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落日余晖(下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话说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孟彭兴编著的分册《落日余晖(下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以1644-1840年间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背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从新的视角,展现历史的必然走向,给人们以新的认识和启迪。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孟彭兴编著的分册《落日余晖(下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描述1644-1840年间清朝的历史。

这是一个超越前人的、为后世引为骄傲的历史时期,康雍乾三朝为主体的前清文明,创造了空前绝后的文化财富和历史遗产。然而传统的束缚,使它摆脱不了历朝历代的封建传承,在世界大潮面前落后了。

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清史专家谈其对清前期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1644年至1840年

中华版图的奠定和民族的团结与融合——清前期

 ○四七 中俄雅克萨之战

 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沙俄的惩罚

 ○四八 尼布楚条约

 “和为贵”是打了胜仗才能实现的

 ○四九 孝庄太皇太后

 大清第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

 ○五○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花面相迎,世情如鬼

 ○五一 诗人王士稹

 为当时文人崇敬,与宋苏轼并列的文坛泰斗

 ○五二 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征战的目的为和平

 ○五三 多伦会盟

 雄才大略者的得意之作

 ○五四 汤斌破除迷信

 能破迷信的是真清官,能用清官的才是好皇帝

 ○五五 孔尚任与《桃花扇》

 一部有政治色彩的才子佳人传奇

 ○五六 看戏丢官

 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五七 康熙帝南巡

 巡游为了考察,考察也为了巡游

 ○五八 戴名世《南山集》

 在思想领域罗织异端的一个典例

 ○五九 千叟宴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盛世有新事

 ○六○ 木兰围场

 马上夺天下者的传家宝

 ○六一 立储难

 治国不易,治家尤难

 ○六二 年羹尧隆科多获罪

 飞扬跋扈为谁雄,忘乎所以出了轨

 ○六三 孙嘉淦直言

 讲真话而得宠,也因讲真话而获罪

 ○六四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世界文坛罕有的文人百态记

 ○六五 查嗣庭狱案

 在文字上定重案,才是正宗的文字狱

 ○六六 曾静的故事

 善于运用反面教材,是雍正帝为政的一大特色

 ○六七 鄂尔泰改土归流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可不糊涂

 ○六八 鲁亮侪摘印

 奇男子常有,但被发现者不多

 ○六九 贱民除豁

 雍正帝只凭此也堪称是好皇帝

 ○七○ 平定噶尔丹策零

 玩火者必自焚,呜呼

 ○七一 甘凤池

 活着是个镖客,死后成了大侠

 ○七二 李卫在浙江

 雍正帝的样板,督抚们的楷模

 ○七三 宝亲王弘历继位

 满洲血统的纯种皇子

 ○七四 麝香公主

 她的文化形象要比历史坐标高一百倍

 ○七五 七品知县郑板桥

 聪明人也要难得糊涂

 ○七六 《贰臣传》出笼

 为汉奸戒,到头来仍被主子钉上了耻辱柱

 ○七七 江南老名士沈德潜

 以诗名为皇帝尊崇,又以诗名为皇帝毁骂

 ○七八 刘统勋刘墉父子

 书香门第,清正廉洁

 ○七九 伏尔加河归来的土尔扈特人

 万里征途旧故国,中华自有凝聚力

 ○八○ 纪晓岚与《四库全书》

 一生能编一部名山之作已经很不错了

 ○八一 天下奇才戴震

 集乾嘉学派之大成者

 ○八二 乾隆帝下江南

 六次巡游,劳民伤财,无益害有益

 ○八三 小画家奚冈

 只要目的端正,可以不择手段

 ○八四 状元毕沅

 中状元可凭侥幸,凭侥幸难成学者

 ○八五 袁枚谈龙卷风

 父母官必须用读书人

 ○八六 白衣诗人黄景仁

 百无一用是书生

 ○八七 曹雪芹和《红楼梦》

 文学巨匠,也是时代前沿的思想家

 ○八八 反击廓尔喀入侵

 武力抗击入侵的成功范例

 ○八九 乾隆帝接见马戛尔尼特使

 抵制殖民的同时,也放弃了融人世界的机遇

 ○九○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朝代更迭的规律

 ○九一 台湾林爽文起义

 大江南北,海峡两岸,到处都有天地会

 ○九二 女帅王聪儿

 她被带领的襄阳义军推为总教师

 ○九三 天理教进攻皇宫

 迷信把征服者神格化,把民众视为奴仆

 ○九四 张格尔之乱

 从狂热到死亡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

 ○九五 东南海患

 走私商队还是造反群体

 ○九六 道光帝节俭

 节俭自律但心胸狭窄、目光短浅

 ○九七 “阿美士德号”间谍船

 西方殖民主义者要再次敲中国铁门

 ○九八 但开风气龚自珍

 高吟肺腑,冲出中世纪

 聚焦: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

试读章节

读书人死后能为子孙夸耀的最高荣誉,就是能在孔庙里立牌位。康熙朝大儒如云,但经过评比,能从祀孔庙的只有三人:张伯行,陆陇其、汤斌。他们都具备高深的学问,有著述留传于世,而且为官廉明刚直,敢于破邪留正。

不为御道而拆除民房

汤斌是清初理学名臣,康熙帝称他为人颇有操守,康熙二十三年(1684),由内阁学士外放江苏巡抚。

汤斌任巡抚这年,苏北大水灾,灾民成千上万涌进苏州城,秩序混乱,人群拥挤。正好这时传来康熙帝南巡到苏州的递报。两江总督等官员见苏州城里灾民沿街搭设简陋房屋,致使原本狭窄的道路更显得狭窄了,便下令拆毁民居以拓展皇帝车驾通过的御道。汤斌知道了,立即予以劝阻,经他制止,街道仍和往常一样,人群熙熙攘攘,拥挤不堪。

康熙帝车驾来到苏州,进入城区后,发现街道颇见狭窄,车驾和大队人马很难顺利通过,就叫来地方官员问话。汤斌向皇帝面奏,他说:“圣明天子是最关怀、体贴民间疾苦的,所以才要南巡。如果仅为了一时通行而扩充街道,令民众没有住合,这可不是当今皇上的本意啊!”又说:“我领会皇上爱民之心,体民之情,所以就不拆民居。”

汤斌说得头头是道,康熙帝听了大喜,当即批准报蠲睢宁、沐阳和邳州等地税银几千两。

与属官先打招呼

清初,苏松两府富甲天下,在那里做官的,未满三年就自我离任,盖上司知是肥缺,经常向下属逼贿,以至因挪用库金而进狱者多多。

汤斌在家读书二十年,又长期做地方官,深知其中积弊,积重难返。于是在刚出任江苏巡抚时,就向所属的道、府、县等地方官先打招呼,以免日后言之不预。他说:“你们挪用库金讨好上司,无非是为了做官嘛,现今为拖欠所牵累,那还有什么希望呢!我愿和你们相约,日后能够称职,我自然会提拔你们;要是做不到,以考成后顺利归家,太太平平地回乡,也不很好嘛?!”他还告诫所属官员,切切不得受下属贿赂。汤斌办事,令出期于必行,致使苏州大治。

拆毁五通祠

明清之际,江南亦多寺庙,其中散布面最广的就是五通神庙,庙甚小,仅一进,但它多立于乡镇,信徒甚众,四时香火不辍。所谓“五通神”,相传乃是朱元璋打天下时,将跟随他作战牺牲的将士,每五人名讳写在一起,立庙祭祀。民间传说五通神灵验,如不好好供奉,必有灾殃,而江南又以苏州上方山(楞伽山)的五通神祠最为灵验,富家施舍千金,穷苦人家虽倾家荡产而不惜,因劳民伤财,当地人比喻上方山为“肉山”,山下石湖为“酒湖”。更有甚者,恶巫奸僧狼狈为奸,还将少妇少女身体不适,胡说是“五通神将娶为妇”,勒令送进神祠,不作治疗,听其自然。是以每年都有几十人被害死。

此时汤斌正奉调入京出任礼部尚书,他临行前,决定尽毁苏州五通神祠等。于是他亲自赴上方山。当看到山径上下善男信女来往不断。五通祠前人群如潮,勃然大怒说:“从来的鬼神是保佑好人惩办恶棍,如果说来祭祀者都能避免灾恶,不祭祀人人都会遭殃,此与纳贿贪官又如何区别呢!”又骂道,“说是五通神每年都得要娶媳妇,岂不真乃是个淫贼恶鬼嘛!”

汤斌当即下令将五通神以及五显神、刘猛将、五方贤圣等木像焚毁,泥偶尽抛进石湖里,拆毁五通神祠等,将木材砖瓦扩建学宫,修理城墙。当地民众开始感到惊惧,后而又表示疑惑,最终恍然醒悟。

汤斌离开苏州时,又做了一件大好事,民众就送了一个绰号“黄连半夏人参汤”,又因为他非常俭朴,还称为“豆腐汤”。P47-48

序言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尽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借助现代化手段尽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获。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字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字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词,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赞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落日余晖(下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话说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彭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2754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3062579
中图分类号 K249.09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31:35