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闽所著的《死亡之书》是作者自我剖析之下的转型之作,一部蝼蚁众生的死亡历史,一份闽西族群的生命年表。在阴影笼罩的乡间,懵懂少年的眼前,上演二十多幕真实、冰冷、压抑的死亡剧,洞见生的温情与坚硬。
图书 | 死亡之书(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西闽所著的《死亡之书》是作者自我剖析之下的转型之作,一部蝼蚁众生的死亡历史,一份闽西族群的生命年表。在阴影笼罩的乡间,懵懂少年的眼前,上演二十多幕真实、冰冷、压抑的死亡剧,洞见生的温情与坚硬。 内容推荐 李西闽所著的《死亡之书》是一本讲述死亡的书,二十多种死相,拼整出一幅死亡谱系,或说是一份家族的生命年表。 《死亡之书》中少年丧父的黑子跟着母亲来到异乡水曲柳村,在那里,他以童稚的眼睛记录了发生在周围的一起起诡异的,但真正属于中国乡村的死亡事件。 目录 序一 《死亡之书》序 序二 从死亡的方向看 第一章 黑子的惨叫 第二章 被诅咒的老四 第三章 把自己累死 第四章 杀猪刀下的亡魂 第五章 碧莲的天堂 第六章 狂犬病 第七章 爆炸的肚子 第八章 艳歌 第九章 毒草 第十章 遗落在乡野的萨克斯风 第十一章 猎人之死 第十二章 情殇 第十三章 水中的少年 第十四章 老牛泪 第十五章 绝症 第十六章 酒鬼的节日 第十七章 黑瞳中的闪电 第十八章 飞向汽车的肉体 第十九章 沉船 第二十章 无疾而终 附录一 李西闽:穿越死亡的密林 附录二 亡者的荣誉 跋 没有李西闽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不完整的 试读章节 黑子对夜晚的恐惧与日俱增。 夜晚的来临对他而言是种深重的灾难。他只要一躺在床上,闭上眼,就会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的声音。那是继父撑船佬和母亲干那种事情的声音。残酷的声音无情地强奸着六岁的黑子的耳朵。 他的泪水无声无息地流淌下来。 这是春夏之交凄苦的深夜。 黑子在极端的折磨中想念着已逝的父亲,缓慢地进入了梦乡。 他看见滚滚的江水中父亲露出了头,他听见了父亲低沉的呼唤,那呼唤声犹如呜咽的江水。父亲的身体渐渐地浮出了水面。父亲神采飞扬地踏着波涛笑容满面地朝黑子漂移过来。黑子焦灼地唤着父亲,他张开了双手,他急切地想朝慈爱的父亲扑过去,可他的身体无论怎么使劲也动弹不了……突然,天昏地暗,恶浪滔天,父亲被一个巨浪打了下去,再也没有浮出水面。黑子凄厉的惨叫声穿越层层叠叠的恶浪和乌黑的天字。那是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惨叫。 就在这时,炸雷般的吼叫声让黑子从噩梦中惊醒,“小兔崽子,你鬼叫什么!再叫老子就扭断你的脖子,把你扔到大河里去喂鱼!” 撑船佬粗暴的吼声让黑子猛地坐起来,在黑暗中,他看不清撑船佬的脸面,但他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凉穿透了他的心灵。他惊恐极了,他在极度的无助之中害怕撑船佬真的会扑过来扭断他的脖子。 他战栗着缩到了床角。 撑船佬沉重的脚步声离去了。 黑子的泪水漫出眼眶,漫过无边无际的黑夜。这时,黑暗中一只手伸了过来,把他拽了过去。他被苦难的母亲紧紧地搂在怀里。母亲温热柔软的胸怀让他—下子回忆起了那场吞噬他父亲的洪灾之前的幸福时光。他不敢哭出声,母亲感觉到了他的颤动,黑子也感觉到了母亲的颤动。他甚至还听到了母亲成串的泪滴落在他身上的声音,那声音竟也像炸雷。 母亲在那场洪灾之后,带着黑子一路行乞来到了曲柳村,她和孤身_人的四十多岁的撑船佬结了婚。这对奇丑无比、一身蛮力的撑船佬而言,无异于白白捡了一个宝贝。可对黑子而言,他陷入了一种无边无际的苦难和恐惧。 母亲出去了。 黑子还要在黑暗中一个人坚持到天明。 他不敢入睡。他怕_入睡就会梦见死去的父亲,他怕继父—上火真的把他的脖子扭断了扔进大河里喂鱼。 2 黑子在曲柳村过着难熬的日子。 无论他走到哪里,歧视的目光和羞辱的话语都会让他无法抬起头。他低头孤独地走在曲柳村的时候,就像一个小老头,大大的脑袋耷拉着,又瘦又矮的身子似乎承受不了那颗大头的重负。有时会有一群小孩子跟在他的身后,用土坷垃或小瓦片扔他,用极恶毒的话语谩骂他,那时,他就感觉自己是—只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人喊打的耗子,有种无法藏身的落寞。 他仓皇地路过曲柳村孤老太赤毛婆婆家门口时,闻到了只有在寺庙里才能闻到的那种焚香的浓烈气味。 他偷偷望了一眼,看到满脸皱皮、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的赤毛婆婆坐在蒲团上,浑浊的老眼空洞无物。他心中一惊,赶紧跑开了。他不知道赤毛婆婆究竟活了多少年,她就像一盏即将耗尽燃油的油灯,只要有一丝微风就可以让那微弱的火苗熄灭,可她内心里又不想让那微弱的火苗熄灭。 赤毛婆婆就那样坚韧地活着,那微弱的灯火直到黑子十八岁离开曲柳村的那年,才依依不舍地平静熄灭了。 在曲柳村,第一个和黑子亲近的人恰恰就是赤毛婆婆。 那是个午后,黑子百无聊赖地在曲柳村游荡。 阳光刺眼。 在一棵乌桕树下,他往很远很远的山那边眺望,一只黑鹰朝那远方飞去。黑子心想,假如他能有—双翅膀该有多好,他会从曲柳村起飞,远远地飞走。 突然,传来了狗的叫声。 他看到—只半大的狗在和一只老母狗调情。他觉得有趣,坐在了乌桕树下,看着那半大的公狗和老母狗调情。公狗永远是公狗,尽管它的身体只有老母狗的一半大,但它的雄性丝毫没有折损,它骑上了老母狗。母狗永远是母狗,它没有因为自己可以做小公狗的母亲或者祖母而回避公狗。 黑子看着,—下子感到了恶心,他想起了黑夜里从隔壁房间传来的声音。他扭过了头。 P1-3 序言 西闽交托我来写他的《死亡之书》的序,至少有一个坚强的理由:在他描述的那个乡村,我生活了整整二十年,从周岁起我就由当乡村医生的母亲抱到这个叫“河田”的地方,一直到我读初中一年级,才离开前往县城。在某种意义上,我和西闽是真正的同乡。我们操着同样的方言,注视着同样的乡村风俗,他在本书中描述的所有乡间景象,我都耳熟能详。但很奇怪的是,在我大学毕业之后,我才得知有一个写小说的同乡,之前因为其部队作家的身份,逸出了我的视野。 也许由于同样的原因,西闽的创作才华也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是那种被称为“性情中人”的人,个性自由,狂放敏感,体验极端,他只指出事实,从不讲述思想。但他的作品常有一种直接从事实中逼近目的的能力,在本书中也是如此。这是一本描述死亡的书,这些死亡发生在乡间,从而使每一种死亡事件变得诡异……作为死亡目击者的少年黑子,他的黑色的眼睛记录了所有的死亡事件,有的意义非凡独特:李来福试图饿死自己,最后累死了自己;王时常被打死,最后像一只猪一样被人捅入杀猪刀;王其祥则染上了狂犬病,像一只狗那样死去;王喜贵被冻死;赌鬼王老吉为赢得可冷的食物而打赌,活活被地瓜干撑死;李远新父亲患了肠癌后为了让家人快乐,一天吃一只鸡,最后吃死;酒鬼丘土生掉到粪坑淹死:董春水死于雷击;李文魁为了替儿子筹彩礼,自愿死在儿子情敌的车轮下……也许你会对西闽如此密集地处理死亡事件感到不舒服,但我读完后,突然感受到另一种真实:即使这些事实不是真实的,但他写出了另一种真实,即死亡本身是真实的。少年黑子自从失去了父亲之后(这像是一种失去庇护的隐喻),就开始目睹各种各样离奇的死亡,而且这些死亡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卑微性。我要说,这是真实的,因为这种活着的卑微性是真实的。在曲柳村,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各自的本质,荒谬的生存和荒谬的死亡是一回事。他们只是以死的方式来活着,这是多么可怕的体验。 书中有一些细节会把我突然打动,如王其祥得了狂犬病,临死前要和黑子“交个朋友”的最简单最真诚的愿望;如老猎头的宿命;再如黑子养父在洪水中救人而死,以及哑巴大叔在大饥荒时为了拯救全村人尝野菜而死……这些死亡具有了崇高性。从而使得一本死亡之书加入了生命的重要内容。哑巴和盲妻无法交流的描述也充满了隐喻。 但这仍是一本写恶的书,死之书的另一种名称就是“恶之书”,因为书中的人无法挣脱卑微而死的命运。这里的恶被解释为一种贫穷的宿命,所以,穷、恶、死在书中是一回事,它们有了因果关系。在少年黑子的视界中,他的乡村记忆就是恶和死的记忆,当然也有爱和生命的印记,但相比之下,穷、恶和死的记忆更为深刻,连全书中唯一的一次动物的死亡——老牛的死——也是悲哀的。它的命运似乎是这个村子里所有人的命运的写照——蝼蚁般存在。这就是黑子“无父”的宿命。 西闽用近乎话本的风格来展开叙述,使得本书可读性很强。这也是他的一贯风格。但有些过于快速的叙述,令本书失去了某些隐忍的耐人寻味的意味。这是一个好题材,写得更仔细会更好,但是这不会影响这本书成为重要的作品。西闽近年多写恐怖小说,也因此而取得成就。但我认为这部《死亡之书》却表明了他的小说中的深切主题和体验是很值得期待的。用通俗的方式写出大作品,有很多先例,如辛格的短篇集《卡夫卡的朋友》,因为他做到了最深切的主题和最通俗的俚语的高度统一,如果滑向马尔克斯式的胡言乱语,则没什么价值。最通俗的表达和最奥秘的思想的结合,就是生命的本质,就像一棵树长出了叶子一样,不能只有树的生命,也不能只有叶子,二者的割裂都是荒谬的。 我相信西闽会从本书的立场上继续写作同类型作品。他有两个选择:或者在通俗小说构架中加入更深刻内容,或者在所谓纯文学作品的模式中加入通俗要素。如果他征询我这个同乡的意见,我会说,这两者是一回事。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的确还活着的话,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只有死人才把灵魂和肉体分开。 二00五年一月十四日 后记 没有李西闽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不完整的 文/蔡骏 2010年末,李西闽文集精装典藏版第一季问世,收入了他的五部惊悚悬疑小说代表作:《拾灵者》、《崩溃》、《疯癫》、《黑灵之舞》、《血钞票》。这五本厚重的作品,虽然被冠以通俗小说之名,却被诸多读者与评论家视为珍宝,无愧于“精装典藏”这几个字。 2011年,恰逢“幸存者”之一的李西闽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重获新生三周年,他的文集精装典藏版第二季又卷土重来,综合了他二十年来创作的最优秀的数部作品。与2010年的第一季不同的是,这次收入的六部长篇小说,跨越了三种不同的类型和题材,充分展示了李西闽在“恐怖大王”称号之外的另一面的才华,也证明了他仍然是中国最具实力的兼跨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领域的作家之一。 首先,是《诡枪》与《血性》。 这两部作品顾名思义,一支“枪”,一滴“血”,都与热血男儿有关。《诡枪》讲述了一个神枪手的悲壮经历,读之令人心碎。《血性》被誉为李西闽的转型之作,场面宏大,情节激烈,极具感染力。这两部精彩的作品,都反映了李西闽十余年军旅生涯的经历,其内心仍然是铁骨铮铮的男儿。 其次,是《好女》与《死亡之书》。 《好女》是李西闽的早期代表作,十余年前即享誉文坛,至今阅读仍然不失为经典。这部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文学,时间跨度很大,描述一个乡村的历史变迁。其中,他对闽西乡村的风俗、风光、人情多有提及,乡村味道醇厚,恰恰体现了李西闽笔名中的“西闽”二字的赤子情怀。《死亡之书》可说是李西闽最为独特的作品,由二十多个死亡故事构成的乡村恐怖小说,是迄今为止对传统乡村文学与通俗惊悚小说的一次最出色的结合。这部作品对于残酷而真实的乡村生活的刻画,对于人物内心世界冷静透彻的描写,可谓力透纸背! 最后,我们仍然回到“恐怖大王”的世界:《蛊之女》与《尖叫》。 《蛊之女》是李西闽创作的第一部惊悚悬疑小说,仍然结合了他的乡土文化,以闽西特有的蛊术为背景素材,贯穿历史和当代两个时空。《尖叫》是一部当代题材的惊悚小说。充满作者一贯的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度剖析。也正是这两部作品,奠定了李西闽在当代通俗小说文坛的地位。 再次感谢我的大哥李西闽,继2010年的文集精装典藏版第一季之后,又将第二季这六本书的典藏版权授予了我的工作室,再加上专为“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重出的、他几乎用生命写就的杰作《幸存者》! 感谢各位关心和支持李西闽的读者朋友,也感谢李西闽文集精装典藏版第二季出版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 请记住这套书——因为,没有李西闽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不完整的。 2011年4月30日于上海 书评(媒体评论) 他们平凡而低微,像大地上的麦子,死亡只如被岁月收割。 ——陈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死亡之书(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西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42147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51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