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通识教育视角,对艺术与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探索。内容涵盖:重识艺术与科学、链接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的媒介和类型、艺术与科学的社会课题等多个方面,全面涉及艺术史、科学技术史及哲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典型案例,紧密围绕当前学科交又发展的新动态、新挑战,致力于建构贯通理工类与人文类学科间的桥梁,帮助读者形成跨学科的思考方式。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简而不冗,既适合专业研究者参考,也适合广大高等院校学生作为学习资料使用。本书将帮助读者提升学术和生活中的美学素养,并激发其对时代文化的深度思考。
图书 | 艺术与科学理论基础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通识教育视角,对艺术与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探索。内容涵盖:重识艺术与科学、链接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的媒介和类型、艺术与科学的社会课题等多个方面,全面涉及艺术史、科学技术史及哲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典型案例,紧密围绕当前学科交又发展的新动态、新挑战,致力于建构贯通理工类与人文类学科间的桥梁,帮助读者形成跨学科的思考方式。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简而不冗,既适合专业研究者参考,也适合广大高等院校学生作为学习资料使用。本书将帮助读者提升学术和生活中的美学素养,并激发其对时代文化的深度思考。 目录 01第一章重识艺术与科学 第一节认识艺术002 第二节艺术的特点与类型009 第三节艺术认知的准则013 第四节认识科学与技术018 第五节科学技术的关联与发展023 第六节科学技术中的文化思维027 02第二章链接艺术与科学 第一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038 第二节艺术与科学的互通044 第三节艺术与科学的共生051 第四节艺术与科学的共荣:理念阶段057 第五节艺术与科学的共荣:应用阶段061 第六节艺术与科学的共荣:反思阶段067 03第三章艺术与科学的媒介和类型 第一节艺术媒介的节点072 第二节影像艺术:摄影与视频艺术078 第三节影像艺术:动画与数字合成086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与科学理论基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21534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01000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