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最佳教育随笔(第1辑)/大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辑录了近期特别是2005年度,各种媒体上刊出的最值得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阅读的各类教育随笔。当你打开书页,你就辨认了一种声音:沉静、悠远、忧伤、热烈、迷惘、激动,你期待又熟悉,或许就是你自己的声音,随每次阅读而来的震颤,和几乎属于肉体的情感。教育,在这些文字中,建立了现实的和不可能的场景,它带着你去恢复一个过去,又努力地穿越,而预示了一个真实的未来。它应该是最值得交付你的一切,阅读帮助我们克服了很多肉体与精神的不安。

内容推荐

当你打开书页,你就辨认了一种声音:沉静、悠远、忧伤、热烈、迷惘、激动,你期待又熟悉,或许就是你自己的声音,随每次阅读而来的震颤,和几乎属于肉体的情感。教育,在这些文字中,建立了现实的和不可能的场景,它带着你去恢复一个过去,又努力地穿越,而预示了一个真实的未来。它应该是最值得交付你的一切,阅读帮助我们克服了很多肉体与精神的不安。

目录

我的教师梦/1

世上已无蔡元培/6

大学校长竺可桢/17

一个德国青年的中国乡村教育梦/26

我是农民的儿子/34

可亲可敬的孩子和老人/54

笑谈大先生/59

影响我的“重要他人”/75

“美的镜像”三题/80

倒霉的哈里王子/88

给新老师的20条贴心建议/92

简单而艰难地生活着/102

关于教育与良心的对视/114

永远的心事/121

童年读书/126

今天我们怎样读《卖火柴的小女孩》?/131

如果兔子并未中途睡觉

——重新演绎“龟兔赛跑”/136

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142

我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拒绝感动/145

鲁迅是什么学历?/148

警惕人类学意义上的退化/155

追寻昔日神童/160

谁让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深沉”?/167

父母在用爱心“摧残”孩子/170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177

生命之轻/180

学生的尊严是玻璃/184

女儿的毕业照/187

我怎么一想就想到那上面去了?/190

单纯的“竞技教育”何以必须终结?/194

语文,你教人还是毁人?/1 99

从思想到文化,究竟要走多远?

——来自一位教育者的反思日记/206

当前教育正遭遇几多无奈

——教育问题调查之“教育八记”/217

我对课改充满信心/239

关于教育:可说的与不可说的/248

教育是慢的艺术/251

儿童与公共秩序/263

原谅学生的一千个理由/270

我正在思考的几个教育问题/274

不敢读史

——纵古论今话课改/288

废除科举制百年祭/297

为被妖魔化百年的科举制度平反昭雪/307

编后记/325

试读章节

一个德国青年的中国乡村教育梦

蒙令华

农用手扶拖拉机仿佛出土文物一般喷吐着黑烟,响声震天地颠簸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穿着一身假冒名牌运动服的卢安克,兴致勃勃地和孪生哥哥卢安思一起蹲在拖斗里,夹杂在一群农民巾间,用谁也听不懂的德语叽里咕噜地谈笑。

这对来自德国的双胞胎兄弟,弟弟卢安克自1999年起,便以一人之力在中国广西农村长期从事义务教育和教育研究;哥哥卢安思则参加了欧洲的绿色和平组织,他负责攀登和拍摄,经常要爬到大厦、核电站、美国军舰上去搞示威活动,将拍摄下来的东西作电视直播,为此他常常被人家抓。眼下,卢安克正送来中国看望他的哥哥回去参加绿色和平组织的新一轮行动。

可就在当天返回学校的途中,卢安克搭乘的农用手扶拖拉机翻进了路边的山沟里,他摔得遍体鳞伤,在村里租住人家的床上躺了大半月,侥幸捡回一条命来。饶是如此,他依然哭笑不得:卢安克租住的那家农民先前一直拿他当“政府都很重视的洋雷锋”看待,见他出事了,吓得不行,生怕担责任,没准还要坐牢。可过了一阵子,他们发现并没有政府的什么官员来管这件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洋小子并不是什么重要的、有权力的人物。于是,那家人对卢安克就不那么客气了,时常找借口向他要钱,后来干脆将卢安克整整一年的经费偷去了!——那是父母从退休金里省下来资助他的,一年5000元人民币,今年因为欧元升值和德国银行利息增加,才变成了10000元。即使这些不多的钱,卢安克也是大部分用在复印资料和捐款上,还用于学生的医疗费,剩下的归他和学生一起用,算起来他每月的花费不到100元。

难怪,在卢安克待的那个村子里,人们在背地里说,“卢安克真怪,不好好待在德国,却跑到中国农村来,不拿工资,哩肯诺(当地壮语,不吃肉的意思),连到县城办事,也不坐车,而愿意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卢安克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与孩子的天性合作》,花费了数年的心血,可他对出版社的要求是:稿费多少不计较,但希望把书价定低一点儿,让更多读者能买得起。出版社后来给他4000元稿费,他没过手就直接让出版社捐给成都一所学校。在德国国内,不少人钦佩卢安克的事迹,捐钱给他,他很快把钱转捐给了香港的一个教育基余会……

P26-27

后记

有人说他“偏爱记忆”,偏爱记忆的人一定乐于阅读。当他走进文字,立刻就会被各种声音所包裹,既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重力,忧伤、愤怒,明媚、沉静,生长中的事物的面貌,神奇的沉淀下来的思想、氛围,一本本图书、期刊,一张张报纸,甚至某个网站闪烁的虚拟空间,无不呈现出记忆生动的轮廓;又因为从各种声音中穿过,他一定有无数的瞬间,在这些交叉小径上迷失了自己,“如水消溶于水中”——

现在,我诉说着这些体验。我想说的是当我把这本被命名为“中国最佳教育随笔(第一辑)”的选编文稿,交到策划编辑吴法源先生手上时,竟说不出到底是一种解脱还是陷入了更深的惶恐。这是一件吃力、伤神同时又让我感到不安的工作,让我不安的是自己阅读视野与趣味的局限、可能的判断错误,虽然我已付出了耐心和热诚,但也知道欠缺、不妥和遗珠之憾肯定不少,我愿意承担——读者诸君,您所有的批评。

我想的是,首先,作为第一辑,考虑到时效性,要尽可能搜集近期特别是2005年度,各种媒体上刊出的最值得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阅读的各类教育随笔。因此,我对一些随笔作了取舍,尽可能照顾到它们的可读性;其次,“随笔”是一种自由、难以明确界定的文体,我把选择的范围也作了尽可能的延拓;三,由于篇幅有限,虽然有些作者有多篇教育随笔都可入选本书,最后还是割爱只选其中的一篇。

我要感谢的是《教育参考》、《基础教育》、《明日教育论坛》、《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教师博览》、《随笔》、《南方周末》、《读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报》、《书屋》、《上海教育》、《天涯》、《人民教育》、《成才导报》等报刊社,以及“世纪中国网”、“生命化教育网”、“成长博客”、“深圳热线网”,书中的大多数作品选自以上的报刊和网站。

我还要感谢著名教育学者肖川、刘良华、吴国平、许锡良、刘铁芳等先生,他们为本书推荐了多篇优秀教育随笔,并对本书的选编提出了重要的建议;感谢我的朋友和同事魏远远、毛卫群、林长生、林高明、黄瑞夷、陈晶、鲁亢、朱永通诸君,他们在文稿初选和整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最佳教育随笔》选辑工作还将继续下去。我诚挚地欢迎朋友们把您认为最好的教育随笔推荐给我们(请注明原作者、出处等)。有大家的参与,这项工作一定能够做得更好。我的电子信箱是smhjy@tom.com,联系地址是:福州市五四路217号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编辑部(邮编:350003),吴法源先生的电子信箱是wufayuan@163.com。

张文质

200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最佳教育随笔(第1辑)/大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文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45472
开本 32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52-53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5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