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培训大师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很多企业为什么做不大、做不强、做不久?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很多时候都是战略出了问题。对企业而言,没有战略,或是战略不科学与不合理,都会导致盲目扩张、竞争乏力、执行不力、成长无后劲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如何才能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呢?在本课程中,余世维老师根据其多年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与研究总结,全面解析了企业战略及其制定的方法,内容详实系统,贴近实战。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学会如何客观的评估企业现有战略并做修正,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内容推荐

  中小企业的激情和蓬勃的生命力使其成为市场中的“快鱼”。然而,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由以前的5.7年缩短到现在的2.4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为何越来越短?中小企业又如何才能突破成长中遭遇的发展瓶颈呢?怎样才能确保自己企业的发展速度总是快于竞争对手呢?

余世维博士在这几年走遍大江南北,进行过上千场培训并接触了数万家企业,直面了无数学员提出的企业发展中的种种困惑。余博士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结合自身30年的跨国企业管理实战经验以及对中国企业超过10年以上的研究心得,隆重推出了这本极具幽默的经典力作。

本书重点阐述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16个问题以及相应对策,不愧为企业规避风险、稳步发展的良方妙药。

目录

序言 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竞争能力

问题一 合伙人不对劲

——不敢“王佐断臂”

一 什么是好的合伙人?

二 如果合伙人不对劲,怎么办?

三 如果合伙人是你的亲人,该怎么办?

问题二 追逐时髦管理论点

——又想“开明”,又想“人本”

一 管理者的思想误区

二 精明老板应该记住的三件事

三 精明老板管好员工的六大法宝

四 如果公司伦理已经荡然无存,快要失去控制,该怎么办?

问题三 事必躬亲或多头马车

——组织架构与组织系统一片混乱

一 娃哈哈长大的难题

二 “超人症候群”

三 精明老板如何实现轻松管理?

四 家族企业的问题

问题四 急着成立分公司

——盲目扩张

一 分公司并不是越多越好

二 开设新公司的三个条件

三 如何开设一个新的分公司?

四 如何委派分公司的经理?

问题五 选错了生产、销售与研发的地点

——疏忽地理优势

一 它们为何选择了上海?

二 什么是好的地理位置?

三 如何为公司选择一个好地点?

四 公司大了,还待在家乡吗?

问题六 踏出混乱的第一步

——仓仓促促地营业

一 好的开始是企业成功的第一步

二 公司匆忙开张的后遗症

三 公司如何开第一个店?

四 公司第一镒开店就搞砸了,怎么办?

问题七 过于乐观

——强咽吃不下的饭

一 他们为什么过于乐观?

二 公司规模不大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三 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

四 公司多出来的“枝节”如何“修剪”?

五 小 中 大型企业在发展中应注意的瓶颈

问题八 差劲的信用规划

——硬着头皮自己记账/周转资金不足

一 差劲的信用规划

二 一个老板不懂财务,怎么办?

三 一个公司在借钱时应做的三个准备动作

四 老板如何进行资金管理?

五 一个老板如果手头拮据,且又什么钱都借不到,怎么办?

问题九 漠视财务上的数据

——指标亮起警示红灯

一 老板真的可以对财务说“不知道”吗?

二 每一个经理人都应该注意的四件事

三 一个老板应该注意的财务报表问题

四 按顺序排列自己公司最严重的财务危机

问题十 漫无节制的内外库存

——只要东西没卖,都是废品

一 漫无节制的内外库存

二 库存的两难游戏

三 一个老板如何保持合理的库存?

四 一个老板在库存计划链前后应该做什么?

问题十一 忽略了公司理财

——不会维持收入,不会出售事业,不会兼并别人

一 资本运作是一种罪过吗?

二 正确的理财观念是什么?

三 如何维持收入——第一种理财方式

四 如何出售自己的事业——第二种理财方式

五 如何兼并别人——第三种理财方式

六 并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

问题十二 过度服务,过度促销

——利润成长率其实有—个拐点(反曲点)

一 利润成长率其实有一个拐点(反曲点)

二 企业在现实的市场中应考虑的三件事情

三 我们如何确定服务与促销的数量标准?

四 不花钱地“四两拨千斤”

问题十三 淹没在混乱的市场竞争中

——没学会多走一步

一 他们为什么不多走一步?

二 什么是“多走一步”?

三 我们如何比别人多走一步?

四 逛一个店和爱一个店有什么不同?

问题十四 选错广告对象,缺乏广告创意

——宣传效果何在

一 做广告,空间是谁指导谁

二 我们做广告时,选择媒体要考虑四件事情

三 一个企业如何做广告?

四 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铺天盖地的广告意义在哪里?

问题十五 过分依赖关系与运气

——划地自限

一 在某种程度上,投资就是一种赌博

二 如何经营一个事业或启动一个项目?

三 公司如何进行扩张?

四 贸然投入与错失良机在“准备工夫”上有什么不同?

问题十六 与消费者对抗

——如何预期及化解客户的投诉与不满

一 消费者运动是一个麻烦吗?

二 我们如何看待消费者?

三 什么是错误的服务?

四 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 为什么投诉的客户是好客户?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什么是好的合伙人?

在中小企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总会有几个好朋友、好同学或者是亲戚成为我们的合伙人。但是在企业组织里面,我们是没有那么多兄弟,也没有那么多好朋友的——在竞争的组织里面,我们只有工作。所以,无论一个人以前是不是你的同学、朋友还是亲人,在企业里我们只考虑他对组织有没有贡献。也许当初大家是一起拿钱做了一个企业,一起打拼事业的,但以后会慢慢发现,这个人不太适合当合伙人,或者他的能力十分有限。

一个好的合伙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在右边这张图片里面,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合伙人就要像在一条船上,或者在一起合作。这张图片给我们一个感觉:合伙人就应该是一条心。就应该在一起工作。我认为,一个好的合伙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与你互补

一个好的合伙人最好与你是互补的,他的优点正好是你的缺点,而你的优点正好是他的缺点。如果大家在一起合伙做生意,在一起工作,优点和缺点统统都一样,就会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合伙人除了人数多一点,钱多一点之外,在智慧、头脑、策略和方法方面其实没有什么可以互补的地方。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合伙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共振,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样的。这样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2、能与他人共事

好的合伙人不能只与你关系好,而是还能与他人共事。一个合伙人通常都是公司的一位主管,尤其是当初一起“打天下”的那种合伙人,很容易最后就成为公司的高级主管,他不是总经理就是副总经理,不是厂长就是副厂长。如果一个合伙人只跟其他几个合伙人的关系好,而遇到下面的员工,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叫做没有与其他人共事的能力。

其实合伙人是要带领全体员工一起工作的,假如一个合伙人只能与其他两三个合伙人相处得很好,却不能与公司里的下属以及员工合作共事,严格讲起来,他就不是一个正式的合伙人,倒像是一个出资人。

 3、有市场经验

经营企业就是要做生意,因此,企业合伙人当中至少要有一两个人有市场经验,例如在别的公司担任过高级主管或者是重要的管理者。如果两三个合伙人都只是有钱,都只是从家庭积蓄中出资创办了一个公司,却没有一个人做过市场,也没有一个人有管理公司的经验,在这样的合伙组织或者企业中,就会缺乏那些有能力领导大家一起做市场的人。对发展初期的合伙事业来说,这种情形就会使合伙人对企业的未来产生茫然的感觉。

 4、对公司多一点贡献——尤其是资金

合伙人不是只出力气就可以了,因为如果合伙人统统都是出嘴巴、出力气,我们就会发现公司的向心力不够强。很奇怪的是,一个人总是拿点钱出资,他才会对公司特别地注意。所以,我认为好的合伙人的第四个特征是,最好他对公司多一点贡献,尤其是在资金方面。这件事情不见得就说明一定是公司缺钱,而是要说明一个合伙人拿钱和不拿钱时,他对公司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根据我自己的管理经验,如果这个合伙人能在性格方面和我互补;这个合伙人能够像我一样对待员工,都相处得很好;这个合伙人能够有一点市场经验;这个合伙人愿意为公司贡献一点资金,他就叫做好的合伙人。这是我们与合秋人共同创办企业的一个重要前提。

P4-6

序言

       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竞争能力

为什么有的企业做不大,做不长?为什么有的企业今朝像“巨人”,明朝却不见人?为什么曾经成功的企业很难获得二次辉煌?这些是困扰众多中小企业领袖的问题。同样,“中小企业如何突破成长中遭遇的发展瓶颈?”“怎样才能确保自己企业的发展速度总是快于竞争对手?”也是中国的绝大部分创业者们一直期待解答的难题。

应当说,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小企业的成长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依照我国有关政府部门的资料统计,截至2005年6月底,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个体工商户279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75%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6%。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进步最具活力的经济元素。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却越来越短。有关调查表明: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是40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5,7年,而且这几年来的平均寿命更短,只有2,4年,甚至最近还有人说是1,7年。不管它的正确数字是什么,至少我们知道我国的中小企业就像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一样,曾经或正在遭遇一系列的发展瓶颈,或可称之为企业的“成长天花板”。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在度过早期的快速增长期后,管理就开始出现问题,企业就再也发展不下去,陷入了增长停滞的泥潭中,甚至有忽然之间轰然倒塌的可能,最终能够持续保持高速成长并成为“航母级”的企业寥蓼无几。

这中间牵涉到的因素很多,比如由于我们过去走的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路线,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跟国际市场接轨的困难度有时候比较大,尤其是我国企业已经习惯于政府保护之下所形成的一种市场氛围。现在中国已经加入WTO,市场的大门突然向外全面敞开了,许多企业很难马上接受这样一种国际化的压力和挑战,或者说很难适应这样一种全球化的运作模式,以至于在管理过程中忽视了重要的环节,所以它的平均寿命就在慢慢地缩短。

我目前就管理着企业,过去也在日本、德国、东南亚等世界上很多地方工作过,并在教育培训和管理咨询过程中接触了数万家企业,无数学员提出了企业发展中的种种困惑,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我想谈谈个人对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方面的一些浅见。但我今天要强调的,除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市场机制等诸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分析限制这些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因此,在本书中,我综合阐述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这里面包含一些合伙人、继承人的问题,包含一些企业员工、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市场拓展、发展战略的问题,甚至企业的广告、宣传问题等等,我们就姑且把它们称为是一些“瓶颈”吧!

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看这些企业能否克服在发展战略、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只有企业的人、财、物达到了最佳的结合,中小企业才会走出发展困境,不断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由衷地希望本书能对中国企业界的朋友们有一点点启示和帮助!更希望能引发共鸣,产生共识,以帮助大家找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

                        余世维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管理培训方面的大家,余老师的讲座精华已经引起国内诸多企业的关注。其课程借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给那些原来对于管理知之甚少的人做了最好的管理启蒙。

——《北大商业评论》

余世维先生是最为华人推崇的实战型培训专家之一,其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学者型型的才华,深受客户欢迎;其寓观念于谈笑间,蕴哲理于诙谐中,获得社会各界的青睐。

——《中国营销专家网》

余老师是我接触了解的明星讲师中最有特色、最令人尊重、授课效果最好的一位,也是我们重复邀请最多的讲师。

——原上海贝尔有限公司发展部经理 沈延鹤

每次听余博士的课都给我崭新的理念,都能使我在管理上找到自己的差距。企业要良性运转,看来观念的改变是不可少的,但像余博士这样能扭转观念的大师却不多。

——恒源祥集团行政总裁 朱廷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培训大师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世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23986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6.3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8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