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大背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以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诸能力为目标,从基本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原则、结构功能、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诸方面,构建了语文课堂问题教学体系,行文有理有据,质朴无华,操作性强,对于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教会学生思考和创新、发展学生智力、造就创新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是全国性的教育科学“十五”立项课题,是作者所创立的“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体系”的一大分支,是对马赫穆托夫“问题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借鉴和发展。本书以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大背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以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诸能力为目标,从基本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原则、结构功能、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诸方面,构建了语文课堂问题教学体系,行文有理有据,质朴无华,操作性强,对于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教会学生思考和创新、发展学生智力、造就创新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目录

自 序 教育贵在创新创新始于问题

第一章 问题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理论

一 问题教学的内涵

二 问题性原则

三 问题教学的四种层次

四 问题教学的组织的意义

五 问题教学的本质性特点

第二节 从教学论史的发展看问题教学的意义

一 问题教学产生的背景

二 问题教学的本质

三 问题教学的实验

第三节 问题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一 问题性思维

二 问题性思维过程

第四节 问题教学的认识论基础

一 反映论

二 矛盾论

第五节 问题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

一 问题教学过程

二 问题教学的含义

三 问题式学习过程

四 创设问题情境

五 问题教学的本质

第六节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

一 要鼓励学生提问

二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

三 重不重视学生提问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

第七节 问题教学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一 问题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二 问题教学的组织方式与功能

第二章问题教学的教学目标

第一节 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

一 创新始于“问题” 

二 “问题”产生于“好奇”与“怀疑” 

三 “问题”激发创造力的心理学分析

四 “问题”的分类与价值

五 旨在强化“问题意识”的教学探索

六 不让“问题止于智者” 

七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八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第二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 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 创新精神及其培养策略

三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四 语文学习之异解是创新的结晶

第三节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 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二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范畴

三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第三章 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的教学原则

第一节 教学民主原则

一 师生关系的民主

二 思想学问的民主

三 教学过程的民主

四 教学方法的民主

五 教学空间的民主

六 思维训练的民主

第二节 弘扬个性原则

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 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听、说等能力的培养

三 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及时反馈原则

一 知识面要广,适应性要强

二 要有对象感

三 要有敏锐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四 谦虚谨慎,和学生取得平等态度

第四节 有效控制原则

一 定向控制

二 定度控制

三 定量控制

四 定序控制

五 定势控制

第五节 系统性原则

一 整体性

二 层次性

三 动态性

四 可控性

第六节 最优化原则

一 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课堂结构的优化与否

二 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决策

第四章 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问题教学中提问的分类

一 根据提问水平分类

二 从讲读教学进程分类

三 从内容结构分类

四 根据教学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分类

第三节 问题教学中提问的功用

一 提问法的功用

二 提问法在语文教学方法体系中的地位

三 问题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节 问题教学中教师应持的态度

一 爱护学生

二 积极参与

三 耐心倾听

四 容忍错误

五 尊重科学

六 善待异议

七 注重创新

第五章 问题教学中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 发现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

二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方法

第二节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

二 情境式提问的特点与类型

三 语文课堂曲问的方式

第三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 问题教学的课堂心理环境

二 逆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的作用

三 语文课堂争议的价值

四 要善于诱导学生回答问题

五 培养学生解疑的能力

第四节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关于问题解决的几种观点

二 关于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六大因素

三 “多元智能理论”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启示

第六章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观

第一节 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

一 如何设立提问点

二 问题的结构

三 问题的难度和坡度

四 问题的密度

第二节 语文课堂提问的行为策略

一 发问的时机

二 发问的方法

三 发问的对象

四 发问的节奏

五 助答 

六 如何评价学生的答问

第三节 语文课堂提问的矛盾策略

一 利用课文知识系统自身的矛盾设问

二 利用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矛盾设问

三 利用师生之间认识的矛盾设问

四 利用新的认知方式与学生旧的认知习惯的矛盾设问

第四节 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

一 利用教材,设置疑点,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二 审视成语、俗语、习惯用语,发现疑点,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 鼓励学生大胆与教师商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第五节 语文课堂提问的创造性训练设计策略

一 改变课题的教学设计

二 延伸情节的教学设计

三 类比情境的教学设计

四 自我体验的教学设计

五 图文互换的教学设计

六 发展表演的教学设计

附录一:“立体教学系统工程理论体系”图示

附录二:《在仙台》教学片段与评析

附录三: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

附录四:小学语文课堂质疑的九个切入点

追  求

——代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春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535992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3-05-01
首版时间 2003-05-01
印刷时间 200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3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2
出版地 广西
210
14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