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隐逸之间: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
内容
编辑推荐
陶渊明之隐的性质是儒家还是道家,是逸民还是隐者的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其中的分判关节,在于确定他是否承认君臣一伦。作者在细究《形影神》《饮酒》《桃花源记并诗》三组诗文及历代注解后,依据陶氏自然之说上的神不灭论、感应论、委运顺化观,历史之说上的大道沦丧-存亡续绝论,及其生平行状,社会之说上的桃源虚实论、贤者避世论、士人弘道论,等等,以“亦儒亦道”“亦逸亦隐”定位诗人的归隐形态,而更加贴近他的精神本色。
本书以哲学尤其是儒门的出处之道切入陶学研究的深层问题,勾连经典文本、义理考据、学说脉络、历史现实与人物行状,深察渊明诗文与传世评释;作者功力深厚而思路清晰,问题独特而阐述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在现代视野下激活与理解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世界与政治伦理的佳作。
内容推荐
出世与入世既是面对现实政治的选择,也是面向内心价值的抉择;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身份和各异的出处态度交织,共同塑造了古代文人的传世形象与精神气质。晋人陶渊明以诗文与不仕闻名,影响贯穿古今;而陶氏之隐属儒家还是道家,为逸民还是隐者的问题,历来备受关注。
本书围绕《形影神》《饮酒》《桃花源记并诗》三组诗文及历代诠注,揭开陶渊明思绪流连的独特地带与深邃旨趣,及其由儒而隐的心路历程。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将他的精神世界关联于原始儒学的核心义理,又将其人格行状放入所处的生存处境与政治现实,从而把陶渊明思想定位在“隐逸之间”:以儒者为底色,以隐者为归宿。
目录
引言 逸民还是隐者——陶渊明的思想定位问题

渴望不朽与纵浪大化——从《形影神》组诗看陶渊明的自然观念
形、影之苦与陈寅恪的新自然说
陶渊明的神不灭论
陶渊明的反报应论
《神释》正解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从《饮酒》组诗看陶渊明的历史哲学
写作背景与文本结构
说避世之缘由
明归隐之志趣
申不就之主意
陈饮酒之隐情
表弘道之初心

虽有父子无君臣——从《桃花源记并诗》看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仙与隐
隐与儒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的谋篇布局

余论 儒教隐逸主义的另一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 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隐逸之间: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文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79855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99000
出版时间 2024-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35.95 B222.0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