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心理健康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创伤中心性、情绪调节与依恋的作用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重点关注有创伤经历的青少年。青少年的心理与认知功能发育尚未成熟,难以抵抗创伤事件的伤害,易产生心理问题。人的一生难免经历创伤事件,关注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也是对我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回应。其次,本著作探讨了创伤中心性、认知情绪调节和未解决的依恋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心理健康、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作用。这些研究彼此关联、逐步深入,具有原创性、实证性与系统性。关于创伤中心性、认知情绪调节和未解决的依恋在青少年创伤反应中的作用,是其他书籍中所没有的,具有极大的创新性。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考查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探讨了创伤中心性、认知情绪调节和未解决依恋在其中的作用。本书共包含五个章节:概述、研究一、研究二、研究三、总述。研究一、二、三分别招募了三个独立的样本,均为有创伤经历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一、三为横断面设计,研究二为追踪设计。数据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潜在剖面分析(LPA)。总体来说,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心理健康和创伤后成长密切相关。虽然在研究一中,创伤中心性介导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心理健康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但后续的纵向研究没有证实这一发现。两种类型的认知情绪调节分别介导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但它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创伤后应激障碍能与认知情绪调节和未解决的依恋共存,共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创伤后成长。本书适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心理咨询师、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家长等群体阅读。
目录
ContentsChapter 1 General Introduction (1)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2 Overview (37)Chapter 2 Study One (39)2.1 Introduction (39)2.2 Methods (43)2.3 Results (49)2.4 Discussion (57)Chapter 3 Study Two (66)3.1 Introduction (66)3.2 Methods (71)3.3 Results (77)3.4 Discussion (81)Chapter 4 Study Three (86)4.1 Introduction (86)4.2 Methods (94)4.3 Results (98)4.4 Discussion (103)Chapter 5 Study Four (112)5.1 Introduction (112)5.2 Methods (120)5.3 Results (125)5.4 Discussion (130)Chapter 6 General Discussion (136)6.1 Recap Main Findings of the Four Studies (136)6.2 Implications (140)6.3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141)6.4 Conclusions (143)Bibliography (14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心理健康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创伤中心性、情绪调节与依恋的作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7213699
开本 32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5-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