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色彩已经渗入生活中每一个细节,不光是视觉艺术家的必备专业素质,也成为现代人起码的文化修养,成为现代生活高品格审美情趣之象征。本书以"主观配置色彩"课题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创作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色彩,打破艺术与设计的界限,不强调色彩为某一专业服务的实际功能,将色彩还原为其本质--一个视觉语言的基本要素。本书适用于青年学生,能让他们尽快掌握和运用色彩这门语言。
图书 | 色彩表述--主观配置色彩训练/汇集灵感美院教学创意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21世纪,色彩已经渗入生活中每一个细节,不光是视觉艺术家的必备专业素质,也成为现代人起码的文化修养,成为现代生活高品格审美情趣之象征。本书以"主观配置色彩"课题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创作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色彩,打破艺术与设计的界限,不强调色彩为某一专业服务的实际功能,将色彩还原为其本质--一个视觉语言的基本要素。本书适用于青年学生,能让他们尽快掌握和运用色彩这门语言。 目录 引言 006 第一章 睁开色彩的眼睛 008 第二章 认识色彩 018 第三章 摆布色彩关系 046 第四章 色彩的精神表述 082 第五章 采集·抽取 106 第六章 转移·扩展 144 序言 美术的教学本来就以其灵动活泼而引人入胜,它跟别专业相比本来就是有趣味,富于想象和启发,正是这种魅力吸引了代代学子人才走上艺术的创作之路。 在中国现行的美术教学当中,内容和方法都有点老化、僵化、模式化。其实,教学里现存的一切,都是前人创造的果实。他们曾经不囿于成见,提出创意,顶着“不敬前辈”的罪名,戴着“艺术叛逆”的荆冠。没有他们的臆想,就没有此后的现实。没有当年的叛逆,也没有今天的传统。很幸运,一部分创意得到了付诸实验的机会;很幸运,一部分实验赢得了别会的注意和支持。于是得以流传推广,甚至被宠为新的成规定见。给创意多留一些机会,给成规正统多加一些限制;让教学像创作一样洋溢着热情与活力,让点滴的创意得到鉴别和考验,汇成大的创举。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变动,这场变动的规模和深度将会超过大多数人今天的想象。有些意见以为徐悲鸿先生已经大体上完成了艺术教育的框架,如今只需有所增补;有些意见以为在纯艺术领域里中国已经有自己成熟的教学理念无需探讨其他思路,有些意见以为直接照搬外国美术的现代教学办法就可以解决无需自己摸索创意;有些意见以为把西方当代加上中国传统就可以直接结合出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出路……历史将会证明,没有现成的答案。出路等待我们的创造。言必称希腊,或者言必称汉唐都不是出路。 中国美术教学发展到今天,是前一个世纪里那些西天取经的留学生们,那结在炮火第一线的革命先驱们,那些甘于寂寞甘于贫困的学者们共同创造的成果。这个创造的过程没有完结,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上还处于初创的阶段。从当前社会各界对艺术教育现状的批评和期待可以理解,如果还停止在“写实”一派的思路里,停止在一家一派的技术能力里,那么就连自身的活力也会衰退尽,退化为善解人意冷静枯躁的操作套路,退化成雕虫小技。尽管科学也许最准确,但是绝无魅力。写生的精髓是面对地直接创造,写实的灵魂在于给真实一个新的解说,写实之外天地更广阔。“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想象力、记忆力、组织能力、调度能力以至体力意志,人格的完满与坚强,与人平等相处的亲和力,敢于承当的责任心,等等。旧时代所谓的“教书育人”一体化的理想,需要也应该融入新的美术教学的理念。从而高屋建瓴地焕发出多种多样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新创意。 基于这样的想法,晓沫和我们几个人提出并得到人民美术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来编辑这套《美院教学创意丛书》。我们希望其中的每一册都是朴朴素素地讲自己的创意。描述而无须自我评估。不必硬把小创意复杂化。社会上文风挺差,用套话把短文撑大,借别人的创意改编成自己的东西已经蔚然成风。我们相信,几颗干净平白的星星之火,读者可以分辨出其中的兴味,受到它们的启发,也心动了想试着变动一点什么。这就很合我们的初衷。艺术教育的大局永远需要有各种创意尝试的星星之火来活跃,保持灵动,避免僵化,哪怕是未来,中国当代美术教学格局已经跨过了初创的阶段之后,那个新的格局本身一定会经源源不绝的创意留有充分的余地,不是宽容它们,不是容忍它们,而是真心地重视它们、赞美它们、因为正是它们才代表着持续发展的未来。 后记 艺术创作中,单纯是一种境界,轻松是一种境界,抽象是一种境界。在教学中,设计单纯的课题,以轻松的心态,玩味抽象的形式语言也是一种境界。 非绘画手段——拼贴,是让我们达到这一境界的效果显著的方法,即使是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拼贴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所有传统的教学规范,不确定自己究竟属于哪一个既定的门类,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这使我们消除了精神上的束缚与依赖,从而回到自我这个原点,让每一件作品都建立在清晰的个人感觉之上,体验原创的乐趣。其次,剪贴方法的局限,使人只能大刀阔斧地剪,宏观构成地贴,选择基本色,剪下基本形,面对剪下的片断素材,敏锐地解读其中包含的语言信息,并且不断地变换解读的角度。利用、转换、解析、再生……每一个片断都能发现多重含义,创作的过程也充满情趣。 非绘画方式拼贴,使我们以游戏的方法时刻关注本质问题——何谓语言元素?形式构架是否成立?抽象形式与抽象精神是否贴切?无论结果是否精彩,这种单纯本体精神与单纯形式语言之间的对话都是极其重要的,是表年艺术家不可欠缺的学习内容。 当每个人都被自己制造的五颜六色的碎片包围,当碰到的的所有目光都闪现着寻找与惊喜之意,教堂这个空间似乎成了装满幻觉和悖论的幸运口袋,任人翻找着并提供给比期待更多的乐趣。学习与创造的界限分不清了,创造与欣赏的界限分不清了,心灵究竟为什么激动也分不清了……我常想:或许这就是艺术教育的目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色彩表述--主观配置色彩训练/汇集灵感美院教学创意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明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2032092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3-01 |
首版时间 | 2005-03-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