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文学术的演变,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学思历程可以提供一份生动的时代证言。
他早年在粤东山村插队务农,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山大学,后又北上读博,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亮相京城;九十年代提倡学术史研究以及“学者的人间情怀”,且坚信“学在民间”;新世纪以来关注大学精神与文学教育——其人生轨迹的起伏呈现出“与时代同行”的特点。《陈平原文集》的出版,不仅是其个人的学术总结,更是一份特殊的时代记录。
图书 | 陈平原文集(全24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文学术的演变,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学思历程可以提供一份生动的时代证言。 他早年在粤东山村插队务农,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山大学,后又北上读博,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亮相京城;九十年代提倡学术史研究以及“学者的人间情怀”,且坚信“学在民间”;新世纪以来关注大学精神与文学教育——其人生轨迹的起伏呈现出“与时代同行”的特点。《陈平原文集》的出版,不仅是其个人的学术总结,更是一份特殊的时代记录。 内容简介 作为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的学人,陈平原教授的研究展现出了一种广开风气的博雅视野。他由现代文学研究起步,关注作家作品中的人文意识;在九十年代转向学术史研究,从学人精神到学科体制再到述学文体;之后关于文化史、教育史的研究,更体现出了一种不断开辟新领域,在多元视野中拓展学科疆域的努力。 近日,商务印书馆整体出版《陈平原文集》,汇集陈平原教授学术著作与文化随笔共44种。文集共24卷,依题材及时间略为分类,大致包含文学史(—5卷)、学术史(第6—10卷)、文化史(1—15卷)、教育史(6—20卷)等方面,最后4卷乃散文随笔。 目录 卷1: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第2卷: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小说史:理论与实践 第3卷: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千古文人侠客梦 第4卷:中国散文小说史·假如没有“文学史” 第5卷: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小说史学面面观 第6卷: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第7卷: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第8卷: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有声的中国 第9卷:当年游侠人·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0卷:文学如何教育·学术史散论 1卷: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2卷:“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 3卷:看图说书·图像晚清 4卷: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5卷:记忆北京·想象都市 6卷:学者的人间情怀·读书的风景 7卷:老北大的故事·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8卷:大学何为·大学有精神 9卷:大学小言·大学新语 第20卷:花开叶落中文系·怀想中大 第21卷:书里书外·读书是件好玩的事 第22卷:阅读日本·大英博物馆日记 第23卷:依旧相信·故乡潮州 第24卷:大圣遗音·自序自跋·刊前刊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陈平原文集(全24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平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28503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