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交通工程(第2版)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木寨岭公路隧道工程为依托,系统论述了挤压大变形隧道一次支护理论与成套关键技术。全书由4 部分组成,共分7 章,其中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变形预测与分级、围岩变形控制方法的适用性分析、考虑主动支护效应的围岩本构模型的开发及主动支护适用性分析;技术部分包括一次支护体系组成、一次支护体系关键设计参数研究;应用部分包括一次支护体系典型应用案例;拓展部分包括锚孔机械化施工技术初探。本书全面总结了一次支护体系的近期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不仅在木寨岭公路隧道工程得到成功应用,也为解决高地应力区极软岩长大隧道修建技术难题,提供了一整套新型建设理论与技术体系。本书可供从事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目录 第1 章 绪论…………………………………………………………… 0011. 1 引言……………………………………………………… 0031. 2 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概述……………………………… 0051. 3 木寨岭公路隧道工程概况……………………………… 014第2 章 考虑高应力软岩蠕变效应的隧道变形预测与分级…… 0232. 1 概述……………………………………………………… 0252. 2 隧址区应力场分析……………………………………… 0252. 3 蠕变模型与参数………………………………………… 0302. 4 数值模拟分析…………………………………………… 0322. 5 蠕变特性对围岩变形预测的影响分析………………… 0362. 6 木寨岭公路隧道变形分级与检验……………………… 0392. 7 本章小结………………………………………………… 040第3 章 挤压大变形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适用性分析…… 0413. 1 “快支强撑”支护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0433. 2 “抗-放”结合支护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0493. 3 预加固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058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交通工程(第2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娇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4199127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3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468000 |
| 出版时间 | 2024-1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1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U49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