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迅书影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东方出版社出版,是鲁迅研究专家孙郁主编的一本书,编者利用鲁迅博物馆馆藏丰富的便利,将鲁迅作品第一版的封面悉数收录,其中的封面作品虽然朴拙但是艺术性很强,对于现在的图书装帧设计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从这些书影当中,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装帧风格,书影大多素雅大方,让人过目难忘。

作者孙郁先生是鲁迅研究专家,数年来在这个领域内辛勤开垦,成绩斐然。这本书,应该是孙郁先生研究之余的边角料,但确是饶有趣味。

内容推荐

本书以鲁迅为线索,将所写的短文汇成一册。点染百年的文化转化,是个特别的视角。鲁迅一生与书相伴,内容是深广驳杂的。鲁迅不仅创造了文本的奇迹,也书写了出版史的奇迹。相信本书是读懂先生,接近先生灵魂的好书。

鲁迅是个说不尽的话题,关于其人其文其事,诸多名家曾经费尽笔墨。这本书中比较注意鲁迅的集子都取了什么样的书名,注意之下,发现鲁迅的小说和他办过的杂志一样,书名多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名词,是抽象的而不是具象的,如《彷徨》、《坟》等。与同时代人的书名比如胡适的《尝试集》比较,缺少了一份明快和平和。

目录

真而深的声音《呐喊》

绝望之作《彷徨》

坟《坟》

智者之思《朝花夕拾》

热风催雨《热风》

华盖运《华盖集》

荒野里的风《华盖集续编》

悲怆之音《野草》

梦的轰毁《而已集》

并非闲话《三闲集》

异端者说《二心集》

南腔北调《南腔北调集》

非自由游戏《伪自由书》

风月人语《准风月谈》

花边趣味《花边文学》

风雨且介亭《且介亭杂文》

过而存之《且介亭杂文二集》

人间绝唱《且介亭杂文末编》

油滑之笔做事新编》

情书一捆《两地书》

文言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史家之叹《唐宋传奇集》

旧习《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

赤子书《中国矿产志》

科幻之声《月界旅行》

《域外小说集》

阿尔志跋绥夫《工人绥惠略夫》

《现代小说译丛》

武者小路实笃《一个青年的梦》

爱罗先珂《爱罗先珂童话集》

观念之火《桃色的云》

东洋人的小说《现代日本小说集》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

一个童话《小约翰》

外来的风《思想·山水·人物》

卢那察尔斯基《艺术论》

普列汉诺夫《艺术论》

美术中的哲学《近代美术史潮论》

另类童话《小彼得》

法捷耶夫《毁灭》

关于童话小说《表》

弱小者的文字《俄罗斯的童话》

《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俄国艺术的隐秘《死魂灵》《铁流》《静静的顿河》

《解放了的堂·吉诃德》

天才的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引玉集》

《莽原》的分量《莽原》

纪念碑《奔流》

鲁迅与封面设计

关于中国版画圜

瞿秋白衄《海上述林》

旧书新识

纪念与研究

小田岳夫的感觉

一本朴素的书

《鲁迅先生的一生》

《鲁迅手册》

不该忘却的人

丁聪的奇笔

《欣慰的纪念》

许寿裳的文字

兄弟之谊

后记

试读章节

热风催雨

新文学初期,文人的书出得薄薄的,不像现在,动辄就是块“大砖头”,抱在胸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鲁迅一生,写的书不厚,好似很吝啬笔墨。周作人、王国维、钱玄同等人,也不写长文章,但味道隽永,是现在一些嗜好写“巨著”的人所不及的。这是那时的风气。

《热风》是鲁迅的第一本杂文集,仅有120页,但却是本沉甸甸的书。1925年11月,北京的北新书局出版它时,鲁迅的名字,在国内已颇被人注意了。那时候,人们对鲁迅小说的印象,要深于杂文随笔,其杂文的产量,不像后来那么丰富。但《热风》一问世,便被读者所看重,记得胡适还在一封信里,赞美过其中的句子。它的影响力之大,是的的确确的。

鲁迅最早的杂文,写于1918年。《热风》里收集了他7年间所写的重要短文。书中的文字,大量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上,所署的笔名多为“唐俟”。其中也夹带了几篇周作人的文章,但从作品的风格上看,很难区别两人的痕迹。周氏兄弟的思想、情趣,在那时,是吻合多于分歧的。

《热风》里的文章,多是对新文化助威的短评,有感而发,无学院派的套语,诸如讥讽国粹派的陈腐,赞佩白话文的通用,冷观国民性的阴暗,憧憬进化论的偶感……这些文字,小巧、大方,含着股股热浪,让人回肠荡气。鲁迅在《新青年》中所作的短评,没有陈独秀、胡适那样宣言式的东西,但文体上的漂亮,生命直感的逼真,是让人过目难忘的。

为什么将书名取为“热风”呢?鲁迅在题记中说:

但如果凡我所写,的确都是冷的呢?则它的生命原来就没有,更谈不到中国的病症究竟如何。然而,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

书名很有寓意,先生制题,文雅、秀气,给人亲切的感觉,薄薄的册子,短短的文章,鲜活的思想,使此书的品位,变得特别了。了解五四时期的社会风潮,文坛的精神焦点,这是本必读的书。倘若欲寻找鲁迅意识的亮点,我以为《热风》里的文字,也是很好的佐证。这里绝望的情感隐去了,升腾的是热情、理性,先生世界中严明的、科学主义的成分,显得很多、很多。

我常从《热风》之中,寻觅鲁迅青年时代的神采。那颗滚烫的心、赤诚的心,从字里行间,向人滚来。谁说先生的世界仅仅是黑暗与灰色的?《热风》里,有着他伟岸的东西呢。

P13-15

后记

记得在五年前,那时我还在报社工作,林浩基先生建议开一个专栏,名日“百年纪程”。上面介绍鲁迅的书影,以此纪念即将过去的百年。这个创意很好,以鲁迅为线索,点染百年的文化转化,是个特别的视角。我当时与初小玲主持《文艺周刊》工作,编辑之余,每周要为这个栏目写稿,这一写就是一年。其间杂事缠身,亦有求友人帮忙的时候,总算在年底,将这个栏目办下来了。

不久后就蒙生了一个想法,将所写的短文汇成一册,但一拖再拖,今天总算要问世了。校稿的时候,才发现那时写作的仓促,新闻体的文字,有时不免空泛,离所谓学问之道远矣。但想一想在紧张的日子里,无意间写成了小册子,也自恋地宽慰了半天,似乎过往的生活,还做了一点小事。这些对我而言,好像也是空虚的填补。在这个时代,能抽出时间,与鲁迅对视,心里总是快慰些的。

鲁迅一生与书相伴,可写的故事很多,他的藏书,算起来有一万四千余册,内容是深广驳杂的。他自己编书、写书、藏书,对其有特别的感觉,什么是恶书、劣书、精善佳美之书,心中有一个尺度,先生那个时代,正值古今转变之际,他在古文与白话,洋文和方块字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看他一生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有时就让人感慨不已。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学说,从西洋小说到现代版画,他差不多做的是现代中国开启性的工作。近来一些人,每每诋毁先生,以为学问浅薄,创作亦不足为观。但如果看到先生一生的劳作,用力甚勤的翻译与古籍整理,不知有何感想。在我而言。我们这个时代,已不复有这样一个丰富的存在了。

旧书里鬼气与毒气的东西多,那是深读过古文的人所能感到的。鲁迅厌恶这些,虽然他的藏书中以古文为多,古人性灵与放荡的自由感在书中甚少,惟野史与笔记之中略见精魂,加之诗词戏剧的一些怨世之文,聊可一阅,其余的正史、经书、时文,不过滥调。鲁迅自写书的那天起,就在走一条别样的路。一切都别于旧书,或哲人语录,或写实小说,其中亦有美术、理论、文艺史料等等,凡此种种都是现代的,新颖的,与旧式著作不同。鲁迅一生之中,生活单调,写其日常起居,殊乏情节,亦无浪漫故事。但你看他所编的图书,何等耀眼多致。每本书的背后,都印有心性的波澜。那是中外艺术精灵的会聚,响着华夏从未有过的声音。我在先生的版本书库里,见到泛了黄色的初版本,不禁为之一动,好像先生的血液储藏其中,每每翻阅,都可感到汩汩流动的波响。那是一个不安的,翻卷着热忱和极大神往的精神之海。时下被某些人奉若神明的几位学人、作家,倘与之对比,读者自可见出高下的。

我常常想,鲁迅的每一本书,都没有重复的,连相似的文章也没有过,他的每一次劳作,都是一座山岭,每一座山岭之间,无相似的存在。周作人,胡适这样产量高的人,均做不到此点。鲁迅的高度与深度,远远超于同代之人。他不仅创造了文本的奇迹,也书写了出版史的奇迹。我读邹韬奋、阿英、巴金、赵家壁这些出版家的文章,有时就感到鲁迅对同代人的辐射。真的,仅就出版的策略、胆识与视野而言,谁能与之并驾齐驱呢?

我在近些年间,常常听到一个观点,中国文化几近沙漠,乃传统丧失的结果,这丧失的原因,鲁迅是要负责任的。这个话题复杂,我不想与人争辩。但要说的是,鲁迅是毁坏了一个旧世界,同时又构建了属于现代人的新的世界,在大量的译著、杂感间,能不看出个性的创见的火光?我们何尝真正读懂了先生,且接近了他的灵魂?在他那里,一切都是冲荡的,富有人性的美和思想的暖意。他构建了自己的哲学,那一切不属于古人的余晖,而属于我们个人自己。先生在古老的与现代的风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后人远离传统,倘是真的与君君臣臣之类隔绝,那不妨说恰是先生的渴望。可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致,高楼越来越现代了,人的个性却越来越少了。如果这是一个沙漠的话,那么与绿洲的鲁迅是无缘的。他一生要跨越的,正是这类的荒原。要懂得先生,大约要看到此点的。

书要出版了,照例要感谢几位友人,报社的陈戎、鲁博的肖振鸣、思源、冯英等等。他们或是文字的润色者。或是图片的搜集者,也可以说,是我们共同完成了它。至于书中的内容,倘有差错,那自然要由我来负责了。

2004.5.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迅书影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18517
开本 32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0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0
14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