏体的晶体结构76
612马氏体的组织形态77
62马氏体转变的特征80
63马氏体的力学性能83
64马氏体转变热力学与转变动力学84
641马氏体转变热力学84
642影响Ms点的因素85
643马氏体转变动力学86
习题88
第7章脱溶转变与调幅分解89
71脱溶与时效89
711固溶和时效处理89
712AlCu合金的时效过程90
713影响时效过程及材料性能的
因素93
714固溶处理及时效规程95
72调幅分解97
721调幅分解的热力学条件97
722调幅分解的过程98
723调幅分解的组织与性能99
习题100第2部分热处理工艺与设备
第8章钢的退火和正火102
81钢的退火102
811扩散退火102
812完全退火103
813不完全退火104
814球化退火105
815再结晶退火106
816去应力退火107
82钢的正火107
83退火和正火的选择108
习题109
第9章钢的淬火及回火110
91钢的淬火110
92淬火冷却介质110
921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111
922淬火冷却介质的冷却作用111
923常用淬火冷却介质及其冷却
特性112
93钢的淬透性116
931淬透性与淬硬性的概念116
932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116
933淬透性的测定方法117
934淬透性的应用119
94淬火应力、变形及开裂120
941淬火应力121
942淬火变形124
943淬火开裂126
95淬火工艺129
951淬火加热规范的确定129
952淬火冷却介质及冷却方式的
确定131
953淬火方法的选择131
96钢的回火133
961回火的定义与目的133
962回火的分类及应用133
963钢的回火脆性136
964回火工艺的制定138
97淬火工艺的新发展140
971奥氏体晶粒的超细化处理141
972碳化物的超细化处理141
973控制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形态
及其组成的淬火142
974使钢中保留适当数量塑性第二
相的淬火142
习题143
第10章表面热处理144
101表面淬火工艺概述144
1011表面淬火的目的及应用144
1012表面淬火原理145
102火焰淬火148
1021火焰的组成及其特性148
1022火焰淬火方法149
1023火焰淬火工艺149
103感应淬火150
1031感应加热原理150
1032感应淬火工艺151
1033感应淬火的特点及应用151
104高能束淬火152
1041脉冲淬火153
1042激光淬火153
1043电子束淬火154
习题155
第11章化学热处理156
111化学热处理的一般过程156
112钢的渗碳158
1121渗碳方式158
1122渗碳工艺制定160
1123渗碳后的热处理161
1124渗碳工件的性能163
113钢的渗氮163
1131钢的渗氮过程164
1132渗氮层的组织和性能164
1133渗氮用钢及其预处理165
1134渗氮工艺控制167
114钢的碳氮共渗169
115钢的渗硼169
116离子化学热处理170
习题171
第12章其他热处理172
121真空热处理172
1211真空热处理的特点172
1212钢的真空退火、淬火及回火173
1213钢的真空渗碳、渗氮174
122形变热处理175
1221形变在热处理中的作用175
1222形变热处理的分类176
习题180
第13章热处理工艺设计181
131钢的分类和编号181
1311钢的分类181
1312钢的编号182
1313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183
132工程结构用钢的热处理185
133机器零件用钢的热处理186
1331渗碳钢的热处理及实例分析186
1332调质钢的热处理及实例分析188
1333弹簧钢的热处理及实例分析190
1334滚动轴承钢的热处理及实例
分析192
134工具钢的热处理193
1341工具钢概述193
1342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分析194
1343模具钢的热处理及实例分析195
135特殊性能钢的热处理197
136铸铁的热处理198
1361铸铁的分类198
1362常用铸铁的热处理198
137有色金属及合金的热处理201
1371铝及铝合金201
1372钛及钛合金203
1373铜及铜合金204
1374镁及镁合金205
138热处理数值模拟技术206
1381热处理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
历程206
1382热处理模拟基本方法207
1383热处理模拟应用实例208
139材料基本规律获得过程举例211
习题214
第14章热处理设备215
141筑炉材料215
1411耐火材料216
1412保温材料216
1413炉用金属材料217
142热处理电阻炉217
1421电热元件的选择218
1422常用电阻炉218
143可控气氛热处理炉224
1431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特点224
1432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类型225
144真空热处理炉226
1441真空热处理炉的电热元件和
炉衬226
1442真空热处理炉的基本类型228
145热处理浴炉和流动粒子炉231
1451内热式浴炉231
1452外热式浴炉232
1453流动粒子炉232
146感应热处理设备233
147热处理冷却设备238
1471普通淬火槽239
1472周期作业机械化淬火槽240
1473连续作业机械化淬火槽241
1474淬火机和淬火压床242
1475喷射式淬火装置243
1476校正与校直设备244
习题245第3部分热处理缺陷与质量控制
第15章热处理缺陷与控制247
151热处理缺陷的分类247
1511按热处理缺陷表现形式分类247
1512按热处理工艺类别分类248
1513按热处理缺陷产生原因分类248
152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与控制249
1521氧化和脱碳250
1522过热和过烧253
1523加热不当引起的裂纹254
153退火、正火缺陷与控制255
1531黑脆255
1532粗大魏氏组织255
1533反常组织255
1534网状组织256
1535球化不均匀256
1536硬度过高256
1537退火、正火缺陷实例分析257
154淬火缺陷与控制258
1541淬火变形和裂纹258
1542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缺陷260
1543淬火缺陷实例分析262
155回火过程中产生的热处理缺陷与
控制264
1551回火脆性264
1552回火裂纹264
1553回火硬度不合格265
1554回火变形265
1555回火缺陷实例分析265
156感应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处理
缺陷与控制266
1561常见感应热处理缺陷266
1562感应热处理缺陷实例分析267
157化学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处理
缺陷与控制271
1571渗碳热处理缺陷271
1572渗氮热处理缺陷274
1573碳氮共渗热处理缺陷276
1574化学热处理缺陷实例分析277
习题284
第16章热处理质量检验285
161常见热处理质量检验方法285
1611硬度试验285
1612其他力学性能试验287
1613显微组织检验289
1614化学成分分析290
1615无损检测292
162热处理件的质量检验292
1621正火、退火件的质量检验292
1622淬火、回火件的质量检验293
1623感应淬火件的质量检验294
1624渗碳和碳氮共渗件的质量
检验295
1625渗氮及氮碳共渗件的质量
检验296
习题298
参考文献29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谈淑咏 皮锦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765271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字数 477
出版时间 2024-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G1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