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柳传志商道真经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生闯荡洞世事,中道创业练人情。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像柳传志那样的胆识与气魄,也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柳传志那样跌宕起伏的人生,但我们却可以从他传奇式的创业经历中海纳百川,洞悉人生百味;从他妙语惊人的企业战略中含英咀华,领}吾智慧人生。

本书精选了柳传志数十年创业过程中的妙语箴言、精彩案例,从创业、管理、投资、执行力、用人、品牌营销、诚信、社会责任、企业文化、逆境挑战等多个角度,旁征博引,纵横深入,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柳传志的内心世界,体味创业中的艰辛困苦、喜悦悲伤,力图从多个层面感知一个真实、丰厚的柳传志。

他的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转折、每一步战略,都是人生智慧的高度提炼与浓缩,光环与荣誉的背后,正是柳传志亦步亦趋、大开大阖的英雄本色。翻开书页,徜徉其间,让柳传志成功之路上的细沙铺垫成我们脚下的蜿蜒小道,不求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只求为前行的人生之路增添一抹绚丽的底色,叩响智慧与财富之门。

内容推荐

他,青年时曾与心中的蓝天梦失之交臂,却在另一片天空中打拼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他,不惑之年下海创业,毅然放弃中科院安逸稳定的工作,在过去的20几年中,不断地变换身份,从科研人员、下海知识分子到中国最大电脑公司的创始人、CEO……以敏锐的头脑与智慧缔造着人生的奇迹。

他,志存高远,聚沙成塔,带领联想集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跃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世界500强”企业。

他,满腹韬略,用人如神,一手提拔了堪当重任的联想集团接班人——杨元庆、郭为。

他,以惊人的魄力成功并购世界知名企业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完成了“蛇吞象”的壮举。

他,花甲之年退居幕后,以一个华丽的转身实现了从企业家到投资家的巨变。

他,隐退5年后临危受命,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带领联想力挽狂澜,扭亏为盈。

他就是被人们称为“中国IT企业教父”的传奇人物——柳传志。

目录

前言/2

第一章 偏执也是对目标的执著——柳传志论创业之道/001

 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002

 偏执也是对目标的执著/004

 “国有民营”的金字招牌/006

 瞄准一个明确的目标/008

 立意高,才能长远发展/010

 寻找核心竞争力/012

 因时顺势,自强不息/014

 做别人不想做和不能做的/016

 一招鲜,吃遍天/018

 环境逼着你冒风险/021

 不要老跑在别人后面/023

 要实力,不仅要勇气/025

 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四道关口/027

第二章 中国人自己的管理方法——柳传志论企业管理/029

 中国人自己的管理方法/030

 “管理三件论”的诞生/032

 从“平底快船”到“大船结构”/035

 从“大船结构”到“舰队管理”/037

 开会迟到者要严肃罚站/039

 允许CEO犯小错/041

 看画,退到更远的距离/043

 领军人物是核心/045

 令旗一举,三军能动/047

 管理就像一个房屋的结构/049

 只要能爬到山顶就是好方法/051

 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053

 一把手是把珍珠串起来的线/055

第三章 让资本为你打工——柳传志论投资之道/057

 做投资更像做侠客/058

 让资本为你打工/060

 有所为有所不为/062

 事为先,人为重/064

 给老虎插上翅膀/066

 选老虎不选病虎/068

 总结教训,谨小慎微/070

 普及联想的经验和教训/072

 投资要顾及股东利益/074

 为投资人的长远利益着想/077

 “穿草鞋”与“穿皮鞋”/079

 房地产是联想发展的必然/081

 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084

 金色鲤鱼跃龙门/086

第四章 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柳传志论决策执行/089

 联想的现在与未来/090

 “抢棒子”战略/092

 不能“懵着打”/094

 拐大弯,曲线救国/097

 先立足本土/099

 改造环境,适应环境/101

 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103

 成功需要妥协/105

 决策联想的“三手准备”/107

 步步逼近策略,109

 海外三步曲/112

 以退为进策略/114

 “大联想”战略部署/116

 联想的执行力/118

 认准方向,坚决执行/120

 战略一定要正确/122

 想明白了就要做/124

 愿意跟着干的站在旗下/126

 制度一定要执行/128

 能说会练是真把式/130

 要做让自己长本事的事/132

 遵照联想精神办事/134

第五章 赛马中识别千里马——柳传志论用人之道/137

 赛马中识别千里马/138

 请倪光南出山/140

 教杨元庆学会妥协/143

 召回“第三少帅”朱立南/145

 道不同,不相与谋/148

 让年轻人参与管理/150

 “入模子”培训/152

 联想不是“饭碗”/154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156

 柳传志的三种人才观/158

 从“缝鞋垫”到“做西服”/160

 搭班子,建堡垒/162

 因人设事的中国式智慧/164

 岗位轮换,培养接班人/166

 留着他培养新人/168

 物质激励,衣食无忧/170

 让员工成为发动机/172

 善待员工,形成正反馈/174

 让老园丁有股份/176

第六章 我们要做百年老字号——柳传志论品牌营销/179

 人之所弃,我之所欲/180

 中国互联网的代名词/182

 把客户效益放在首位/184

 捆绑式销售,扩大战果/186

 双营销模式/188

 进军家电领域/191

 开发功能操作软件/193

 掀起“全民液晶风暴”/195

 信誉是品牌的基础/198

 我们出售的是服务/200

 我们要做百年老字号/202

 与洋品牌一较高下/204

 踏上“因特网之路”/206

 强化联想宣传攻势/208

第七章 信誉是联想的商标——柳传志论诚信之道/211

 做一个正直的公民/212

 我不会对投资者撒谎/214

 诚信与求实/216

 信誉是联想的商标/218

 求实文化,王者之风/220

 让股东相信我们/222

 说到做到,赢取信任/224

 不是100分就是0分/226

 先做出来再说/228

 精神财富更重要/230

 把话放在桌面上说/232

第八章 以产业报国为已任——柳传志论社会责任/235

 以产业报国为己任/236

 在摸索中前行/238

 传递祥云,凝聚民心/240

 奥运大练兵/242

 民族工业,红旗飘扬/244

 为和谐社会做贡献/246

 中国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248

 创造更多的“联想”/250

第九章 时代在变,文化不变——柳传志论企业文化/253

 企业利益高于亲情文化/254

 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256

 杜绝宗派文化/258

 文化是纽带/260

 谁栽树,谁乘凉/262

 企业文化是无声的命令/264

 文化磨合是企业合并的难题/266

 时代在变,文化不变/268

 规章不到的地方靠文化/270

 变是联想永远不变的主题/272

 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274

第十章 联想人不相信眼泪——柳传志论逆境挑战/277

 失误是学习的机会/278

 美尼尔综合症的爆发/282

 挫折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284

 整合南北联想/286

 联想成长的暗礁/290

 联想人不相信眼泪/293

 抚平失败带来的伤痕/295

 下辈子我还要做企业/297

 惊涛骇浪我见过很多次/299

 别拿长跑当短跑/301

 自知之明,鸵鸟理论/303

 看别人怎么摔跟头/306

 为最坏的情况作准备/308

 柳传志的幸福指数/310

 “中国芯”风波/312

 告别“蓝天梦”/314

附录:柳传志大事记/316

试读章节

“穿草鞋"与“穿皮鞋”

柳传志如是说:“以前做实业家的时候,只要把自己企业的运作考虑好就行了,顶多观察到自己所处产业里的状况。做投资以后,知识和眼界可能就要更宽一点,必须对更多的行业有了解,对更多的地域有了解,甚至对世界的政治、经济的大气候都要有了解。”

精彩解读

“穿草鞋”和“穿皮鞋”,这是柳传志对于做企业和做投资做出的形象生动的比喻。柳传志认为,企业家的职责是关注本行业的事情,同时负责本公司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承担公司的利润责任和发展责任;而作为投资家,则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投资本身的规律,除了以赢利为目的之外,还要认真研究如何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一般规律。这与做企业所关注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

柳传志进一步分析到,做企业家和做资本家虽然有本质的区别,却也有内在的联系。做企业家更多的是“价值创造”,企业利润只是“价值创造’’的前提和基础;而投资家也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那些做短线投资的投资者,一般是把“价格实现”作为投资的直接目标,主要表现为“炒快手”和包装。而柳传志理解的投资家,是在注意“价值创造”的同时,还要关注“价格实现”,即先把企业做好,做出行业价值和投资价值来,然后再实现它的价格。

现在的联想投资和神州数码就是这样做的。柳传志说:“以前做实业家的时候,只要把自己企业的运作考虑好就行了,顶多观察到自己所处产业里的状况。做投资以后,知识和眼界可能就要更宽一点,必须对更多的行业有了解,对更多的地域有了解,甚至对世界的政治、经济的大气候都要有了解。”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柳传志之所以能实现从企业家向投资家的转变,是因为自身具备了以下两点素质:一是选将的眼光,一是培养人才的能力。柳传志说:“我做企业家的时候,就特别重视人,重视企业班子中的CEO。而当我做投资家的时候,把人就看得更重要了,因为投资家在做投资的时候,先要看行业,有些行业是‘一池水的行业’,利润丰厚,有些行业是‘拧毛巾才有水的行业,利润稀薄。但是,问题在于有些行业很难说是水多还是水少,或者说,做得好就有水,做得不好就没有水。还有,即使在同样一个行业,有的企业做得就非常好,有的企业就很难做下去,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企业的CEO和班子不一样。”

智慧小语

人们普遍认为,风险投资是金融家做的事情,其实不然。风险投资是一个企业家和金融家“合谋”的结果,而选将和培育正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这恰恰也是企业家的长处所在。因此,要想完成从企业家到投资家的转型,就要具备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

房地产是联想发展的必然

柳传志如是说:“中科院要改造中关村,把计算所这块地皮交给联想了。联想早年大规模建厂房时积累了一批建筑和房地产规划的人才,融科智地做房地产是联想发展的必然。”

精彩解读

有人不禁会问,起家于IT的联想为什么做起了房地产,早在融科智地第一次崭露头角的时候,外界就已经有这样的质疑了。柳传志自称是房地产的“门外汉”,联想进军地产时,有人说他是要炒地皮,对此,柳传志表示:“中科院要改造中关村,把计算所这块地皮交给联想了。联想早年大规模建厂房时积累了一批建筑和房地产规划的人才,融科智地做房地产是联想发展的必然。”

事实上,做融科智地的想法是柳传志在2000年分拆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时逐步成熟起来的,“因为当时有陈国栋这么一个特别合适的人,而我们对于房地产的判断又是长期向好的,因此有了这个决定。”柳传志认为,联想控股之所以会加入房地产这块业务,一是因为陈国栋在大亚湾做联想生产基地的时候积累了一定的地产经验;二是因为联想很看好地产行业。

房地产是一个金额巨大的产业,还会带动建材等相关行业,柳传志判断这个行业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所以,他对控股旗下的融科智地充满了信心。目前国内房地产的现状是,很多开发商都是为了一个楼盘成立项目公司,楼卖完了,钱赚了,公司也就消失了。但柳传志他们绝对不是这样,他对融科智地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产业化的地产公司。更进一步看,柳传志对于融科智地的规划是,“它不会是做一个个楼盘的项目公司,而要成为真正的地产产业公司。”

2004年10月15日,在融科资讯中心C座开业庆典上,柳传志曾说:“融科智地公司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公司,从开发惠阳科技园到联想电脑大厦,再到融科资讯中心,融科智地是打一仗进一步,今后,要打更大的仗,做更大的事业。”2005年,融科资讯中心A座,出租率超过98%,仅租金利润就高达6000万元,同比增长50%。截至2006年,融科智地拥有价值2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房地产资本,在北京、武汉、重庆、长沙、天津等地共开发了230多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同时,它也在积极探索房地产金融业务,通过现代金融手段推动物业投资和物业开发业务,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在商业物业投资方面,融科智地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位于北京中关村核心区的融科资讯中心。中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中心以国际甲级写字楼为主,同时具备服务式公寓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目前中心已成为中关村地区标志性、综合性的国际化园区。柳传志对此表示非常满意,他说:“目前,我们的商业房地产业务做得非常成功。因此,正在考虑分拆,将这部分业务赴香港上市”。

在成长的道路上,融科智地也遭遇过苦难和磨砺。2006年,融科智地投资的重庆一家服装城曾遭遇“封盘事件”,经过各种促销手段及调整战略之后才得以复盘。柳传志说:“业务上的不足肯定还有。融科智地重庆项目上的教训,主要是因为经验不足带来的管理问题,总部的指令没有很好地在地方执行,总部缺乏得力的监督与控制。对此,我们有过多次专门会议自我思过、深刻反省。”

近几年,融科智地的规模逐渐扩大,也开始做一些大的项目。在物业开发方面,融科智地以住宅开发为主,形成了联想控股的另外一个支柱性产业。而柳传志对于陈国栋和融科智地的要求也再提高,柳传志说:“我要求陈国栋把他当作一个产业来做,而绝不是作为一个项目来做。因此在五年之内,我们会逐渐排到前面去,要稳稳地做,练好队伍,在中等城市里面往前推进。我觉得稳稳地做,对企业本身有好处,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有好处。你要把它当成一个产业来做,只要心态不浮躁,它就不一样。”

智慧小语

一个有着宏图远略的企业家,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运筹帷幄的投资者,不管在IT业还是地产业,都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成绩。从柳传志对陈国栋和融科智地提出的要求上我们不难看出,柳传志是要把房地产当成事业、产业和行业来做,而不仅仅是做项目,需要不受利益引诱地往前走。因此,立志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中最具实力和品牌吸引力、基业常青的公司也就成为融科智地的伟大愿景了。我们坚信,联想的今天,必将成为融科的明天!

P79-8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柳传志商道真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子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3070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26.67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