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实施的煤电清洁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目标及启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环境空气质量与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目标、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目标、煤电清洁低碳发展历程等,提出了中国的煤电发展目标及煤电清洁化、低碳化、灵活化的转型方向。本书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煤电常规污染物、非常规污染物的清洁技术发展与应用,先进低碳煤电技术、煤电节能改造技术、煤电供热改造技术、煤电灵活性改造技术等发展与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电力系统节能改造、减污降碳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序 前言 1 煤电清洁低碳转型的总体思路 1.1 煤电清洁低碳转型国际背景 1.2 中国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方向 2 中国煤电清洁低碳发展历程及展望 2.1 中国电力发展历程 2.2 中国煤电发展历程 2.3 中国煤电清洁发展历程 2.4 中国煤电低碳发展历程 2.5 中国煤电清洁低碳发展展望 3 煤电常规污染物清洁技术 3.1 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 3.2 SO2超低排放技术 3.3 NOX超低排放技术 3.4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3.5 超净排放技术 3.6 清洁煤电系统优化技术 3.7 小结 4 煤电非常规污染物清洁技术 4.1 燃煤电厂PM2.5排放与控制 4.2 燃煤电厂SO3排放与控制 4.3 燃煤电厂氨排放与控制 4.4 燃煤电厂重金属排放与控制 4.5 燃煤电厂非常规污染物脱除效果及测试案例 4.6 小结 5 先进低碳煤电技术 5.1 新型高效燃煤发电技术 5.2 煤炭混燃零碳燃料发电技术 5.3 燃煤发电机组CCUS技术 5.4 本章小结 6 煤电节能改造技术 6.1 机组升参数改造技术 6.2 汽轮机提效改造技术 6.3 锅炉提效改造技术 6.4 辅助系统优化提效技术 6.5 本章小结 7 煤电供热改造技术 7.1 采暖供热技术 7.2 工业供热改造技术 7.3 长距离输送供热技术 7.4 本章小结 8 煤电灵活性改造技术 8.1 概况 8.2 燃料供应系统灵活性改造技术 8.3 锅炉灵活性改造技术 8.4 汽轮机灵活性改造技术 8.5 发电机灵活性改造技术 8.6 烟气环保岛系统灵活性改造技术 8.7 控制系统灵活性改造技术 8.8 耦合新能源、储能及制氢灵活性改造技术 8.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