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琴论缀新 |
内容 | 编辑推荐 琴人学习书目 内容推荐 1956年, 北京琴会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国音乐研究所领导下, 派出古琴采访小组, 结识各地琴家之后, 即经常与各地琴家保持接触, 受到各地琴家不断教益, 使北京琴会在琴学与琴艺各方面得到不少提高。北京琴会筹议为各地琴家建立互相接触的园地, 设想印发一种专刊, 并曾向各地琴家征稿。 《琴论缀新》应运而生。这本书集中体现了1949—1980年间的中国古琴研究成就,此专刊以利琴学、琴艺之交流,收录了各地琴家之文论,极具史料价值。不仅关注学术研究,而且对于演奏技法技巧、行业动态都有涉及,读者可以从中窥视这一时期古琴届发展态势。 目录 第一集 叙/3 古琴古代指法的分析 顾梅羹/4 广陵琴派的沿革和特点 张子谦/9 《龙翔操》与 《龙朔操》命名的质疑 沈草农/15 胡笳考小序 汪孟舒/17 谈 《胡笳十八拍》中的词与谱 杨葆元/21 从古琴曲 《胡笳十八拍》与词配合的情况证明词曲的作者是蔡文姬 王绍舜/22 鉴琴六要 王生香/46 运用汉语的声调演唱琴歌 汪珍昌/64 琴坛零讯/73 第二集 二月八日在北京古琴研究会举行的茶会上吕骥同志的讲话/77 二月八日在北京古琴研究会举行的茶会上查阜西先生的讲话/81 关于发掘 《玄默》的札记 姚丙炎/85 《关山月》探源 张育瑾/91 《张孔山流水》研究 查阜西/95 《张孔山流水》传本考异 查阜西/100 琴曲 《沧海龙吟》考 汪孟舒/114 《碣石调?幽兰》校勘 汪孟舒/116 《广陵散》古指法考释 顾梅羹纂/123 改进古琴记谱初议 周金国/134 对改进七弦琴记谱法的一点意见 上海音乐学院七弦琴小组集体讨论 林友仁执笔/145 琴坛零讯/153 编后记/158 第三集 李元庆同志在琴曲发掘座谈会上的讲话 (摘要)/163 嵇康的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 杨荫浏/175 古琴家阮籍及其 《乐论》 许 健/184 继承古琴遗产的我见 桂伯铸/188 琴曲的发掘整理必须革新 王端瑢/190 我对发掘琴曲的几点体会 王生香/192 谈七弦琴音乐群众化的几个问题 龚 一/195 读 《略论七弦琴音乐遗产》后想到的 汪珍昌/199 七弦琴音乐的移植 伊鸿书/202 改编 《春江花月夜》的几点想法 陈长令/207 发掘琴曲 《长清》的心得 张子谦/217 “嵇氏四弄”几个问题的考证 顾梅羹/219 试弹 《长清》的初步体会 徐立孙/223 发掘 《孤馆遇神》的感受和设想 姚丙炎/225 漫谈 《广陵散》 沈草农/228 试谈古琴减字谱的创制问题 吴 钊/231 诗二首/245 访日演出散记 李祥亭/246 琴坛零讯/247 编后记/249 第四集 复刊说明/253 一次空前热烈的盛会 ———记北京古琴研究会复会演出会/254 《溲勃集》(选刊) 查阜西遗著/257 吴氏 《潇湘》初析 王震亚/260 琴曲钩沉 (选刊) 姚丙炎/283 古琴音乐的历史变迁 [日]三谷阳子文 吴文光译/294 简讯数则/320 问题探讨/322 各地琴会琴人动态/32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琴论缀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北京古琴研究会编 林晨整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775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79000 |
出版时间 | 2024-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32.3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