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唐气象(中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的中国故事唐)/话说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刘善龄、郭建、郝陵生编著的分册《中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的中国故事唐》,讲述隋至盛唐的历史故事,恰如卷名《大唐气象》所昭示的那样,那是个令每一个中国人提气来精神的伟大时代。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本书是刘善龄、郭建、郝陵生编著的分册《大唐气象(中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的中国故事唐)》,隋唐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万花筒,隋唐的文明也像万花筒一样绚丽多彩。隋与盛唐是个统一开放的时代,也是个浪漫传奇的时代,隋唐文化继承华夏精华,也海纳百川。然而盛唐繁荣的背后,终究隐藏着危机,走上了巅蜂之后,自然就是下山的路……

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隋唐史专家谈其对隋唐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

 风流人物空前汇聚——唐

 ○○一 醉卧晋阳宫

 李世民赌博别有企图,唐国公反隋幕后有戏

 ○○二 怨言不是谋反

 刘文静纵谈天下事,唐高祖鸟尽藏良弓

 ○○三 门神尉迟敬德

 传说即历史影子,门神是威猛将军

 ○○四 魏徵归唐

 命运一波三折,见解入木三分

 ○○五 玄武门之变

 兄弟喋血宫墙外,父子换位金銮殿

 ○○六 房谋杜断

 理想政治搭档,最佳君臣组合

 ○○七 良臣与明君

 谨小慎微非良臣,兼听则明是贤君

 ○○八 贞现初年大讨论

 创业艰难,守成不易

 ○○九 朝堂诘御史

 太宗能言善辩,御史哑口无言

 ○一○ 痛失人镜

 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一一 “百胜将军”李劫

 唐初没有修长城,而是依靠李勣等良将守边

 ○一二 慧眼识马周

 马周恃才,常何爱才,太宗识才并用才

 ○一三 抗旨断案

 戴胄以法律为依据,阻止唐太宗任意裁判

 ○一四 又一个“魏徵”

 王珪敢于当面指责唐太宗不能以身作则

 ○一五 后宫良佐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的贤内助

 ○一六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为汉藏人民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七 弓匠上的一课

 一个普通弓匠为唐太宗上了一课

 ○一八 夺人之爱

 唐太宗为求《兰亭序》,派出“雅贼”

 ○一九 药王孙思邈

 百岁古来稀,千金今仍传

 ○二○ 储位之争

 唐太宗为了选择继承人,立一个坏一个

 ○二一 三箭定天山

 薛仁贵射三箭,杀三敌将,结束战争

 ○二二 血溅后宫

 武则天为了固宠,不惜大开杀戒

 ○二三 家事不必问外人

 李劫一句话,帮助唐高宗解决了大问题

 ○二四 辉煌的法典

 一部《唐律疏议》,影响中国立法上千年

 ○二五 笑里藏刀的“猫”

 李义府一脸奸笑,一肚坏水

 ○二六 丑恶的史官

 “名士”写史,信口雌黄

 ○二七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了权力,武则天要丈夫、儿子都靠边

 ○二八 老练的毒辣手段

 用酷吏威吓朝臣,用酷吏消灭酷吏

 ○二九 智勇双全狄仁杰

 狄仁杰巧妙利用法律,酷吏也奈何不得

 ○三○ 执法如山

 徐有功坚持法律,平反冤案

 ○三一 模棱宰相

 苏味道处理政事全靠“模棱两可”

 ○三二 誉满五印度

 玄奘在印度与高僧辩论经义

 ○三三 六祖慧能

 一个不识字的行者,成为传授佛教禅宗的六祖

 ○三四 第二次“玄武门之变”

 武则天临死以前,只得取消帝号

 ○三五 姑嫂争权

 韦皇后、太平公主都想当女皇

 ○三六 姑侄相斗

 李隆基敢作敢为,发动政变登皇位

 ○三七 网尽天下俊杰的科举制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三八 救时宰相

 蝗虫满天飞,宰相姚崇不怕迷信,命令捕杀

 ○三九 一行测天

 僧一行修订的《大衍历》沿用近千年

 ○四○ 礼与法的冲突

 两个孝子为父报仇,引发了一场大辩论

 ○四一 智断争牛案

 抓盗牛贼,实际上却是为了套出实情

 ○四二 “谪仙”诗人

 诗人李白醉酒写诗,要大太监高力士为他脱靴

 ○四三 口蜜腹剑

 李林甫笑嘻嘻出来,有人就要倒霉了

 ○四四 为○知己”效力的铁钳罗网

 为奸臣效力的歹毒酷吏

 ○四五 绝域之外建功勋

 高仙芝率军千里远征,拔城夺寨

 ○四六 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忠嗣不愿靠士兵的尸体来建立功勋

 ○四七 失败的冒险

 高仙芝以欺诈手段灭石国,结果被打败

 聚焦: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的中国

试读章节

不拘小节的才子

唐太宗登基之初,需要大量人才。曾多次要房玄龄、杜如晦、封德彝等大臣推荐有才之士。贞观三年,一位人才被太宗发现了,这人就是唐朝的一代名臣马周。

马周身世坎坷,少年时代父母早早去世,家境贫寒。但他少怀大志,发奋读书,凭着他的聪敏与顽强,终于成了一名饱学之士。为生活所迫,在博州州学里谋得一个小小的职务,协助博士讲经,每月俸薪才只有一两贯钱,生活仍然十分贫困,更使他痛苦的是,怀才不遇、有志难申。于是整日以酒浇愁,玩世不恭。他的表现遭到州刺史的责骂,马周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他以为天下之大,总有一展才华的地方。于是,干脆直上京城,想到天子脚下寻找出头机会。

马周到长安后,经人介绍,到中郎将常何家中当了一个门客。常何虽然是个军人,但对读书人十分尊重。马周算是有了个栖身之地。

背后的捉刀代笔人

贞观三年六月的一天,太宗要大臣上书谈朝廷之得失,治国之良策。诏令一下,群臣纷纷草拟奏章,一展胸臆,不多几日,一份份奏折送到了太宗手上。这却急坏了中郎将常何。他是个军人,自幼习武,书读得少,这时不由为难起来,面壁枯坐,绕室彷徨,一个字也没写出来,急得他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整日长吁短叹。

马周看到常何这几日愁眉不展,心事重重,便问他有什么为难之事,常何便将事情的缘由一五一十说给他听。马周听后,安慰他道:“将军宽心,如将军信得过我,这事就交给我办吧,明日一早给您奏章。”常何闻听此言,脸上的愁云顿时一扫而光,高兴地拍手叫道:“唉呀,我怎么把先生给忘了!如此甚好,那就请先生代劳吧。”

太宗审阅官员们送上来的奏稿,发现常何写的一份论述精辟、文辞华美,所奏的二十条利国利民之事,条条都合自己心意,不由惊喜万分,继而又想,那常何乃是一介武夫,怎么会有如此才能,感到奇怪,便把常何召来询问。常何是个实打实的人,当即老老实实地答道:“这份奏章是我的门客马周代写的。”

太宗关切地问:“这马周是何许人昵?”常何答道:“马周是博州茌平人,出身贫寒,为人忠孝,饱读诗书,依臣之见,倒有辅佐国家的才能。”

“布衣宰相”

太宗立即派人去唤马周。谁知马周却不应召,太宗连续四次派人去请,马周才来见驾。太宗与他谈古说今,议论天下大事,发现马周果然学问渊博、看问题有独到之处,又善于言谈,心中十分喜欢,立即把他留在门下省任职,不久,又授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权限很广。马周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当然竭尽忠诚,勤于政事。一生为国为民做了许多好事。

太宗对马周的评价很高,他常对身边的大臣说:“马周处事敏捷,性格稳重,又能直言不讳。让他做什么事都能令人称心满意。他对我一片忠心,我自然也要实心实意待他。”

后来马周官至中书令,这是唐朝地位极高的官员,一般都只授予有特殊资历名望的人,由于马周出身贫寒,人们便称他为“布衣宰相”。

太宗慧眼识马周一事,后来传为历史佳话,被写成小说、戏剧,广泛流传。P56-58

序言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尽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借助现代化手段尽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获。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字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字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词,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赞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唐气象(中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的中国故事唐)/话说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善龄//郭建//郝陵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2679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2013062562
中图分类号 K242.0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9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