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宋韵文化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浙江省域层面对“宋韵文化”的舆论宣传与推介展示, 宋韵文化”学术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浙江省内各地市 (县区) 的宋韵文化挖掘、宣传与研究动态等三个维度, 对浙江省内关于宋韵文化宣传、研究的现状及近期新进展予以全面综述, 并对推动“宋韵文化”深层次研究、传播、转化提出四条建议。 目录 引言第一章 浙江省域层面对“宋韵文化”的舆论宣传与推介展示 一 浙江省委主要负责人讲话及省委、省政府文件对“建设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及“开展宋韵文化研究传承”的要求 二 2022年参加浙江省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宋韵文化” 三 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委、市政府,绍兴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宋韵文化节” 四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宋韵文化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 五 浙江省举行“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推进会”并制定出台《宋韵文化传承发展和南宋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暨中长期目标》 六 《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宣传、《钱江晚报》策划“宋韵文化”系列宣传报道 七 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浙江省首届‘悦读宋韵节'”并发布首张“宋韵书单” 八 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浙江古籍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宋学大讲堂” 九 央视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忆江南》完美呈现“宋韵文化” 十 浙江卫视创新性地将“宋韵”元素融入综艺晚会、纪录片、短视频等节目 十一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起举办“发现和培育宋韵文化区域传承案例系列活动” 十二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策划主办“宋韵今辉”系列活动 十三 浙江省博物馆策划实施“宋韵千年——百馆联动展” 十四 浙江省文化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联合启动“‘百生进百馆'宋韵文化专题活动” 十五 浙江古籍出版社、止观书局共同打造“两宋浙刻丛刊”第二章 “宋韵文化”学术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一 搭建“宋韵文化”研究平台 二 设计“宋韵文化”研究专项课题 三 撰写“宋韵文化”研究智库报告 四 开展“宋韵文化”专题学术研讨 五 出版“宋韵文化”研究专著 六 发表“宋韵文化”研究论文第三章 浙江省内各地市(县区)的“宋韵文化”挖掘、宣传与研究动态 一 杭州:高水平打造“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 二 宁波:梳理“宋韵甬存”,讲好“宋韵”宁波故事 三 温州:深入实施“宋韵瓯风传世工程” 四 湖州:传承“湖学”精神,讲好湖州的宋韵故事 五 嘉兴:挖掘宋韵文化,助力古城文化复兴 六 绍兴:全力打造宋韵文化节点城市 七 金华:传承“八婺宋韵”,打造浙中文化新高地 八 衢州:千年宋“潮”,衢州有“礼” 九 舟山:挖掘昌国宋韵遗存,探究诗书渔火流韵 十 台州:以“台州味”来呼应“浙江韵”“中国风” 十一 丽水:实施“宋韵丽水”活化计划,建设“处州宋韵”十大文化地标第四章 对推动“宋韵文化”深入研究、传播、转化的建议 一 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相结合 二 纸质出版与新媒体传播相结合 三 省内传播与省外宣传相结合 四 实物展陈与文创转化相结合结语附录 理学:宋韵文化的思想形态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宋韵文化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宏敏编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406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13 |
出版时间 | 2024-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5.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