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建筑与人文:名家通识十一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为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咖*新研究的讲座实录,兼具专业性和通识性、前沿性和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本土性和国际性,可作为通识教育参考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北京建筑大学“通识大讲堂”中十一场名家讲座的精华内容。“通识大讲堂”是北京建筑大学精心打造的通识教育品牌,邀请学术造诣深厚、社会影响广泛的知名学者为本科生开办多维度的人文讲座。本书通过对建筑与人文主题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加深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从而提升综合素质。本书内容广泛,重点探讨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特色、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20 世纪建筑遗产的认知与保护,以及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议题,还涉及中国传统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经过学者们的精彩讲解,读者将深入体会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蕴,领略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目录 第一部分 建筑与文化遗产 第一讲 中国建筑文化的三大特色 / 李先逵第二讲 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 / 李建平第三讲 事件·作品·人――20 世纪建筑遗产的当代认知 / 金磊第四讲 我们为何建造?建筑有善恶吗?――追寻建筑伦理 / 秦红岭第五讲 从文物到世界遗产 / 郭旃第六讲 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传承 / 汤羽扬第二部分 人文与传统文化 181第七讲 为自我出征:一个关于理想的道德叙事 / 曹刚第八讲 当代自我三问:我身何是?我知何识?我心何属? / 沈湘平第九讲 居仁由义道德行 / 肖群忠第十讲 进退之间――从《庄子》四个梦看儒道智慧 / 干春松第十一讲 孟子气象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 吴国武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建筑与人文:名家通识十一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秦红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721509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5-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U-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