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丛书
《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主题》
马平安 著
《人才发展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郑亨钰 著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杨英杰 杨全社 等 著
《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基层效能》
陈建平 等 著
图书 | 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基层效能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丛书 《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主题》 马平安 著 《人才发展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郑亨钰 著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杨英杰 杨全社 等 著 《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基层效能》 陈建平 等 著 内容推荐 本书紧扣基层治理现实,围绕着基层有效之治的实现逻辑,从时代境遇变迁入手,指出了基层有效之治的核心议题、主体格局和价值底色。规则之治和韧性治理分别构成了基层常态与非常态的治理面向,同时我们还需要解锁基层治理“新技能”,实现数字技术支撑、数据驱动的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健全“三治融合”体系是关键。为了更好地认知基层有效之治,从学理基础和指标体系等内容去建构实然评价的维度,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最后通过分析基层治理创新的时代境遇,在复合驱动机制的驱使下基层治理创新朝向生态化、民主化、法治化、数字化等方向深化发展。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城乡中国: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时空境遇 001 一、城乡中国: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思考原点 002 二、基层治序:高效能基层治理的议题聚焦 020 第二章 党领共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主体格局 057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 057 二、建设和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073 第三章 为民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价值锚定 084 一、以人民为中心: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价值基座 084 二、基层治理之“人民性”的运行逻辑 105 第四章 规则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制度维度 122 一、基层制治的密码和优势 122 二、基层制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37 第五章 秩序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应急维度 154 一、风险社会境遇中的基层治理 155 二、基层应急中的韧性治理 173 第六章 技术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数治维度 194 一、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兴起 195 二、基层数治的效度和限度 215 第七章 “三治融合”: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实践维度 228 一、“三治融合”的追寻与追问 228 二、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基本逻辑 233 三、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运作机制——以余江区 土地二轮延包为背景 250 四、余论 265 第八章 何以有效:高效能基层治理的评价维度 267 一、基层治理效能的评价原则与内容 268 二、基层治理效能的评价方法与运用 286 第九章 面向未来:基层治理创新的变革维度 305 一、基层治理创新的时代境遇与驱动机制 305 二、基层治理创新的趋势与路径 329 参考文献 386 后 记 4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基层效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建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886211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42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44000 |
出版时间 | 2025-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