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改革开放 40 年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样态研究(数学卷) |
内容 |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来教育历程发生了诸多变化,本书从课堂实践场域出发,从历时性角度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分别是拨乱反正时期(1977年-1985年)、素质教育时期(1985年-2000年)、新课程改革时期(2001年-2010年)和新课程改革深化时期(2011年-2017年)。在各个时期内,本书细致描述课堂教学四十年的实践样态,从微观、实践视野对我国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全景描摹、微观呈现、完成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以及规律梳理,为了解我国一线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珍贵资料,带有 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录 前言 章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年):关注基础知识和数学能力,兼顾理论联系实际 1 节 时代背景:跌宕起伏,拨乱反正 3 第二节 1978—1984?年影响数学教育的主要文件 8 第三节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关注基础知识和数学能力 13 第四节 数学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整体匮乏 31 第五节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培养数学基础知识 39 第六节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强调教师讲授为主 43 第七节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以纸笔考试为基本形式 54 第二章 素质教育时期(1985—2000年):关注数学双基,强调学生能力 59 节 时代背景:纷繁复杂、波澜壮阔 61 第二节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倡导以“双基”为重 71 第三节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强调“数量和图形”为重 96 第四节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认可“练习与巩固”为本 109 第五节 数学课堂教学条件:身处“传统与现代”的交替阶段 132 第三章 新课程改革时期(2001—2010年):联系实践,强调应用 145 节 时代背景:区域融合,共谋发展 147 第二节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注重思考,解决问题 150 第三节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实践,发展趣味 167 第四节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强调直观演示与实践 作 181 第五节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关注过程的多种评价方式 194 第六节 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205 第四章 新课程改革深化时期(2011—2017年):强调核心素养,追求全面发展 213 节 时代背景:发展与改革并行 215 第二节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能力为本,深化思维 220 第三节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信息化时代的思维与应用的扩张 248 第四节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素养为本,互联互通 258 第五节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向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 269 第六节 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智慧教室的兴起和使用 27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改革开放 40 年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样态研究(数学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旭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798855 |
开本 | B5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24-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2.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