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面向生活变革:21世纪以来中国民俗学的学术转型
内容
内容推荐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与中华文明的复兴进入了新时期,中国民众日常生活发生了结构性和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中国民俗学必然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而且必然要选择“面向当下”的研究方向,从而促成自身学术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研究实践方式的转型发展,踏上新的驿程。一些民俗学者逐步在“朝向当下”的学术转型中有所突破,特别是在“生活变革”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在此过程中开始建构起一些新方法、新视角、新范式、新理论,促进了民俗学逐步实现着时代性的深刻的学术转型。 因此,本书试图通过梳理中国民俗学自21世纪以来的生活变革研究的学术史,考察中国民俗学在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思想,生产出哪些更好认知中国社会和有利于人类文明交流的知识成果,创设了哪些新的研究方式和社会文化实践方式,以进一步讨论民俗学的学术传统与创新性建设方向。围绕这些要辨明、厘清的基本问题,本书将展开对21世纪以来民俗学面向生活变革研究的学术转型历程的回顾、梳理和反思,以期形成对当代民俗学学术史的具有阶段性总结和框架性认知意义的一个研究文本。
目录
绪论001
第一节为何关注“面向生活变革”的学术转型001
一、面向“非遗保护”就是面向当下吗?001
二、面向当下的研究转型本质是面向生活变革的研究转型003
第二节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学术史研究现状004
一、学科本体论视角下中国民俗学的发展特征、思想演进005
二、检讨本土学术进展与国外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010
三、检讨民俗学的学术发展与参与社会文化发展实践的关系012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概念说明016
一、研究思路016
二、相关概念说明020
第四节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023
一、研究意义023
二、文献研究与田野作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024
第一章民俗学如何面对生活变革的挑战027
第一节文明进程中的日常互动关系变革027
一、劳作模式变革下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029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重构和交融043
第二节当下学术转型的进展及几个关键问题054
一、现代田野作业研究方法的确立055
二、文化热、传统文化整体论与民俗文化学的提出058
三、整体性研究与交流实践研究060
四、生活革命研究与日常生活转向063
五、家乡民俗学与主客体关系066
六、非遗研究、民俗主义与民俗价值的检讨068
本章小结:民众生活变革与学术转型074
第二章新视角的探索077
第一节都市研究的开拓与乡土研究传统的反思078
一、乡土研究传统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危机078
二、中国民俗学都市研究的发展阶段081
三、文化混杂性与交往现代性:民俗学都市研究的两个支点091
第二节群体研究与民俗之“民”的重新阐释095
一、从民族之“农民”到社会之“群体”:民俗学“民”的研究历程096
二、中国民俗学群体研究的方向及理论思考102
三、民俗学群体研究的关键性概念与研究方法分析111
第三节网络生活与民俗学研究领域的开拓118
一、网络生活:日常生活拓展的新领域119
二、中国民俗学的网络研究现状123
三、身体在场:民俗学网络生活研究的路径探索131
本章小结:民俗学基本问题的新建构与新研究视角的出现138
第三章民俗学本土理论的创新141
第一节劳作模式:基于主体实践视角的村落共同体研究理论143
一、劳作模式理论缘起144
二、劳作模式研究的发展历程150
三、比较视野下村落劳作模式研究的特征及研究意义160
第二节礼俗互动:作为阐释文明秩序和社会机制的民俗学理论169
一、中国古代的礼俗互动传统171
二、中国民俗学早期的礼俗研究174
三、礼俗互动理论的提出178
四、礼俗互动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向182
五、礼俗互动的当代价值192
第三节文明视野与民俗学本土理论的创新路径194
一、本土性与民俗学本土理论的创新195
二、非遗研究、神话主义与民俗学理论创新的关系196
三、文明进程视野与民俗学的理论创新应然性200
本章小结:民俗学的本土理论建构与新知识生产模式203
第四章当代地方民俗志书写的建构与意义205
第一节民俗志书写及研究的发展脉络206
一、风土与民性:传统记录式民俗志的基本特征和思考演进206
二、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新式民俗志范式的探索与确立212
三、交流和共情:民俗志反思阶段的困境与进展222
第二节当代地方民俗志书写过程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基于《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几个区卷的书写经验229
一、标志性文化的磋商与协定过程230
二、个体记忆、个人叙事与地方民俗文化的整体呈现238
三、民众文化实践、民俗志写作与地方文化再生产243
四、身份、共情、互助:主体间性民俗志书写中的技术性问题247
第三节民俗志书写与民俗学介入生活变革的路径探析253
一、应用民俗学与公共民俗学的讨论253
二、实践民俗学的理论探索和学术困境257
三、民俗志与介入生活:纾解民俗学经世致用困境的一种路径258
本章小结:地方民俗志书写与中华文明研究261
结论263
第一节生活变革研究与文明进程的视野265
第二节生活变革研究与民俗学实践转向的关系272
第三节生活变革研究与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关系275
主要参考文献281
后记3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面向生活变革:21世纪以来中国民俗学的学术转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甜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770384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