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些生命中温暖美好的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国读者文摘》创刊于1922年2月,如今已跨过90个年头。自创刊伊始,杂志就以爱与诚信的态度、纯洁和真诚的魅力、清浅及幽默的风格,为读者呈现有关家庭、健康、财经、生活、情感等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在这些真实的故事里,有着弥足珍贵的经验、小人物的智慧、人与人之间的分享与其担。《那些生命中温暖美好的事》选出的文章希望能让读者从琐碎平凡中看见崇高,在困难绝境中掘出希望。

内容推荐

《美国读者文摘》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月刊,有着世界影响力,被认为“比《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更能影响美国大人物”。 用创始人戴维斯·华莱士自己的话来描述《读者文摘》,它“以非常广阔的媒介形式,致力于丰富各种年龄与文化层次的人们的生活。使他们受到教育,并得到娱乐”。《那些生命中温暖美好的事》是读者文摘的作品集。

随着人的泪点和感动阈限越来越高,也许看过了诸多人生百态的你,对那些常见的故事也许不会动容,但从《那些生命中温暖美好的事》里面你会看到看见大千芸芸众生的各种苦难,在苦难中,仍然能够坚持爱人,对亲人,对朋友坚定的感情,也许不会落泪,但定会为之动容。

目录

感悟亲情:在小事中成就伟大的爱

 仅有爱是不够的

 淡淡脂粉透深情

 车轮上的午餐

 我和儿子的十个月“美好”时光

 中年当上妈妈是个苦差事

 母子“心”团圆

 菲拉格慕的礼物

 “妈妈语录”里的人生智慧

 身为人父

 寻找我的姐妹

 给父亲的一封信

 我之将死,却仍选择快乐

 她,让生命永恒

传递友情:永远不放弃爱的念头

 有一天,我们还会再见吗

 背包情

 冰球男孩

 用爱心接待朋友

 那些神秘的朋友

 宽恕的力量

 世界因你而不同

 “我感谢我的病人”

永不言弃:他们总是比别人行动的更早

 并非突然会演戏

 有能力的人应该替别人做一点事

 雪茄与乌鸦

 走进非洲的女主持

 音乐泯恩仇

 中美棱镜里的姚明

 眷村的故事

 逝去的守望者

 孩子,你要对自己负责

试读章节

这是个关于从未谋面却彼此想念的故事。她们感到彼此间有天然的联系,虽然和对方从未接触过;她们甚至拥有相同的名字,虽然抚养她们长大的两个家庭之间毫无关联。

当梅瑞狄斯·格蕾丝·利顿豪斯和梅瑞狄斯·埃伦·哈灵顿最终相遇时,血浓于水的亲情已经不是最令人惊奇的部分。她们之间的纽带比亲情更深厚,也更神秘。

1999年12月初的一天,中国广东省的江门市,梅瑞狄斯·格蕾丝的生母与她刚出生的女儿告别。这个可怜的弃婴被放在一座公园的入口处,街对面就是一家孤儿院。她的母亲躲在拐角处,含着眼泪听着嘹亮的哭声,直到孩子被路人抱走。

12月8日,这个婴儿被送到江门市的社会福利院。记录单上写着,当时的梅瑞狄斯·格蕾丝很虚弱。管理员们估计她出生只有一个星期左右。又过了几个星期,另一个弃婴也在附近被发现,她的生日估计是12月16日。

两名女婴在福利院住了9个月,福利院从未想过她们会是双胞胎。她们都睡在不锈钢的婴儿床上,许多这样的床首尾相连,连成一排。她们也曾在粉红地板上一起玩耍。但她们可能年龄太小而无法交流。

我好孤独,我希望姐姐在这里

转眼过了10个月,梅瑞狄斯·格蕾丝被吉姆和苏珊·利顿豪斯收养,来到了美国芝加哥郊区的家。吉姆和苏珊都是公务员,一个痴迷于科幻小说,另一个则爱养狗。家庭来了新成员让他俩都很兴奋。梅瑞狄斯很早就学会了说话,和她父亲一样,她可是个话痨。很快,滔滔不绝的她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事就在纸上涂鸦几大洲的地图,还嘟囔着要找一个地球仪。美国生活对她来说毫无障碍,但她似乎心中总有一个妹妹的影子。她经常告诉幼儿园的老师关于她在中国的妹妹的故事。吉姆和苏珊商量了一下,认为梅瑞狄斯想要有个妹妹。一次,他们让梅瑞狄斯造句:“当我长大后,我想成为……,”三岁的梅瑞狄斯写道:“姐姐。”

在利顿豪斯夫妇收养梅瑞狄斯·格蕾丝前的一个月,丽·安妮和迈克·哈灵顿为他们收养的中国小女孩起名为梅瑞狄斯·埃伦,并把她带到了阿拉巴马州伯明翰的家。很快,梅瑞狄斯·埃伦就开始学说话了。两岁时,她要求爸妈给她一个地球仪,并且把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这个圆滚滚的球上。埃伦通常都很安静,甚至有时候显得有些忧郁,有时她会喃喃自语:“我好孤独,我希望姐姐在这里。”

埃伦4岁时,丽·安妮和迈克决定给她找一个伴儿。此时此刻在芝加哥,利顿豪斯夫妇也正考虑为他们的梅瑞狄斯再领养一个妹妹。此时,一个雅虎论坛的帖子引起了吉姆的注意。当时,他正浏览着留言板,这个留言板是他妻子为了聚集从江门社会福利院领养儿童的父母而建的。领养梅瑞狄斯已经四年多了,他很少光顾这里。但这个帖子的发帖人曾跟他和苏珊有过很好的交流,他还记得两家给小女孩起了同一个名字。现在,对方上传了一张他们领养女儿的近照。吉姆将鼠标移到照片上,点击了链接。屏幕上出现了和他女儿几乎一模一样的脸。“苏珊,快来看。”他急切地叫道。

很快,两家人互换照片和成长故事。一张照片上,梅瑞狄斯·格蕾丝站在一个玩具屋前,歪着脑袋,玩具屋是那年的圣诞节礼物。丽·安妮觉得两个女孩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性,于是问梅瑞狄斯·埃伦对这张照片怎么看。“那就是我,但我没有那样的玩具屋和衣服呀。”埃伦这样回答。在芝加哥,苏珊猜想:“说不定她们是姐妹呢!”DNA测试证实了两个家庭的共同猜测。

是什么联系着双胞胎

两个共享DNA基因的女孩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这对研究者而言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实验典范,研究者可以比较在不同环境下,相同或近似的DNA基因将如何发展。在关于“基因决定我们是谁”这个问题上,血缘关系可以提供最多的比对信息。但迄今为止,科学实验受限于家庭生活的两个现实因素:其一,双胞胎通常都在一起长大,处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二,有些情况下,双胞胎虽然可能分离,但通常不会重聚,等到长大成人后,所有关于早年的信息都已经非常模糊了。

如今,这两个“梅瑞狄斯”给了研究者一个机会,可以实时研究年幼时即分离的双胞胎。南希·赛格尔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双胞胎研究中心的主管,招募了10对被不同家庭收养的中国双胞胎(5组是异卵双生的,另5组是同卵),其中包括梅瑞狄斯·埃伦和梅瑞狄斯·格蕾丝。赛格尔想观察这对双胞胎的智力和人格发展,她们是如何适应领养的生活的。

双胞胎可以提供大量有关基因和环境的信息,但双胞胎之间的关系却很少被人重视。赛格尔的前同事、明尼苏达州大学心理学系名誉教授托马斯·J·博恰德博士,被誉为“双胞胎研究之父”。在明尼苏达州,他主持了关于分开抚养的双胞胎研究项目长达20余年。在发表了191篇相关文章后,他承认自己并不清楚是什么联系着双胞胎。他记得曾观察过两名18岁的双胞胎男孩,他们在不同的家庭长大,当第一次相遇时,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来得如此紧密。“他们牵着手边走边谈,在我看来这就是个奇迹。”博恰德说,“我并不信仰宗教,但这件事情的确太奇妙了”。P72-7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些生命中温暖美好的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读者文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071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8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