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到1991年是新中国工业目前重要的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国内外条件变化,转变工业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工业走上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双轮驱动的轨道,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由此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本书梳理了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试图透过工业结构这一视角,将宏观层面的工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同中观层面各个工业行业推进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微观层面的重大建设项目和技术突破有机结合起来,立体呈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转型发展的历程。
图书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1978—1991) |
内容 | 内容推荐 1978年到1991年是新中国工业目前重要的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国内外条件变化,转变工业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工业走上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双轮驱动的轨道,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由此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本书梳理了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试图透过工业结构这一视角,将宏观层面的工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同中观层面各个工业行业推进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微观层面的重大建设项目和技术突破有机结合起来,立体呈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转型发展的历程。 目录 目\t录 前\t言 / 001 第一章\t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结构调整的缘起 / 00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偏重”工业结构的形成 / 002 第二节 工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 / 021 第三节 工业发展战略的转变 / 036 第二章\t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 051 第一节 “五五”后期工业结构的初步调整 / 052 第二节 “六五”时期工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 059 第三节 “七五”时期工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 064 第三章\t轻工业发展显著加快 / 073 第一节 对轻纺工业实行“六个优先”/ 074 第二节 调整优化轻纺工业的内部结构 / 080 第三节 扩大轻纺工业产品出口 / 088 第四节 家电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 097 第四章\t能源工业加快建设 / 117 第一节 能源基本建设的调整与加强 / 119 第二节 煤炭工业探索发展新路 / 129 第三节 石油工业开创新格局 / 137 第四节 电力工业逐步突破资金瓶颈 / 143 第五章\t原材料工业稳步发展 / 151 第一节 钢铁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 152 第二节 有色金属工业走向振兴 / 169 第三节 化学工业加快提升技术水平 / 177 第六章\t机械工业转型发展 / 187 第一节 机械工业的调整与改革 / 188 第二节 航空航天工业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 203 第三节 船舶工业走向国际市场 / 219 第四节 汽车工业逐步成长为支柱产业 / 226 第七章\t工业的结构转变与发展成就 / 235 第一节 工业的增长和结构的改善 / 236 第二节 工业技术的重大突破 / 264 参考文献 / 273 后\t记 / 27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1978—199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贾子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146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9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19000 |
出版时间 | 2024-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429.0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